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稱中國重啓南海造島,南部戰區海軍宣布練兵備戰,中方開始行動

蘇浩教授講世事 2024-05-13 08:20:34

據人民日報報道,南部戰區海軍某潛艇支隊立足練兵備戰促進部隊建設。基于潛艇兵作戰環境展開思想建設,完善部隊在某海島駐地的硬件建設,推進軍屬保障工作。相關工作下,該新組建的潛艇支隊逐步形成戰力,克服深海作戰需應對的機械、海況、突發事態等障礙,拱衛中國海疆。

中國近代衰落之際遭受的侵略主要從海上來,英國、日本、美國先後扮演了中國面對的主要海上威脅角色。向海則興、背海則衰,這是曆史過往帶給中國的教訓,建設一支具備足夠拒止能力的海軍,是曆史過往對當代中國提出的客觀要求。中國海軍的體系化建設,涵蓋三個層面的內容。

一,以持續完備的工業體系壘實軍工基礎,以足夠規模的中國船舶工業,穩固中國海軍力量的崛起基石。美國在二戰時期,以大幅高于日本的工業規模、船舶制造體系,在太平洋戰場中實現了對日本軍力單位的淹沒。隨著美國在持續放縱下透支國力,全球最大工業國的地位在美國、中國間移交。

中國當下以美國難以企及的造艦速度,以月爲單位促進區域及全球海上力量對比的轉變。5月1日-8日,福建艦完成首次海試。在此之前,遼甯艦完成艦身配置的升級改造,山東艦實現例行化戰備部署。中國的航母數量,也不會止于三艘。二,在主航道周邊增加中國可用軍事補給地,增加軍力投射的中轉節點。

從吉布提到馬爾代夫、斯裏蘭卡、巴基斯坦,從緬甸到南海到所羅門群島,中國持續推進的海上布局,拓廣著中國海軍的行動空間。其中台灣島作爲四海中樞之地,解放軍軍力的增長既在促進兩岸統一,兩岸統一的成果又在爲解放軍海軍延伸投射範圍增加基礎。

中國周邊的海域中,南海有多個海上利益攸關方,同時是歐亞航運必經之地,是全球海運的命脈線之一。隨著亞太經濟崛起,南海在全球海權中的占比同步增加。南海事務中,中美在整體布局上,存在根本性分歧。南海是中國延伸海權壘實海上防線、保障本國航路的首要之地,奉行以海制陸方針的美國,則試圖通過主導南海航運扼堵中國在內的區域各國咽喉,施壓各國對美國進行利益輸送。可以說,美國在南海等海域的軍事控制動作,同1997年美國資本做空亞太多國金融的亞洲經濟危機,是同一硬幣的一體兩面。

美國的軍力存在確保了美國規則得以成立,給了作爲規則制定者的美國對規則下各國實施掠奪的資質。中國在南海的主權主張,同美國控制南海航運的布局形成對撞,這是南海系列交鋒的來源。未擺脫美國殖民影響的菲律賓,在當下充當美國意志的執行者角色。也應該看到,以中菲交鋒爲目標,中國面臨雖勝亦敗、收益不及支出的問題。以中美交鋒爲目的,借菲方挑釁推進取得南海主航道控制權,這是中國延展海權的適宜方向。中菲矛盾激化背景下,菲海岸警衛隊近日聲稱,中國軍艦、科考船在內的數十艘船只聚集仙賓礁,中方于仙賓礁進行填海造陸活動。可見,中方繼續推進南海基建建設,促進南海主航道控制權在中美間的繼續交接。

三,中國海軍以持續練兵備戰,保持對潛在沖突的實時應對能力,護航中國安全、發展。

1 阅读:740
评论列表

蘇浩教授講世事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