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恐襲案,11名嫌疑人被抓獲!土耳其趁機出手,打擊極端組織

李傑新觀察 2024-03-28 14:56:08

圖爲莫斯科襲擊事件

3月22日莫斯科發生的襲擊事件,讓俄羅斯這個正處于“戰爭狀態”的國家,再次走向了國際關注的焦點。目前,普京剛剛贏得總統,俄烏沖突又遇到轉折點,基于這樣的背景和時間段,這次襲擊事件就顯得極爲特殊。

事後,俄羅斯立刻展開行動,抓捕了11名嫌疑人,其中有4名是音樂廳襲擊事件的直接參與者。據俄方公布的初步調查結果顯示,這些人在襲擊的過程中使用了槍械和燃燒彈,造成大規模火災,槍傷和燃燒物中毒是遇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圖爲現場發現的彈藥

3月24日,俄羅斯偵查委員會發布最新消息,在對襲擊現場進行檢查時,調查人員發現了4套戰術背心、500余發子彈、28個彈夾、還有兩支沖鋒槍。

據俄特勤部門發布消息稱,參與襲擊事件的4名嫌疑人,在靠近烏克蘭邊境地帶被抓捕,據稱,這4名嫌疑人在制造了襲擊事件後,駕駛一輛轎車駛向烏克蘭邊境,途中被俄方的移動哨所發現,隨後爆發了激烈交火,一名嫌疑人受傷後當場被捕,其余三名逃走,隨後俄羅斯派出了一支專門負責邊境安全的精英小組進行搜尋,最後在靠近烏克蘭的布良斯克州成功將剩余人員抓獲。

圖爲嫌疑人使用的轎車

隨後4名人員被押送至莫斯科進行審訊。24日,俄羅斯公布了審訊視頻,據其中一位嫌疑人表示,在一個月前有不明身份的人通過社交媒體聯系上他,承諾以50萬盧布的酬勞,並提供給武器,讓他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制造襲擊事件。而另一名嫌疑人也表示,他在機場收到不明身份的人留給他的文件。

從這些嫌疑人的表述來看,這好像是一起“買凶殺人案”,案件的策劃者通過豐厚的報酬,讓這些人參與到襲擊事件中,而自己卻沒有留下任何的信息,策劃者通過社交媒體,機場留信等方式下達命令,讓這些襲擊參與者也不知道指示他們的到底是誰,這讓案件的偵破增加了難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莫斯科發生恐襲事件後,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就立即站出來“認領”了這起事件,他們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將襲擊的人員和使用的武器裝備說的一清二楚,與俄羅斯之後的調查結果相吻合。

隨後,美國也站出來認定俄羅斯的襲擊事件就是極端組織所爲。23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沃森表示,極端組織是莫斯科襲擊事件的唯一責任方,還順便給烏克蘭進行了開脫。

圖爲紮哈羅娃

但俄羅斯方面並不認賬,俄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對此表示,在案件調查結果出來在之前,美國爲烏克蘭的任何辯護都應被視作爲證據。3月25日,紮哈羅娃在媒體上發表文章稱,美國政府稱莫斯科音樂廳的襲擊事件是由極端組織實施,這樣做是在爲烏克蘭開脫。

目前,對于莫斯科襲擊事件的幕後黑手,各方都有各方的說法,極端組織聲稱是他們制造,而俄羅斯則認爲這與烏克蘭有關。那麽幕後真凶到底是誰呢?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極端組織的說法站不住站的住腳。綜合俄羅斯目前對現場掌握的證據來看,這次襲擊顯然是經過長期准備和精心策劃,參與襲擊的人員接受過專業訓練,從事先的准備,到過程中的襲擊手法,再到事後的逃跑路線,都不太像極端組織常用的自殺式襲擊方式,到更像是“雇傭兵”。

其次,我們再來看一看俄方的指控有沒有合理性。據普京在23日發表電視講話時表示,這些參與襲擊的人員都是在靠近烏克蘭邊境地區被抓捕,因爲嫌疑人的逃跑路線都是提前安排好的,所以俄方認爲是烏克蘭爲其提供了“過境窗口”。當然,這並不能完全證明烏克蘭參與到其中。

圖爲澤連斯基

那麽我們再從動機上來分析,烏克蘭有沒有動機呢?目前,俄烏沖突已超過兩年,當前烏克蘭在戰場上已處于被動局面,僅靠著西方的援助才能勉強支撐,隨著俄軍加強攻勢,烏克蘭隨時都有可能戰敗,但美西方又不敢直接參戰,所以,如果能夠通過某種方式,將戰火燒到俄羅斯境內,進一步削弱俄羅斯內部的信心,那麽戰場局勢就有可能會逆轉,這麽看來,烏克蘭的動機似乎是有了。

那極端組織有沒有動機呢?縱觀目前世界上現有的沖突來看,好像哪裏都有他們的身影,例如在巴以沖突愈演愈烈,紅海危機愈發緊張之際,伊朗國內發生了連環爆炸案,讓巴以沖突外溢的風險急劇增加,當時也是極端組織出來認領。

那麽在現在俄烏沖突走向關鍵時期,俄羅斯國內又發生此類襲擊事件。這種足以改變沖突局勢的事件,很難讓人相信只是極端組織所爲,背後很有可能還有力量。所以,極端組織出來認領,不排除其爲了吸引眼球的可能。

盡管目前真相還沒有出來,但已經有國家對極端組織展開打擊行動,3月24日,土耳其突然做出動作,在全國8個省份針對極端組織進行了大規模打擊,抓獲了40名嫌疑人。

可以看出,俄羅斯的這次恐襲事件,給全世界敲響了警鍾,接下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國家出手,不管這次襲擊事件是誰所爲,這種讓無辜平民失去生命的行爲,和實施這些行動的組織、個人等,都理應遭到嚴厲打擊。

圖爲普京

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這次莫斯科襲擊事件給俄羅斯帶來了很大影響。如果俄羅斯查出來該事件是烏克蘭,或者是西方國家的陰謀,那麽普京肯定不會手下留情,作爲以強硬著稱的俄羅斯總統,接下來對烏克蘭的打擊可能會是前所未有的,俄烏沖突的形勢也會更加嚴峻,整個歐洲,甚至整個世界都可能會出現震蕩。

0 阅读:2

李傑新觀察

簡介:從事軍事戰略、安全形勢、武器裝備、海洋軍事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