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三兄弟和曹營六猛將能聯手擊敗呂布,江表十二虎臣圍攻呂布,爲何會輸得很慘?

半壺老酒半支煙 2024-04-15 11:12:53

蜀漢有五虎大將,曹魏有五子良將,江東有十二虎臣。五虎、五子、十二臣並非小說杜撰,《三國志》在卷十七、卷三十六和第卷五十五中將這二十二位名將集中列傳,就說明他們在魏蜀吳三國都算得上頂級或一流大將。

曹魏五子良將的地位不可能超過諸夏侯曹,而蜀漢五虎大將卻是頂流,這五人的合傳在諸葛亮之後、龐統法正之前,就足以說明問題了。

江表十二虎臣位在周瑜、魯肅、呂蒙、陸遜之下,甚至也不及諸葛亮的大哥諸葛瑾:諸葛瑾後來當了東吳大將軍、左都護、豫州牧、宛陵侯,而十二虎臣之首程普,最大的官職也不過是蕩寇將軍,連個關內侯的爵位都沒撈著。

十二虎臣之首程普未得封侯,排名第二的黃蓋也沒好到哪去:程普畢竟是高于偏將軍、裨將軍和中郎將的雜號將軍,黃蓋到死也只是個偏將軍。

丁奉熬死了三國前期名將,終于有了出頭之日,最後受封右大司馬、左軍師、徐州牧,爵封安豐侯,是江表十二虎臣中地位最高的一個,但卻沒有保全家族榮耀,殘暴的吳國末代皇帝、孫權的孫子孫皓殺掉了丁奉的兒子丁溫,並將丁家流放到臨川郡。

江表十二虎臣在《三國演義》中基本都是打醬油的角色,出現的時候總是成雙成對,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蔣欽周泰、潘璋陳武、丁奉徐盛,提起一個就會想起另一個,好像只出來一個,就不夠蜀漢五虎大將塞牙縫的。

按《三國演義》的描述,江表十二虎臣最強的也打不過蜀漢五虎上將最弱的,即使倆打一個也不行,比如丁奉徐盛追趕諸葛亮,被前來接應的趙雲一箭射斷船上篷索,他倆就不敢再追了:“諸葛亮神機妙算,人不可及。更兼趙雲有萬夫不當之勇,汝知他當陽長阪時否?吾等只索回報便了。”

韓當黃蓋、蔣欽周泰、丁奉徐盛、潘璋陳武等八個“虎臣”先後追趕劉備和孫夫人,劉備遠去,“蔣欽、周泰、陳武、潘璋“只好呆看”,黃蓋、韓當、徐盛、丁奉在周瑜帶領下棄船上岸,一看見關羽帶著五百校刀手,就嚇得魂兒都飛了:“周瑜舉止失措,急撥馬便走;雲長趕來,周瑜縱馬逃命。”

江表虎臣在蜀漢虎將面前,好像忽然都變成了江東傑瑞,這顯然是不符合史實的,但咱們是以《三國演義》爲依據,所以甘甯阻擊關羽的事情就不提了。

我們看很有意思的《三國演義》,還會想起一個更有意思的話題:群毆呂布,蜀漢方面是桃園三兄弟劉備關羽張飛,曹操方面是許褚、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這兩夥人都曾打跑呂布,那麽江表十二虎臣一擁齊上圍攻呂布,最先被方天畫戟挑落馬下的,是潘璋陳武,還是韓當黃蓋?

有過街頭打鬥經驗的讀者當然知道,不管是在空曠的場地還是狹窄的小巷,打架並不一定是人多的一方獲勝,如果人少的一方有幾個會幾下散手的壯漢,就有可能把數倍于己方的對手擊潰——對方人再多,能夠同時對一個人出手的,也就是三四個人而已。

按照《三國演義》的描述,虎牢關三英戰呂布,一開始是張飛與呂布單挑,兩人可以一個回合接一個回合打,也就是一方持矛一方揮戟,兩馬對沖兵器相撞,這叫一合,沖過去調轉馬頭再戰,這叫一回。

關羽手提青龍偃月刀沖上來,基本就沒有真正的回合了,“三匹馬丁字兒厮殺”,戰馬成了板凳,直到劉備上來,戰馬才跑了起來,但呂布的赤兔馬還是原地不動:“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厮殺。”

劉關張三英戰呂布,可能不是最早的“走馬燈”,因爲西漢經學家劉歆的《西京雜記》中就已經記載了走馬燈。

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群毆呂布,還不算太擠,兄弟三人用的兵器長、中、短結合,基本都能同時伸手,曹營六將共攻呂布,就讓人有點眼花缭亂了,如果是江表十二虎臣一擁而上,就得小心自己的刀槍別招呼到戰友身上了。

