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人正在逃離!貢獻90%稅收,但卻仍是“二等公民”

金投網財經 2024-04-26 17:12:18

有人說,馬來西亞是一個被華人壟斷經濟命脈的東南亞國家。

馬來西亞華人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千年之久。自唐宋時期起,中國商人和使者便開始來到馬來西亞進行貿易和外交交往。鄭和在28年間七次下西洋,馬來西亞成爲他的重要駐地之一,中國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商品也一同傳入這片土地。在這個過程中,華人不僅帶來了物質財富,更傳播了中國的文化、宗教和科技,爲馬來西亞社會帶來了深遠影響。之後隨著海禁政策,這批華人逐漸和祖書院,形成了馬來西亞特有的土著華人民族,峇峇娘惹。

華人第二次大規模移民馬來西亞則是在晚清政府時期,那時候列強入侵中國,而馬來西亞也被英國殖民,爲了開發馬來群島,英國人招了大批華工來到馬來西亞,這時候的華人一般都是在橡膠廠或者礦場打工。在1911年時,馬來西亞的華人數量達到90萬,當時馬來西亞的總人口只有220萬人。此時到來的大清移民人數已經大幅度超越早期的娘惹峇峇,所以被早期定居的人稱爲“新客”。

而隨著馬來西亞華人一代一代的發展,馬來西亞華人的經濟水平普遍比較良好,華人在馬來西亞的各行各業都有良好的發展,更是出了許多大富翁。

2022年,馬來西亞富豪榜前十位裏有9個是華人,70%的中小企業是華人旗下的,星洲日報、詩華日報、聯合日報等等知名馬來西亞媒體也都是華人掌控的,這樣的情況說是掌握一國經濟不爲過吧。

然而,華人雖然掌握和控制了馬來西亞的社會財富和經濟命脈,但是華人在馬來西亞的地位卻是與其實力相悖的。因爲,如此優秀成功的馬來西亞華人,竟然只是低人一等的二等公民。

馬來西亞人口3300萬,其中土著馬來人占比70% ,馬來西亞華人占比22.7%,印度人6.6%,其他種族0.7%。馬來西亞人即是土著,又是最大民族群體,他們甚至還把馬來人至上寫進了馬來西亞憲法,而馬來西亞華人和馬來西亞印度人則成了二等公民。

我們從3方面來感受華人在馬來西亞受到的各種區別對待。

首先是,華人在政治上一直受到排擠和邊緣化。

馬來西亞的華人並非對政治不感興趣,他們也一直積極參與政治活動,不但組建有華人主導的政黨,比如,馬來西亞華人公會-簡稱“馬華公會”,而且在擔任各種政治角色,包括政府部長、國會議員、州議員以及市鎮市議員等,在社會運動和公民團體中也發揮重要作用。

但這依然無法扭轉華人群體在政治上的劣勢,馬來西亞政府曾多次推行明顯具有歧視性的政策。比如在公務員招募這件事上,馬來西亞政府完全偏向馬來人,盡管馬來西亞華人占總人口的22.7%,但最終能當上公務員的華人卻只有可憐的2%。

不少政客也發表過歧視華人的言論,比如2008年馬來西亞政客阿末依斯邁爾在地方選舉中曾抛出“華人寄居論”,他說馬來西亞華人“切莫嘗試像‘美國猶太人’一樣,在掌控經濟之余,得寸進尺要掌控政治”。甚至有極端政黨多年來一直都在明目張膽地提倡所謂的“馬來人至上原則”。

其次是,華人在經濟層面受到的歧視和排擠。

馬來西亞的華人銀行最多的時候有20多家,但後來不是被吞並,就是被政府強行接手,最後只剩下兩家(大衆銀行、豐隆銀行)。

最後是,對中國文化的打壓。

一直以來,馬來西亞政府希望同化馬來西亞華人的。比如,1952年,由馬來人掌控的官方宣布,所有學校以後必須統一教馬來語,不許再教中文。馬來西亞的學校原本有3種,馬來語學校、中文學校和泰米爾文學校。

