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彈發射後,飛到一半突然後悔了怎麽辦,有辦法挽回嗎?

一菲說軍史 2024-04-18 18:48:54

衆所周知,核導彈,是一種威力巨大的武器,一枚足以摧毀一城。那麽,你是否想過,如果核導彈發射後,突然有了後悔的念頭,比如對手已經投降了,沒必要再進行打擊,這個時候,還有什麽辦法挽回嗎?其實,這是有實際案例的。

據記載,2018年8月2日,美軍一個軍事基地,進行了一次“民兵3”洲際彈道導彈的試射。然而,導彈升空後卻突然遇到了故障,有部分指令失效,而且航線也開始偏離原先設定的軌道。在這千鈞一發時刻,爲避免造成人員傷亡,美軍果斷下令啓動自毀程序,接著導彈就在空中發生爆炸,最後掉入大海。

這一案例告訴我們,導彈在發射後如果出現故障或需要中止,自毀程序可能是唯一的解決方案。現代導彈大多都植入了自毀程序,以確保在必要時能夠安全銷毀。當然,這種情況非常罕見,但就怕萬一,如果遇到導彈升空需要中途停止的情況,這個程序就很必要了。試想一下,一枚核彈突發狀況,掉在自家領土上,那將是災難性後果。

有些人可能會想象,科技那麽發達了,直接下令讓核彈發射後再飛回來,不行嗎?只能說,想法過于天真。當前而言,沒有這種高科技存在。核彈在發射過程中,彈頭和彈體會在發射的後半段分離。一旦分離,自毀系統對彈頭就失去了作用,彈頭處于不可控狀態。此時,阻止核彈頭爆炸的唯一途徑,那就是進行攔截。

或許,很多人認爲,核彈很容易爆炸。但實際上,核彈頭設計上有多道保險,引信、控制爆炸的電子元件,還有原料等等,都不是處于同一個空間的。核導彈在發射過程,如果沒有嚴格執行預定程序,核彈頭是不會爆炸的。除非受到巨大的外力作用,比如其他導彈的攻擊。

至于核彈能否實現發射後,下指令讓其飛回動作,這實際上是不必要的。核彈不是常規武器,被國際列入禁用名單,在人類曆史上也僅使用過兩次。如果真的到了需要動用核彈地步,那麽很可能已經爆發了核戰。在那種情況下,攔截對方的導彈或許更爲重要。

如今,擁核國家對核彈的研究更先進了,反導技術也相當強大。因此,對于核彈的攻擊,都采取了多重攔截收到,防禦系統做得相當不錯。當然,有些導彈很難攔截,比如高超音速導彈,速度可達10-20馬赫,中途又能進行變軌,這樣的核彈,攔截幾率極低,包括美國也沒辦法。

不管咋說,核彈發射後,再回收這類問題,現實中不存在。一旦決定發射核彈,必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決策。這個時候,我們更注重的是,如何確保核彈的穩定、速度、精度,以及如何在必要時進行有效的攔截和防禦。

0 阅读:341

一菲說軍史

簡介:每日專注分享古今中外軍事曆史經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