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54歲擔任遼甯省委常委,59歲被撤職,74歲擔任中紀委副書記

悟空談曆史 2024-05-02 09:07:33

紅二十五軍是長征時期最先到達陝北的一支紅軍隊伍,1934年11月,在程子華與徐海東的領導下,紅二十五軍踏上了長征之路。紅二十五軍的長征之路異常順利,很快就到達了陝北。到達陝北後,紅二十五軍改編爲紅十五軍團,投身建設與鞏固陝北根據地的戰鬥之中,爲中央紅軍在陝北落腳提供了條件。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人就是當年跟隨紅二十五軍參加長征的一員,他的名字叫郭述申,曾擔任紅二十五軍政治部主任以及紅十五軍團政治部副主任等職務。新中國成立後,郭述申擔任了遼甯省委常委。那麽,郭述申的身上都有什麽故事呢?

郭述申出生于1904年,湖北省孝感縣城關鎮人,出生于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1922年,18歲的郭述申受進步思想指引,加入了共青團。此後郭述申活躍在湖北,參加各種愛國運動,積極探索拯救國家與民族的方式。

1927年,大革命運動失敗,也是這一年,郭述申轉爲正式黨員。入黨之後,郭述申主要在湖北、河南等地從事地下工作,秘密發展黨員,壯大革命力量。1930年之後,郭述申參與領導了鄂豫皖邊區的革命鬥爭,爲建設、鞏固鄂豫皖根據地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另外,在鄂豫皖根據地期間,郭述申還擔任了紅二十五軍的政治部主任,跟隨紅二十五軍踏上了長征之路,並順利到達了陝北。抗日戰爭時期,郭述申被派回南方,擔任了新四軍第四支隊政委等職務,參與開辟了蘇皖邊區抗日根據地,爲抗戰的勝利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抗戰勝利後,郭述申前往東北,參與了東北根據地的建設。在東北期間,郭述申領導了西滿分局的土地改革運動,團結了當地群衆,支援了前線的戰鬥,並且促進了東北的解放,進而支援了全國的解放。

新中國成立後,郭述申留在東北工作,擔任了旅大市委副書記、旅大市政協副主席、旅大市政協主席、旅大市委第一書記等職務。任職期間,郭述申參與領導了鎮反、三反等一系列社會主義改造工作,不僅穩定了群衆的生産生活秩序,而且還鞏固了新生的政權。

1958年,54歲的郭述申擔任了遼甯省委常委,這一年,“大躍進”開始。那段時期,郭述申旗幟鮮明地反對“浮誇風”,反對破壞經濟結構的一系列做法,可惜的是,他的正確觀點卻沒有引起重視,甚至還受到錯誤批判。1963年,59歲的郭述申因爲抵制“左”的錯誤而被撤職,被撤職後,郭述申不計較個人得失,繼續全身心地投入到新中國的建設當中。

1966年,“十年特殊時期”開始,作爲過去背負包袱的幹部,郭述申也受到沖擊,並持續受到迫害,但郭述申一身正氣,堅決與造反派的錯誤行爲作鬥爭,憑借頑強樂觀的精神,郭述申度過了那段特殊的曆史時期。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郭述申恢複了一切名譽。也是這一年,中紀委重建,74歲的郭述申進入中紀委,擔任了中紀委副書記。1982年,郭述申又進入中顧委,擔任了中顧委委員,他也繼續發揮老幹部的作用,爲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獻言獻策。

晚年的郭述申主要生活在北京,閑暇時間,他撰寫了很多頗具曆史價值的回憶錄,不僅爲研究曆史提供了參考資料,而且也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1994年,郭述申因病去世,享年90歲。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