“最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不好賣了?飛鶴營收兩連降,業績目標僅完成56%……

國際金融報 2024-03-31 09:43:39

隨著出生率下滑,號稱“最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飛鶴奶粉也不好賣了。

在三年前定下350億元銷售目標的飛鶴奶粉,最終交出一份完成率不到56%的答卷。

3月28日,中國飛鶴(下稱“飛鶴”)發布2023年全年業績,全年營收195.3億元,同比下滑8.35%;歸母淨利潤32.9億元,同比下滑31.4%。期內公司經營活動所得的現金流量淨額爲41.45億元,較上年的62.79億元同比下滑約34%。

營收兩連降

淨利三連降

市場對飛鶴這份營利雙雙下滑的成績單並不意外。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出生率從2018年10.94‰下降至2023年的6.39‰,去年新生兒數量下降至約900萬人。

從營收構成來看,2023年公司嬰幼兒配方奶粉營收178.77億元,同比下滑約10%,占總營收的91.5%;其他乳制品(包括成人奶粉,液態奶、米粉輔食等)營收14.24億元,同比增長23.4%,占比提升至7.3%;營養輔食品營收2.32億元,同比增長2.8%。

與前幾年相比,飛鶴業績正在倒退:營收連續兩年營收下滑、淨利潤連續三年下滑。

2021年是飛鶴的高光期,公司靠加大廣告投放取得了227.8億元營收成績,這是公司成立以來的最佳業績,當年其銷售及經銷開支高達67.29億元,比上年多花14億元,也導致飛鶴2021年增收不增利,營收雖增長了22%,歸母淨利潤卻下滑超7%。

單看公司去年嬰幼兒配方奶粉業務的營收,較2021年的215.15億元縮水約17%。飛鶴認爲,未來在三孩政策的影響下,2023年—2027年新生兒數量下降的情況將有所放緩,預計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銷售價格將保持平穩。

目前飛鶴依然是嬰幼兒奶粉市占率第一品牌,但正被第二名快速追趕。

海通國際證券的乳制品深度報告顯示,伊利近兩年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占率增長顯著,這主要由于其在2021年10月收購澳優公司,助力伊利成爲嬰幼兒奶粉市占率飛躍,旗下佳貝艾特是羊奶粉第一品牌。

相較于澳優、雅士利、伊利、雀巢等其他奶粉生産商,飛鶴過于依賴嬰兒奶粉業務,在該板塊連續兩年下滑後,飛鶴或需第二增長曲線。

2023年,飛鶴第二大營收版塊(成人奶粉、液態奶、輔食等乳制品)獲得23%的增長,卻出現增收不增利問題,該業務毛利卻較去年下滑16.6%,毛利率下滑4.1個百分點。

制圖:水芙蓉

高價不等于高端

高端定位、大力營銷是飛鶴此前打開市場“利器”。

董事長冷友斌曾表示,“飛鶴奶粉是全世界最貴的,消費者的認知就是好等于貴。”爲了迎合母嬰市場“高價即高端”的消費觀念,飛鶴曾不惜砍掉低端産品線。“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廣告語出現在諸多綜藝節目、電視劇片頭,成爲許多年輕媽媽的第一選擇。官網顯示,明星吳京、章子怡、奚夢瑤是飛鶴的合作藝人。

然而,奶粉的高價並非能與高端完全劃等號。

“專研大腦營養,聰明寶寶喝飛鶴”,這是飛鶴官網上最新的廣告語,飛鶴一直將研發實力作爲宣傳的一部分,但從財報來看,其研發投入並不算高。

在2023年財報中,飛鶴未披露具體研發費用,而是將其與員工成本合並歸類爲“行政開支”。結合以往財報來看,2019—2022年,其研發費用分別爲1.71億元、2.65億元、4.26億元、4.93億元。研發投入占總營收的比重此前一直在2%以下,2022年才增長至2.32%。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飛鶴最近三年銷售及經銷開支一直在65億元以上。2023年,公司銷售及經銷開支增長至67億元,比上年多花的1.5億元沒能換來營收增長,導致公司銷售費用率增長至34.35%,爲近五年新高。這或意味著,一罐高價奶粉的背後,超三成溢價是消費者爲營銷買單。

截至2023年底,飛鶴覆蓋的母嬰店、超市、連鎖店等零售點共8.3萬個,公司表示線下客戶銷售産生的收益約占總收入的79.6%。

冷友斌曾表示,“一個偉大的公司應該有很好的毛利。”從盈利能力來看,飛鶴去年毛利率爲64.83%,該指標連續三年下滑;而淨利率則下滑至16.85%,爲近七年新低,2020年其淨利率甚至高達40%;年化投資回報率也下滑至13.82%。

加大營銷依然帶不動銷量,飛鶴的高端故事能否繼續讓消費者買單?

3月29日,記者注意到,飛鶴官方旗艦店內最大的銷量單品星飛帆4段單罐規格從700g調整爲750g,消費者到手價不變,單罐價格約130元,客服表示該調整是從本月開始的,新版本進行配方升級,新增十二維珍稀腦營養群概念。

“加量不加價”背後,飛鶴面臨庫存增長的難題。截至2023年底,飛鶴共有11個生産工廠,設計年産能合計約32.7萬噸。

2023年,飛鶴公司存貨從19.94億元上漲至22.58億元。存貨周轉天數是消費者衡量奶粉新鮮度的重要指標,也是公司銷售能力、産品力的體現。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2023年,飛鶴存貨周轉天數上漲至111.4天,這意味著平均一罐奶粉出廠後需要3個半月售出。此前飛鶴存貨周轉天數也逐年上漲,2017年—2022年分別爲59.1天、56.3天、58.9天、69.4天、79.9天、90.9天。

0 阅读:18

國際金融報

簡介:人民日報旗下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