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哲倫星雲必須重新命名,這是爲什麽呢?

天文在線 2024-03-13 18:07:07

殺害、奴役無數土著居民的費迪南·麥哲倫,既不是天文學家也不是星團發現者,何以配得命名?

圖中展示的是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二者相距21度,在南半球夜空可以觀測到發出暗光的兩片星雲。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是離我們星系最近的兩個星系,分別距離我們16300光年和200000光年。

(圖源:Axel Mellinger,美國中密歇根大學/美國航天局可視化工作室)

天文學家米亞德洛斯雷耶斯在期刊《物理評論》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與一批天文學家共同呼籲將銀河系旁邊的兩個極具代表性,也爲人熟知的不規則星雲重新命名。這兩個星光璀璨的星雲一個叫做大麥哲倫星雲,而另外一個,你或許已經猜到了,叫做小麥哲倫星雲。最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衛星星系都是以費德南·麥哲倫的名字命名的。

麥哲倫是一名葡萄牙探險家,他作爲第一個完成環球航行的人類而名留青史,但同時他殘殺、奴役土著居民,燒殺搶掠的惡行同樣臭名昭著。德洛斯雷耶斯在文章中說道,麥哲倫航行的一手記錄中記下了他如何奴役居住于現在的阿根廷的特魯切人,給“最年輕體壯的人”戴上鋼鐵手铐。他在現在的關島區域縱火燒毀整個村莊的暴行也同樣被記錄了下來。

麥哲倫也曾擁有一名私人奴隸,名叫馬六甲的恩裏克。麥哲倫在出發前買下了恩裏克,讓他翻譯土著語言。有專家認爲,在麥哲倫在菲律賓與島民發生沖突死亡後,恩裏克成爲了繼麥哲倫之後嚴格意義上第一個完成環球旅行的人。《國家地理》雜志認爲,“人們認爲麥克坦統治者拉普拉普的勢力殺害了麥哲倫,他們常刺殺與土著居民發生多次沖突的探險家,”盡管可能他並非親手作案,但“最終拉普拉普在菲律賓成爲了一位國家英雄。”

了解這些情況後,這個新成立的聯盟認爲,麥哲倫並非天文學家,他沒有理由成爲大麥哲倫雲和小麥哲倫雲的命名者。阿默斯特學院的天文學助理教授德洛斯雷耶斯在接受Space.com采訪時表示:“自從了解到這些星系以來,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是菲律賓裔美國人,而麥哲倫在菲律賓曆史上臭名昭著,所以這個問題一直萦繞在我的心頭。

德洛斯雷耶斯在其專欄文章中寫道,天文學家們還普遍認爲麥哲倫除了是“一個殖民者、奴隸主和殺人犯”之外,甚至不是首位發現星雲的人。紐約大學物理和數據科學教授、Flatiron研究所天文數據組組長大衛·W·霍格在接受Space采訪時表示:“麥哲倫殘暴且可怕,但這不是關鍵。關鍵是,大小麥哲倫星雲並非他的發現。”

“大麥哲倫雲”和“小麥哲倫雲”在天文學領域中出現得非常頻繁,人們認爲這些璀璨的天體是研究恒星形成的最佳宇宙實驗室之一。這些星雲充滿了恒星體,而且由于它們位于我們的銀河系非常近的位置,科學家甚至能夠研究其中的單個恒星。這些衛星星系也是我們唯一能清晰看到處于各個演化階段的恒星團的系統;數以千計的同行評審學術文章都提到了從大麥哲倫雲和小麥哲倫雲中獲得的研究結果。

這也意味著這些文章也會提到麥哲倫——據德洛斯雷耶斯的統計,這個數字超過了17,000篇。

根據2020年發表在歐洲南方天文台科學技術期刊《信使》上的一篇文章,南美洲的本地居民在麥哲倫的遠征之前就已經知道這些星雲了。文章作者米歇爾·德內費爾德寫道,葡萄牙人稱它們爲“好望角的雲”,而科學界則使用“Nubecula Minor”和“Nubecula Major”這兩個名稱。德國律師兼業余天文學家約翰·拜耳,在1603年發明了第一本現代恒星圖集《天體測量學》,也使用了後者這一名稱。

密歇根大學天文學教授薩莉·歐伊在接受Space.com采訪時表示:“事實證明,‘麥哲倫’這個名字直到19世紀中葉之後,也就是麥哲倫遠征幾個世紀之後,才與這些星系廣泛地聯系在一起。”

德洛斯雷耶斯表示:“我所接觸的幾乎每一位天文學家都對此觀點表示支持;但也有收到公衆中的一小部分人批評。我收到了一些似乎不是天文學家的人發來的電子郵件,告訴我‘回去做科學研究’,或者說這是‘覺醒主義’——之類的話。這些人似乎沒有意識到,命名也是科學的一部分。”

最近一次重命名天文相關對象,同樣也是備受關注的請求是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在2021年3月,也就是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發射到太空的幾個月前,科學家們在《科學美國人》雜志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講述了該望遠鏡名字的來曆,以及在1961年2月至1968年10月間管理NASA的詹姆斯·韋伯的背景故事。

