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因俄美公司連年虧損和在西線的失利而賣掉阿拉斯加奪取外東北

史海撷英 2024-05-08 11:53:33

自從1799年俄美公司成立以後,沙俄在東方的主要産業便落戶在了阿拉斯加。現在看,阿拉斯加好像在美洲,實際上沙俄從亞洲的最東部渡過寬約35公裏的白令海峽便到了阿拉斯加。而且白令海峽每年都有半年以上的冰封期。

那時候俄國人在阿拉斯加主要經營皮毛生意,因爲這裏有大量的海獺、海狗等動物,它們的皮毛在清朝以及歐洲的高層中,非常暢銷,一度價格不菲。

但是到了1867年,沙俄居然把阿拉斯加以72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美國。這麽賺錢的項目,他們爲何撒手放棄?是不是找到了新項目了?還真是。

19世紀中葉,俄美公司不掙錢了

1741年,丹麥人白令受沙俄當局的派遣,前往遠東。這一年他們發現了海峽對岸的阿拉斯加。爲了紀念這事兒,這段海峽便被稱之爲白令海峽。

1799年之前,阿拉斯加包括阿留申群島的原住民被沙俄處理幹淨以後,當地便成了沙俄的地盤。別以爲只有英法西葡等國收拾了印第安人,沙俄作爲老牌列強,對北美的原住民也一點兒沒手軟。這裏的原住民主要包括了印第安人、因紐特人以及阿留申人。

阿拉斯加示意圖

最初,在這裏做買賣的都是俄國民間的商人。可由于皮毛生意實在是太掙錢了,沙皇和大貴族們也都眼紅了。于是乎沙皇帶頭,各大貴族入股,合夥建立了俄美公司,壟斷了阿拉斯加包括阿留申群島的皮毛生意。此後這裏的利潤就都歸了沙俄的大貴族們。

俄美公司前期經營得還不錯,但是伴隨著皮毛在市場上的數量越來越多,價格也日趨下降。爲此,俄美公司也焦慮過,他們甚至每年損毀皮毛數十萬張,來確保皮毛別掉價太快。

到了1840年以後,阿拉斯加的皮毛也越來越少了,當地生態遭到了嚴重的破壞。俄美公司的利潤驟降,再加上俄美公司的絕大多數利潤都被俄國大貴族們拿走了,導致公司運營嚴重缺乏資金。

1851年俄美公司爲了自救,曾經進軍過捕鯨行業,結果依舊難以爲繼。在美國入侵日本前,俄美公司也嘗試著讓日本打開國門,以此增加貿易市場,結果人家壓根不肯開門,俄美公司又沒有膽量強行破門,這事兒也就擱置了。

所以說,19世紀中葉以後,俄美公司基本已經走投無路了。阿拉斯加一度成了一塊沙俄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地盤。

黑龍江流域是重要的糧食産地

1856年,克裏米亞戰爭過後,沙俄被英法土聯軍打得潰不成軍,損失士兵50多萬,沙皇尼古拉一世選擇自盡,黑海艦隊全軍覆沒,俄軍全面退出巴爾幹半島,克裏米亞半島差點不保。

這一系列的打擊讓新沙皇亞曆山大二世倍感壓力。如果操作不好,羅曼諾夫王朝極有可能崩盤。

而此時的俄美公司已經連年虧損了,大貴族們還在不斷伸手向公司要錢。阿拉斯加的去留成了一個很尖銳的問題。

主動放棄地盤,沙俄沒有這個先例,但是如果不放棄阿拉斯加,一來需要花一大筆錢繼續支持俄美公司的金銀,二來還得防備著加拿大的英國軍隊隨時對阿拉斯加發起進攻。

亞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維奇

戰敗後的沙俄根本無力和英國再戰一場,更何況戰場在遙遠的東方呢?爲此,痛定思痛之下,亞曆山大二世找到了美國,打算把阿拉斯加賣給美國。

雖說賣土地比主動丟棄土地稍微好點,但賣土地畢竟是不光彩的事情,如果沒有同等大小的土地作爲補償,這事兒還真沒臉辦。

1858年,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向沙皇傳來了一個喜訊,在他的努力之下,成功逼迫清朝的黑龍江將軍奕山簽訂了《瑷珲條約》,得到了黑龍江以北的6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沙皇拍腿大笑,送去嘉獎,同時將黑龍江以北的海蘭泡命名爲“布拉戈維申斯克”,意爲報喜城。

不過沒一會兒,沙皇又蹙起了眉頭,60多萬平方公裏,和171萬平方公裏的阿拉斯加還是有很大差距啊!

