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與現實交織的生命頌歌——《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妙看影視 2024-04-09 20:35:15

奇幻與現實交織的生命頌歌——《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今天聊聊日本電影《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片名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 / The Boy and the Heron (2023),別名蒼鹭與少年(台) / 男孩與蒼鹭/ 你們是怎樣活下去的。

宮崎駿長期以來一直是電影界最受尊敬的電影制作人之一。他領導的吉蔔力工作室,從初出茅廬的勇敢新貴,逐漸蛻變爲全球動畫界的翹楚,影響力與日俱增。宮崎駿的漫長職業生涯帶來了真正的傑作,從夢幻般的《千與千尋》到充滿童真的《龍貓》,再到充滿深沉哲思的《幽靈公主》,每一部作品成爲動畫史上的重要作品。

這位大師正式或非正式地退休了至少七次,尤其是2013年《起風了》後,他再次宣布退休,讓無數動畫迷爲之震驚。宮崎駿的退休宣言似乎總是充滿變數,就在人們以爲他將徹底告別影壇之際,2021年他宣布了他的第十二部也是“最後一部”作品《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一消息讓粉絲們激動不已,紛紛翹首以盼。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新作的宣傳方式極爲低調,僅有一張神秘的海報露面,沒有預告片、劇照、劇情信息等任何額外內容。這種極簡的宣傳方式,無疑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感和期待值。

與宮崎駿半傳記式作品《起風了》相比,新作《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以准自傳體的形式,展現了一種更爲成熟且前衛的奇幻風格。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講述了牧真人的成長故事,他是一個年幼喪母而內心充滿掙紮與困惑的小男孩。在二戰中,真人的母親喪生于一場火災,這成爲了他生命中難以撫平的創傷。隨後,他的父親再婚,一家人離開了繁華的東京,遷居至鄉下,住進了一幢古樸而略顯詭異的老房子。

在這個新環境中,真人意外地發現了一座神秘的塔,更令他驚奇的是,這裏還住著一只會說話的蒼鹭。這只蒼鹭將引領他探索生活的真谛,解開心中的謎團,他的生活從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本片的日文標題《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取自小說家吉野源三郎于1937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該小說描繪了一位15歲少年與其舅舅之間深刻而富有哲理的對話。

對于動畫大師宮崎駿而言,這本小說意義非凡。它觸動了宮崎駿內心深處的情感與哲思,使他決定將其搬上大銀幕,與廣大觀衆共同分享這份對生命的感悟。

在制作過程中,制作團隊曾一度擔心這部電影的完成進度會趕不上宮崎駿逐漸老去的步伐。然而,幸運的是,宮崎駿終于在他逾期退休之前,完成了這部飽含心血與情感的傑作。

宮崎駿在83歲的高齡,憑借這部傑作榮獲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再一次創下了獲得該獎項的最年長的人的記錄。

之前的紀錄保持者也是他自己,在2001年他便以62歲的高齡,憑借《千與千尋》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確實感覺像是一種總結。

它既是宮崎駿對自己過往作品的藝術主題的回顧與整理,又直白地表達了他對下一代的殷切希望。

在宮崎駿的這部新作中,細心的粉絲定能捕捉到一絲《千與千尋》的韻味,幾縷《起風了》的情懷,濃厚的《記憶中的瑪妮》的影子,以及《哈爾的移動城堡》的神秘色彩。

所有這一切都被巧妙地編織進一個松散的、以二戰時期搬遷爲背景的自傳式框架中。

如同《千與千尋》中的小女孩一般,牧真人這位年幼的男孩也踏上了一段尋找父母的冒險之旅。他置身于一個充滿奇幻色彩的世界,這個世界既迷人又危險,隨時都可能將他吞噬。在這個旅程中,大自然的青翠甯靜與人類的貪婪形成鮮明對比,而真人對親情的渴望與對聯系的渴求則成爲他前行的動力。

這是一個典型的成長故事,宮崎駿以其一貫的溫柔與細膩,將真人的心路曆程描繪得淋漓盡致,還細致描繪了那些高度細致的建築和場景。

主人公牧真人以宮崎駿爲原型。

影片開篇的醫院大火,讓人聯想到宮崎駿童年時失去母親的沉痛經曆。

而牧真人的父親牧勝一也與宮崎駿的父親宮崎勝次有著諸多相似之處。兩位父親都開設了一家專門從事戰鬥機部件制造的工廠。電影中還出現了零式戰鬥機的飛機艙蓋這一細節。

吉蔔力電影憑借其獨特且華麗的動畫風格,贏得了觀衆好評。

電影中無數場景的美感沁人心脾。它們不僅具有積極的傳播力,更以吉蔔力前所未有的方式,突破了動畫的界限,讓人們對動畫藝術有了全新的認識。

而在這華美的畫面背後,宮崎駿導演將奇幻與現實主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他巧妙地將現實世界的複雜與奇幻世界的奇妙相結合,構建出一個既真實又夢幻的世界。

奇幻世界仿佛一面鏡子,映照出真人內心深處對家庭問題的探尋與解決。

它猶如一場夢境,悄然釋放那些難以言表的情感。真人與蒼鹭的旅程,猶如穿越奇幻的切線,這些切線或許並非直接的隱喻,但它們卻像一把銳利的刀,漸漸剝離真人內心深處的創傷。

