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停靠6個月,將實現“太空養魚”,神舟十八號發射任務圓滿成功

二號院觀察員 2024-04-28 10:54:04

空間站遭多次撞擊,中國發射神舟十八並攜帶附加裝甲,美高度擔憂,害怕太空霸權遭挑戰!

4月25號晚上8點58分,萬衆矚目的神舟十八號飛船點火起飛,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又過了6個半小時後,神舟十八號和空間站成功對接,三名宇航員進入空間站,同神州十七的三位宇航員會師,空間站再次進入到六人模式。

估計很多朋友都已經習慣了中國航天的好消息,但是這一次還是有很大不同的,主要體現在任務上,概括起來就是幾句話,乘組年輕,再破紀錄,實驗更新,養魚養鼠,任務更新,升級裝甲。

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最後一個,神舟十八在飛天的時候,特別帶了一副“鋼甲”。三名宇航員抵達太空站後,將會對空間站對進行加固,原因也很簡單,就是我國的空間站總是會遭到一些太空垃圾的撞擊而造成破壞。爲了提升太空站的安全性,也是時候爲其裝上“鋼甲”了。

可能有人會問,太空中怎麽不是空空如也,怎麽會有東西撞到空間站呢?還真不是這樣,自從人類通過衛星,火箭等接觸太空,地球周邊的太空垃圾就不斷增多了起來,它們主要是衛星,火箭等航天器的殘骸。

它們的大小主要集中在1到10厘米之間,以及1厘米以下。前者的數量以萬爲單位,而後者的數量卻是以億爲單位。這麽小的碎片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一點也不起眼,但是問題是,它們在太空,而且被地球引力捕獲,繞著地球做高速飛行,速度達到每秒7.9公裏。

正因爲如此,我國的航天器總是會受到一些損傷,比如說夢想實驗船以及天和核心艙的太陽能電池板翅膀上,總是可以看到明顯的撞擊痕迹。空間站也是類似情況,爲了確保宇航員及空間站的安全,加固太空站,修複損傷就成爲了必要操作。

就在去年,神舟十七號的兩名宇航員就出艙活動了7.5個小時,主要就是修複空間站的損傷,剩下的一位宇航員則在空間站內配合他們的修複工作。

面對中國航天的不斷進步,一向喜歡炒作“中國威脅論”的美國又看不下去了,甚至引發了他們的高度擔憂。日前,一名美國太空專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正在加快天宮空間站的建設速度,甚至計劃在2030年之前,把宇航員送到月球,中國將極有可能成爲第二個成功登月的國家,爲此美國得做好迎接挑戰的准備。

美國的擔憂建立在中國的進步之上,美國之所以擔憂,是因爲害怕自己的太空霸權遭到挑戰,希望維持美國的絕對優勢。然而在很多太空領域,中方正不斷縮小同美國的差距越來越小,甚至超越美國。留給美國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0 阅读:23

二號院觀察員

簡介:深入解讀國際時事及熱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