僅僅過了2年,沙俄駐華公使伊格納季耶夫便向沙皇傳來了第二個好消息,在他的努力下,清廷終于簽署了《中俄北京條約》,將烏蘇裏江以東的4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也割給了沙俄。

沙皇亞曆山大二世得知消息後,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過百萬了!只要能過百萬,那對俄國人就有交代了!更何況,根據俄國探險家的多番查探,外東北這10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有不少是可耕種的良田,這無疑彌補了它們在面積上與阿拉斯加的差距。

亞曆山大二世・尼古拉耶維奇

得到外東北後,亞曆山大二世不僅可以得心應手地開展農奴制改革,而且在1867年爽快地將阿拉斯加賣給了美國。

黑龍江流域可以幫助沙俄進一步南侵

外東北的海蘭泡、江東六十四屯以及興凱湖以西以南等大片地區,都有著非常肥沃的良田。除此以外,外東北的潛力耕種面積非常大,遠比阿拉斯加強得多。

關鍵是,17世紀彼得一世在位期間,就一直想要得到黑龍江流域,奈何當時沙俄的實力不如清朝,所以只能望洋興歎,被結結實實擋在了外興安嶺之外。

亞曆山大二世辦成了這事兒,算是實現了彼得一世的願望,無疑是在祖宗面前揚眉吐氣了一把。

占領黑龍江以北地區以後,沙俄擁有了大片耕地。他們立刻出台移民政策,比如1861年出台的《阿穆爾州和濱海州移民法令》中顯示,只要俄國人願意來這裏定居,每戶只需花費300盧布,便可得到100俄畝土地,同時20年不用交稅。

不過這屬于有錢人看不上,沒錢人去不起的事情。有錢人在俄國歐洲部分吃香的喝辣的,讓人家拖家帶口去遠東,壓根不現實。窮人不僅拿不出300盧布,而且連前往遠東的路費都湊不齊。

所以說,此後20年時間裏,只過來了1.6萬人左右。因此再往後的移民政策就更加寬松了,從1881年開始,只要願意到遠東定居的俄國人,那麽穿越西伯利亞的路費由沙俄當局負責。這一政策在此後的20年裏,又爲遠東吸引來了10萬人左右。

有了足夠的人口,外加開墾出了不少良田,沙俄在外東北算是站穩了腳跟。他們以此爲糧食基地,養活了整個遠東乃至整個西伯利亞的俄國人。

可以說,沒有外東北的耕地,沙俄根本守不住西伯利亞。因爲從歐洲運糧食到西伯利亞,尤其是東西伯利亞,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

外東北除了是俄國重要的糧食基地外,還是沙俄的戰略要地。因爲19世紀末,沙俄將工作重心從西方轉移到了東方,並且出台了黃俄計劃,打算大舉南侵。外東北自然成了沙俄南下的根據地。

食之無味的阿拉斯加,怎可與外東北相提並論?

和阿拉斯加比起來,外東北實在是太香了。亞曆山大二世絕對不後悔,當年舍棄了阿拉斯加,得到了外東北。

首先,外東北雖然冷,但是和阿拉斯加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了。時至今日,外東北有600多萬人生活,而面積更大的阿拉斯加只有70多萬。其次,外東北有大片可耕種的土地,潛力耕地面積全加起來,可以養活1.5億人。阿拉斯加則幾乎沒有耕地面積,因此靠農業基本養不活幾個人。再者,外東北戰略位置非同一般,是俄國震懾日韓等東方各國的戰略要地,也是俄國保住西伯利亞這塊寶地的定海神針。俄國的太平洋艦隊的海軍基地便設在外東北的海參崴。

外東北示意圖

相對來說,阿拉斯加耕地少,人口少,氣溫低,啥也比不上外東北。阿拉斯加的戰略地位雖然也重要,但和外東北比起來就差很多了。

美國沒了阿拉斯加,最多是少了一塊緊盯著俄國的地盤,並不會影響美國的整體發展。可俄國沒了外東北,那就等于是將西伯利亞完全暴露在了其他國家的眼皮子底下,這對他們來說,完全沒有安全感可言。畢竟西伯利亞的石油、天然氣以及大量礦藏,是主宰俄國經濟的關鍵所在。

這是一個非常需要安全感的國家,周圍必須要有足夠的緩沖地他們才能睡個安穩覺,失去外東北?這事兒他們絕不可能答應。

0 阅读: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