但是,要知道,馬來西亞華人是很重視中文教育的,堅定不移的傳承中華文化。你這不讓炎黃子孫不說中國話,這個政策立刻引起了華人抗議。特別是,出生在福建永春的華文教育工作者林連玉先生站了出來,他帶領華人開始了長達10年的抗爭。

一開始,他變賣了自己養的豬,投入自己所有的家産,爲學校籌集建設經費,在那滿目瘡痍之中拼盡全力。他一雙腿,走遍了馬來西亞的土地,只爲尋找到合適的校址。他一雙手,壘一磚一瓦,添一桌一椅,直到馬來西亞的中文學校,終于自廢墟中拔地而起,中文教育的靈魂之花,在被燒毀的荒原上,重新生根發芽。

最終,政府妥協,統一保留中文學校,至于華文中學可以繼續創辦,但是政府不再給撥款資助了,一應花銷全都得自己想辦法解決。

然而,一計不成又生一計,這次變成了針對林連玉個人的“陽謀”。1961年8月12日,林連玉先生接到內政部通知,吊銷其公民權,約十天之後,其教師准證也接著被取消,可謂是“殺人又誅心”。

但這並不影響後來的馬來西亞華人,爲他立像悼念,並不影響他成爲馬來西亞華人的“族魂”。

林連玉先生完成了堅持中文教育的第一棒,接下來就是曠日持久的需要所有馬來西亞華人參與進來的經費長跑了。

在那段漫長的時光裏,千千萬萬個生活本就不富裕的普通老百姓,小商販們會隔三差五地給學校捐款,三輪車夫也會集體約定把某一天賺回來的血汗錢全部捐給學校。

到今天,馬來西亞是除了中國大陸、港澳台地區以外唯一擁有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專等完整華文教育體系的國家。馬來華人從小就被送去中文學校,從小學到大學,他們都在中文環境下接受教育。截至目前,有著華文小學1290所,華文獨立中學60所,華文大專院校3 所。

可以說,馬來西亞華人其實把炎黃子孫的身份看的比他們自己的國籍還要重要。

所以,抗日戰爭時期,以陳嘉庚爲首的南洋華僑,成立南洋華僑籌販祖國難民總會,號召華僑精誠團結,出錢出力,支援抗戰。

據統計,當時馬來西亞華人送來了54億的捐款,占當時全世界華人捐款的2/3以上,幾乎填補了中國將近半數的戰爭開支。

可以說,馬來西亞華僑,成爲中國抗日勝利的重要後盾。

改革開放後,東南亞華僑最先到大陸投資,支持祖國建設,投資額占每年注入中國大陸境外直接投資的50%以上,成爲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亨延頓說,中國是一個僞裝成國家的文明。林連玉說,我們的文化便是我們民族的靈魂。

我們可以說,如果馬來西亞政府持續抱有仇華和排華的情緒,馬來西亞華人的數量只會持續減少。據統計,從2008年到2018年,約有60萬名馬來西亞華人移民到其他國家,其中大部分是高學曆和高技能的人才。

趨勢表明,也許到了2030年,馬來西亞華人的占比將降低到19.6%以下,與此同時,共同流失的是華人背後的財富,這只會繼續導致馬來西亞經濟的衰退。

在馬來西亞這片土地上,華人的故事代表了一部辛酸而不屈的曆史,也是一部勤勞而創業的傳奇。他們面對過艱辛、歧視和挑戰,卻始終保持著對祖國和東南亞地區的深厚情感。他們不斷努力爲這片土地做出貢獻,同時也承載了家國情懷和追求更好生活的夢想。

0 阅读:4

金投網財經

簡介:金投網旨在爲讀者提供及時的財經資訊和專業的行情講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