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老中醫張懷亮:​傳承中醫不應固步自封

大河健康報 2024-02-24 13:00:17

一株藥草改變世界,一枚銀針聯通中西,

一縷藥香跨越古今,這就是中醫藥的魅力所在。

作爲中醫藥重要發祥地、醫聖故裏,

從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邁進,

河南傾力而爲、全力以赴!

——編者按

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才能更好地增進人民健康福祉。

河南作爲中醫藥學的主要發祥地和醫聖張仲景故裏,在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中醫藥大省,將著力實施好中醫藥傳承創新專項計劃,組建河南省中醫藥科學院,爭取國家中醫藥科研戰略力量布局河南,推進中醫藥強省建設。

河南日報社多兵團作戰,特別報道組將聚焦河南中醫藥服務能力體系、人才隊伍、傳承創新、中藥種植和中醫藥産業發展等多個方面,即日起推出系列融媒産品。

全國名老中醫、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病醫院名譽院長張懷亮: 中醫從業者不應固步自封

大河健康報記者 梁露露

成立國內首家高級眩暈病研究所、國內首家眩暈病學術組織、首家省級眩暈病診療中心……全國名老中醫、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腦病醫院名譽院長張懷亮行醫四十余年,對醫學的熱愛和鑽研從未止步。張懷亮出身于五代中醫世家,自幼跟從祖父侍診,熟讀《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湯頭歌訣》等中醫經典,爲以後的行醫之路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張懷亮認爲,傳承是中醫發展的驅動力,近年來,他一直致力于傳承和發展中醫藥文化。“中醫傳承,要注重傳播中醫藥文化。建立中醫藥學堂,出版中醫藥科普讀物,利用現代傳媒廣泛傳播中醫藥文化。普及中醫藥教育,從青少年抓起,讓廣大人民群衆了解中醫藥、喜愛中醫藥,比如讓中醫藥科普走進中小學課堂,建設中醫藥文化長廊、校園中醫藥文化館、中草藥種植區,展示中醫藥的文化。”張懷亮講道。此外,還可以通過義診、大衆養生教育等,讓大家掌握一些簡單的常見病、多發病防治方法,切身體驗中醫藥的魅力。2018年,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准成立了張懷亮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張懷亮著手系統、規範地培養了一批學生和徒弟,總結了自己幾十年來積累的臨床經驗,並教授給弟子。目前,許多人已成爲中醫臨床的骨幹力量,在當地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傳承中醫的同時,需要創新、進步、發展,需要緊跟當代社會的前進步伐,不能固步自封。”張懷亮告訴記者。

中醫藥診療服務要現代化,應結合現代科技的優秀成果爲中醫服務; 中醫藥産業要現代化,如中藥生産、中藥材種植應與現代科技結合,不斷進行研究和開發,提高中醫藥的療效和安全性; 中醫藥教育要現代化,推動中醫藥教育的標准化、中醫臨床實習基地的規範化。

“河南省中醫藥科學院的創建,是促進我省中醫藥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爲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的轉變奠定了良好基礎。”張懷亮講道。記者了解到,張懷亮從事中醫腦病工作已有四十余年,從事眩暈、頭暈的臨床研究也有十六年之久,在國內眩暈醫學領域做了許多開創性工作。當前,張懷亮團隊已有初步設想,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做大做強中醫藥産業的號召下,結合自身的優勢,提高眩暈病的診治水平,做好眩暈病的基礎研究,牽頭完成三項眩暈病診療指南的編寫工作,努力擴大河南省在國內眩暈醫學領域的影響力,並爲中醫強省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