在這個世界裏,可愛與危險的並存帶來了一種難以言喻的迷失感。誰能想到,那些戴著小廚師帽、看似乖巧可愛的鹦鹉,竟滿腦子都是吃人?在某種程度上,這不僅僅是關于奇幻的故事,更是對童年,尤其是二戰後日本童年的深刻寫照。那個時代的孩子們,或許被包裹在可愛的外衣之下,享受著片刻的甯靜與歡樂。然而,他們內心深處卻難以擺脫那些揮之不去的恐懼與絕望。

盡管這些議題顯得很莊嚴,但宮崎駿還是融入了一些怪誕元素,爲這些存在主義哲學思想增添了幾分趣味與反思。

還是那群鹦鹉,它們闖入人類世界後,竟然改變了大小,更有趣的是,它們在人類角色身上大量排便,而那些角色卻滿臉笑容,臉上、身上都沾滿了鳥屎,但並不介意,

這一場景不僅充滿了幽默感,更透露出一種深刻的諷刺意味們,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著界限。

如果說《起風了》是宮崎駿對自我內心的一次深沉而痛心的審視,那麽《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則就是一部將自我消解于無盡哀愁之中的絕唱。

宮崎駿再次質疑在這個脆弱易碎的世界中,藝術創作的意義究竟何在。他向我們抛出了這個沉重的問題:當周圍的一切似乎都在分崩離析,我們爲何還要堅持,又該如何找尋那份支撐我們前行的力量?

若宮崎駿手握答案,他定會毫不吝啬地與我們分享。然而,他並未選擇輕松之道,而是毅然決然地將生命的余晖獻給了這部充滿艱辛的動畫電影。他心中滿是憂慮,生怕自己無法完成這部作品,讓整個項目成爲一場空耗時間的悲劇。

也許只有年輕的心靈才能懷揣希望,無畏地眺望那遙遠的未來,不論過去留下了怎樣的傷痕。即便在宮崎駿的電影世界中,年輕人的成長之路總是布滿荊棘,真人那痛徹心扉的決心也使他與千尋等人的恐懼截然不同。

當這場精心編織的冒險迅速落幕時,我們仿佛被卷入了一場心靈的風暴,被要求以滿腔熱血與決絕之心去生活,哪怕遍體鱗傷也在所不惜。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不僅是一部電影,更是宮崎駿以其堅定的意志,爲我們奏響的一曲生命贊歌。它鼓勵我們,無論面對何種困境,都要勇敢堅持,不斷前行。

生活的意義並不在于逃避困難,而在于在困難中找尋自我,實現自我價值。

說一個小細節。

當真人終于踏入異世界,尋找到他的繼母時,她的居所並非如他人描述的“産房”,而是墳墓。

那些飄落在真人身上的紙條,被稱作“紙垂”,是日本宗教儀式或神聖空間中常見的元素,用以淨化環境或守護安甯。紙垂仿佛一道屏障,旨在驅逐死亡的陰影,守護夏子的安甯。

紙垂是一種用于宗教或神聖空間的裝飾性門簾或屏障,又稱“shide”或“gohei”,通常由白色或紅色的紙片或布條制成,懸挂在神社的柱子、門扉之間。紙垂如同一道界限,將神聖的空間與世俗的喧囂隔開,提醒著每一個踏入其中的人,這裏是一個需要心懷敬畏、保持尊重的特殊之地。

在日本的神話傳說中,紙垂更是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它們不僅是神靈間溝通的紐帶,更是神靈與人類之間的橋梁。在神社的莊重儀式中,紙垂常被用于淨化和祝福,象征著對神靈的敬意與虔誠。信徒們會在神社內購買自己的紙垂,小心翼翼地將其系在柱子或門上,以此表達自己的祈願與感激之情。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不僅是一部影片,更是一位傳奇導演的最後陳述,是他對過往講述那些既富有趣味又意蘊深長的故事的深情回顧,也是他對即將留給子孫世界的思考。

這部作品,猶如一封寫給年輕一代的信,囑托我們,幻想固然美好,但不應成爲我們逃避現實的避風港。

《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傳達了一個重要的信息:即使面對一個不斷惡化的世界,我們也不應沉溺于憤怒與絕望之中,而應該勇敢地面對現實,積極地尋求改變,都要堅持自己的信念,活出真正屬于自己的人生。

如同《起風了》一樣,這部影片同樣以戰時生活爲背景,透過深沉的筆觸重新審視了人類存在的意義,以及我們如何在這樣一個充滿不人道色彩的世界中尋求自我定位。

在幻想的迷霧與憂郁的色調中,悄然綻放著一抹希望的微光。電影日文名恰似一道謎題:“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

當悲傷如同厚重的裹屍布般緊緊束縛著你,讓你幾乎喘不過氣來時,你如何能夠堅持下去?當憤怒、暴行和苦難的浪潮洶湧而至,你如何與之抗爭,不被其吞噬?你究竟想要怎樣的人生?你又要如何努力,才能將這份渴望化爲現實?

電影給出了一個答案:“創造一個沒有惡意,充滿美麗的世界。”

奇幻交織現實,

述說生命意義。

0 阅读:2

妙看影視

簡介:Wonderful Movie and TV. 妙介子陪你看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