江表十二虎臣的名單和兵器譜是這樣的:程普用鐵脊長矛在數回合之內刺死了華雄副將胡轸;黃蓋曾用鐵鞭打中了蔡瑁護心鏡;韓當使大刀把黃祖部將張虎削去半個腦袋;蔣欽兵器不詳,可能是大刀(有上岸砍殺記載);周泰有時一臂挽牌、一手提刀,有時手持長槍;陳武用長槍刺死了秣陵骁將張英;董襲在演義中兵器不明,史料中有“刀斷兩绁(拴蒙沖大船的繩索)”的記載;甘甯在赤壁之戰中兩刀砍死馬延、張顗;淩統出馬提刀先後與張遼、樂進大戰五十回合不敗;潘璋曾驟馬舞刀殺向關羽,關羽大怒揮刀,潘璋三回合敗走;丁奉雪中奮短並砍殺魏將韓綜、桓嘉。

江表十二虎臣中的徐盛用什麽兵器,筆者沒有找到記載,但有人說徐盛也是用刀的,這樣算下來,十二個江東猛將,有七八個是用大刀的,用槍矛的極少,黃蓋的鐵鞭,長度應該跟還沒有劉備的雙股劍長——有人說劉備用的就是漢軍制式兵器斷馬劍,長度幾乎有六尺。

江表十二虎臣的兵器盤點完了,戰績也大概說了一下,下面咱們就該請呂布出場了:呂布身材高大,用的方天畫戟似乎應該在一丈二尺到一丈六尺之間——有人說丈八蛇矛只有一丈零八寸,普通長槍只有九尺到一丈零二寸之間,這顯然是不對的。

出土文物和遺迹表明,秦漢兩朝都有六七米長的槍矛,東漢末年經學家、訓诂學家劉熙所著《釋名·釋兵》中也說得很清楚:戟長一丈六尺,矛長一丈八尺曰矟(槊),馬上所持有。

張飛能跟呂布大戰五十回合、一百回合,就是因爲他用的丈八蛇矛比較趁手,要是關羽掄起比槍短且有八十二斤重的青龍偃月刀單挑呂布,可能五十回合之後就要落在下風了。

江表虎臣用刀的居多,而刀是要掄圓了才有力道,這就決定了他們不可能一擁齊上,如果大家擠作一團,甘甯和淩統就可能互砍,韓當也可能把潘璋削掉半個腦袋。

不管是陣戰還是混戰,十二個騎將同時對一個敵人出手都是不可能的,所以在當陽長坂,曹營九將面對橫矛立馬叫陣的張飛,誰也不肯先出頭。

許褚能跟馬超單挑二百多回合不敗,但卻不願意跟樂進、張遼、張郃等人擁到橋上跟張飛混戰,一方面是覺得自己的大刀施展不開,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怕曹仁和夏侯淵、夏侯惇背後對自己下黑手,然後一臉無辜地表示這是“誤傷”。

夏侯淵爲什麽可能會對威脅張飛安全的許褚下黑手,熟悉那段曆史的讀者都知道,但是淩統對甘甯是不是真的放下了殺父之仇,那可就難說了,但孔子肯定知道該怎麽做:“子夏問于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夫子曰:‘寢苫枕幹,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

睡在草席之上,頭枕著盾牌,連官都不當,就是時刻想著報仇,與仇人不共戴天,如不管是在什麽地方相遇,拔出武器就和他拼命。這才是一個兒子應有的反應,淩統因爲甘甯救了自己就忘了殺父之仇,還跟甘甯成了“好朋友”,估計連孫權都不會相信,甘甯跟淩統把酒言歡的時候,另一只手可能還握著短戟。

且不說淩統與甘甯是不是真的放下了仇恨,就是江表十二虎臣齊心協力,也未必能奈何得了呂布:桃園三兄弟圍毆呂布可以各展所長,曹營六猛將共攻呂布也勉強施展得開,從程普到潘璋這十二員江東大將,得分幾批跟呂布交手?有哪幾個連呂布一戟也接不住?

1 阅读:96
评论列表
  • 2024-05-14 21:22

    一直不明白,爲啥孫家從江東猛虎退化成江東鼠輩,想當年孫堅多牛逼,斬華雄敗呂布,打得董卓火燒洛陽,孫策雖然不如他爹,但憑武力也在江東橫著走,爲啥到了孫權這,就成了戰五渣,愣生生在逍遙津把張遼送進武廟。說東吳弱吧,他還把當時的天下第一關羽插標賣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