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朔方節度使張齊丘爲什麽被稱爲“武廟第一關系戶”?

鬼說天下 2024-05-10 15:29:49

建中三年(782年),唐朝中央下令挑選六十四位名將在姜太公之側接受祭祀,配享武廟從此成爲古代名將的貴高榮譽之一。然而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人情世故,唐朝武廟六十四位將之一的張齊丘被網上稱爲“武廟第一關系戶”。這又是怎麽回事呢?本鬼接下來說說一家之言。

身爲進入武廟配享的唐朝將軍,張齊丘在《舊唐書》和《新唐書》裏連列傳都沒有,相關可信史料少得可憐,單這一點就足以讓人懷疑他的“武廟含金量”。根據有限的史料,張齊丘生卒年不詳,科舉進士出身,在唐玄宗天寶年間出任朔方節度使,最後去世于東都留守任上。

張齊丘在史書中幾乎沒有留下戰績,反倒是因爲分配物資不公而引發嘩變,結果被免去朔方節度使之職,從此退出軍界。可以說張齊丘完全不配進武廟配享,要知道陳慶之和薛仁貴都是沒進武廟的。而張齊丘能進武廟的關鍵原因是:一個好兒子、一個好朋友、一個好舊部。

在建中三年(782年)唐朝評選武廟配享名單的時候,評委主要是兩位宰相:張镒、顔真卿。張镒是張齊丘的兒子;顔真卿是張齊丘的好友,與張齊丘是薦舉之交。但只憑張镒和顔真卿還不足以把張齊丘送進武廟,最關鍵的是張齊丘有一位改變曆史的好舊部——郭子儀。

朔方軍是郭子儀傳奇軍事生涯的起點,郭子儀終生都以朔方軍出身自居。而郭子儀在朔方軍的老上司正是張齊丘,郭子儀也是在張齊丘麾下正式升任統兵將領(橫塞軍使)的。張齊丘遭遇朔方軍嘩變的時候,郭子儀拼命保護才救了張齊丘的性命,兩人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

郭子儀去世于建中二年(781年),而唐朝在建中三年(782年)就將郭子儀選爲配享武廟的六十四將之一。按照常理來說,把去世還不到一年的名將送進武廟是不太合適的。正因如此,郭子儀在武廟六十四將中排名最後,唐朝還特別把郭子儀的老上司張齊丘放進去充數。

綜上所述,幾乎沒有亮眼戰績的張齊丘能進武廟配享,除了有個當宰相的好兒子和好朋友之外,最關鍵的是有個好部下郭子儀。後來北宋重新挑選配享武廟的名將名單,郭子儀升爲“武廟十哲”之一,而張齊丘被踢出武廟。

2 阅读: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