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友有兩位優秀手下,後來職務都超過老領導,官至軍委副主席

洞鑒五千年 2024-05-15 11:45:28

新中國能夠成立,是我國戰士們經曆了幾十年的戰爭背景下換來的,而隨著戰爭的爆發,我國湧現了衆多將領。

而在衆多開國將帥中,許世友是一個非常獨特的人,他不曾是軍中的“神”,還曾是人民口中的“孝子”。

著名人物王震曾評價許世友:“他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經曆、特殊貢獻的特殊人物”。

這個評價連用4個“特殊”,足見說明許世友有著不平凡的經曆。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世友在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但他認爲軍銜有點低了,自己應該授大將。

隨著許世友本人對這件事情是這樣的人,其實很多人也覺得他說的是對的,因爲許世友在軍中的地位確實很高。

且不說許世友自己的戰績,就說他的手下,正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許世友手下的兵個個都是精英。

有人甚至總結一下,說是在許世友的部下中,至少出了7位開國上將、36位開國中將、65位開國少將,共108位開國將軍。

這樣的數據顯然是很強大的代表,而這還只是不完全統計,可見許世友確實有本事。

然而更重要的是,許世友在擔任膠東軍區司令時,軍區有兩個小戰士後來的成就比許世友還高,他們又是誰呢?

首先讓我們了解第一個小戰士,他就是張萬年,他在1944年入伍,後來成爲中央軍委副主席,是許世友都未曾有過的職位

張萬年參加過抗日戰爭,曾在膠東軍區某連服役時,上司正好是許將軍,之後他就前往東北作戰,曆任排、連長。

1948年底,張萬年跟著大部隊進入華北作戰,最終迫使傅作義放棄抵抗,宣布起義,解放軍拿下北平。

可見這個時候的張萬年還不算著名,但在1949年下旬,張萬年在林帥的指揮下重創了桂軍,解放了廣西。

建國後,張將軍主要負責珠江一帶的防務,但在1979年的時候,張萬年在對越自衛反擊戰取得了不俗的戰果。

進入80年代,張將軍一躍成爲大軍區高幹,1992年被調到北京擔任軍委總參謀長,三年後晉升爲軍委副主席。

隨著時間的推移,張萬年于2003年離開了部隊,之後過起了療養生活,如今仍健在。

再就是一個叫遲浩田的小戰士,他是在1945年參軍入伍,後來成爲中央軍委副主席。

遲浩田將軍有一個稱號,就是“孤膽英雄”,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爲他曾在抗戰時期,帶著幾名炊事員俘虜了一個加強連的國民黨軍。

這件事情一度震驚了整個三野,要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遲浩田完成了,此後他的名字也經常出現在衆人嘴裏。

建國後,遲浩田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回國後在南京軍區任職,在這裏引起了許世友的重視。

1973年,遲將軍被調到北京軍區工作,那個時候的北京比較亂,稍有不慎就被卷入政治鬥爭中。

那個時候的遲浩田很低調,就這樣到了1976年,紀登奎突然告訴他:黨中央准備對“四人幫”動手。

總之,在這場運動中,遲浩田也參與了,並且做得非常好,于是在動蕩結束後,遲將軍就任解放軍總參,1993年改任國防部長,還被選爲軍委副主席。

2003年,遲浩田將軍退出部隊,轉往幹休所療養,往後過起了安甯、閑適的生活。

不管是張萬年還是遲浩田,他們都是出色的將領,而在他們心裏,想必也有許世友將軍的一席之地。

致敬英雄!

1 阅读: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