在該文章中,作者寫道韋伯部分負責了一項允許將LGBT個體逐出職場的政策,這一事件現在被稱爲“薰衣草恐慌”。作爲回應,NASA在一份長達87頁的報告中描述了自己對這一主題的調查。根據官方聲明,該機構發現“沒有可用的證據直接將韋伯與因性取向解雇個體的任何行動或後續行爲聯系起來”。名稱沒有改變。

南佛羅裏達大學曆史學家戴維·約翰遜在接受Space.com采訪時表示:“如果我們要詹姆斯·韋伯爲‘薰衣草恐慌’負責,那麽很多東西的名稱都將改變,很多建築物也是如此。” 約翰遜寫了一本關于“薰衣草恐慌”的書。他在采訪中著重提到了NASA的約翰遜和肯尼迪航天中心,並表示“這些人當時並沒有特別積極地迫害同性戀者,但就像韋伯一樣,他們都參與了這項政策實施。”

在APS的文章中,德洛斯雷耶斯也談到了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更名的細微差別,他指出“將紀念碑或設施命名爲個人名字總會存在複雜情況。”

在一封致美國天文學會的信中,當前NASA管理員比爾·尼爾森表示,機構正在更新命名任務和建築物的程序。

“人不是完美的,”德洛斯雷耶斯說,“社會標准會發生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之外,許多天文物體也以麥哲倫命名,包括月球上的一個撞擊坑和火星上的一個撞擊坑,它們分別被命名爲“馬加蘭”(Magalhaens),以及NASA在80年代發射的前往金星的“麥哲倫”(Magellan)任務。

1989年,NASA的麥哲倫太空飛船從航天飛機“亞特蘭蒂斯號”貨艙中發射。麥哲倫是首個從航天飛機發射的行星探測器。(圖片來源:NASA)

德洛斯雷耶斯提出解決命名問題可以徹底停止以人名命名事物,而是借鑒火星探測器的做法,以理念爲名:毅力號、機遇號、好奇號、旅行者號和精神號。

她說:“另一個選擇是以我們社會目前所堅持的價值觀爲准,將事物命名爲我們認爲體現這些價值觀的人名,並隨著我們社會的進步(這是一件好事!),重新審視並改動這些名稱。”

下一代科學家似乎很可能會關注這些類型的話題。德洛斯雷耶斯表示,她天文學課程中的學生開始提出理論和數字之外的科學問題,諸如“我們在進行科學研究時與哪些社區接觸並産生影響?”以及“是什麽曆史和社會結構使我們能夠進行科學研究?”等問題。

“其實我的一個學生發現了我的專欄文章,覺得很有趣,把鏈接發給了我,卻沒有意識到是我寫的!”她說道。“我確實認爲,許多學生和早期職業研究人員更願意思考天文學作爲領域以及天文學家作爲個體如何與社會更廣泛地互動。”

德洛斯·雷耶斯說,目前核心郵件列表中大約有50人,但每天都有新的支持者。“我無法想象什麽樣的天文學家會反對對星雲的重新命名,”霍格說,“因爲從任何角度來看,麥哲倫都絕對不是星雲的發現者。”

雖然目前還沒有公開要求改名的請願書,但德洛斯雷耶斯表示,該團體很快將推動與國際天文學聯合會達成解決方案。

“事實證明,讓天文學家支持改名容易,但讓他們就新名稱達成一致意見就難了!” 洛斯雷耶斯表示。“我們計劃向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提出幾個選項供大家投票。”

— 新望遠鏡圖像顯示大麥哲倫星雲“前所未有”的光芒

— 鄰近大麥哲倫星雲中恒星的運動揭示了星系形成之謎

— BlueWalker 3 衛星正式成爲天空中最明亮的物體之一

有的名稱可能會重又將大麥哲倫星雲和小麥哲倫星雲分別稱爲“Nubecula Major”和“Nubecula Minor”,或者取一個類似于火星探測器的稱號。但德洛斯雷耶斯認爲,最簡單的方式可能就是選擇一個新的“M”開頭的詞,這樣科學家就可以繼續使用LMC和SMC這兩個首字母縮略詞了。她認爲“Meridional”(意爲“南半球的”)可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或者“Milky”(指與銀河系的關聯)。

“這不是新話題了,”德洛斯·雷耶斯說道。“其他天文學家甚至在我進入這個領域之前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了,但我覺得當時討論的時機還不夠成熟。過去幾年裏,人們開始更多地討論重新命名的問題 —— 不僅僅是在天文學領域,還包括更廣泛的社會 —— 所以我們現在有更多的動力去促成它。”

“習慣了舊稱可能會是最重要的阻力,”奧伊說道,“但是‘麥哲倫’這個名字並沒有存在很久。”

“其實,除了圖方便之外並沒有什麽保留這個名字的理由。”

BY:Monisha Ravisetti

FY: 仰望星空派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在作品發布後聯系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處

0 阅读:8

天文在線

簡介:發布與天文相關的一切天文科普知識文章以及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