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中的鈞天廣樂,中國民樂的極致應用

雨落追風 2024-05-07 22:51:05

大家好,歡迎來到雨落追風的放映室,我是追風

《功夫》是2004年由周星馳導演的一部非常“星爺”味兒的喜劇電影,對于這部電影的藝術成就已無需再多贅述,關于影片的各類解析也已是不勝枚舉,而很多人卻忽略了電影中的另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音樂

而星爺在這部電影中對于中國民樂的選用可謂是細致入微,《功夫》的配樂選用從古代到近代再到當代,融合得貼切而用心,不僅爲電影增添了色彩,也爲中國民樂的弘揚起到了極好的推動作用

本篇就爲大家講講淺講幾首星爺在《功夫》中對于中國民樂的致敬與運用,也與大家一起回味一下在這部佳作中的音樂經典

致敬經典-曆史留下的音樂瑰寶

《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據傳是明末的琵琶聖手,有“湯琵琶”之稱的湯應曾所作,講述了劉邦、項羽“楚漢之爭”的場面。作爲樂器琵琶的傳世名曲,《十面埋伏》在引子中的旋律構成由節奏節節迫近的節奏型組成,塑造了一種壓迫、緊張且肅殺的氣氛

在《功夫》中,《十面埋伏》用于阿星第一次到豬籠城寨時,也暗示著這個地方的環境也如曲名一般-十面埋伏

《將軍令》

《將軍令》是唐朝的皇室樂曲,以四川揚琴曲最爲著名,在《功夫》中同樣選用的是《將軍令》的四川揚琴版本

全曲分爲4個樂章,分別描繪的將軍行軍時的四個階段。在《功夫》中,用于了斧頭幫和在豬籠城寨隱居的3位三位高手的戰鬥中,戰鬥的畫面與音樂的色彩相得益彰,恰到好處

《春江花月夜》改編曲《筝鋒》

《春江花月夜》的曲譜最早見于鞠士林(約1736年—1820年)所傳《閑敘幽音》的琵琶譜。《春江花月夜》的原曲雅致清新,是文曲的典型代表,而在《功夫》中做了改編以後,將該曲用到了天殘地殘二位以樂器作爲武器的高手與豬籠城寨三隱士的戰鬥中

改編後的《春江花月夜》變得急促而緊張,編導將該曲改名爲《筝鋒》,以筝爲鋒,殺敵于無形

弘揚近代-五十年代的民樂佳作

中國近代電影的第一個巅峰期是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在當年就已經湧現出阮玲玉、胡蝶、周旋等第一批早期影星。在赴港潮後香港影壇依然與內地保持著非常緊密的聯系,不僅是在編導、藝人方面,電影音樂音樂亦是如此

《小刀會序曲》

《小刀會序曲》是近代作曲家商易于1959年爲舞曲《小刀會》而作的音樂,是《小刀會組曲》中的開篇序曲

《功夫》並不是第一部用了這首《小刀會序曲》的香港電影,在胡金铨導演的《龍門客棧》中就已經出現了這首曲子。而星爺則對這首曲子非常偏愛,《小刀會序曲》出現在了他的諸多影片之中,例如《大話西遊》、《大內密探零零發》、《美人魚》等

《小刀會序曲》在《功夫》中被用于了豬籠城寨三大高手與斧頭幫的戰鬥等場景中,對于唢呐的運用可謂妙到毫巅,高亢激昂,大氣磅礴

《東海漁歌》

《東海漁歌》是馬聖龍、顧冠仁在1959年所作的一首民樂合奏曲,以東海漁民勞動生活爲題材而編創,後因改編的同名古筝曲而被廣爲流傳

在《功夫》中曾兩次用到了《東海漁歌》的片段,分別爲第二樂章與第三樂章,皆爲表達豬籠城寨中充滿市井氣息與煙火味兒的衆生相

《莫忘今宵》、《夢中人》

《功夫》中的配樂不僅僅只有傳統的器樂作品,聲樂作品也用得同樣出彩。作爲舊上海流行樂壇的代表人物,龔秋霞的聲樂作品如今依然被人所傳唱。在《功夫》中,星爺就選用了兩首龔秋霞的代表作品《莫忘今宵》和《夢中人》

《莫忘今宵》出現在阿珍對鏡化妝的時候,《夢中人》出現在表達豬籠城寨衆生相的長鏡頭中。這兩首舊流行歌都給豬籠城寨添上了一份別樣的情調,多了一份浪漫與溫情

回到現代-配樂大師的點睛之筆

除了引用前人的經典佳作之外,《功夫》也有著不少的原創音樂。爲《功夫》進行配樂的是香港的配樂巨匠黃英華,他在《功夫》中譜寫了幾首原創音樂極爲經典,比如主題曲《kongfu》與斧頭幫的bgm《我不入地獄》,只要這幾首音樂響起,馬上就能出現相應的畫面來,這便是電影音樂最爲成功的展現

《Kongfu》

作爲展現片名所用的bgm,《Kongfu》已經是非常完美。在開篇中蝴蝶飛過,鏡頭拉長,顯示出片名“功夫”二字,伴隨著大氣的bgm《Kongfu》,像一幅畫卷展開來,迅速將觀衆拉入了電影的情景之中

此後在電影中這首bgm也經常會在兩派矛盾展開之前出現,渲染緊張、一觸即發的氣氛,都運用得非常精確而巧妙。節奏快速且緊迫管弦樂非常具有壓迫感,在低音區的加重也是營造緊張感的經典手法

《我不入地獄》

作爲斧頭幫的專屬bgm,《我不入地獄》可以說是《功夫》最爲出圈的配樂了

作爲《功夫》最具有代表性的畫面-斧頭幫一邊跳舞,一邊運用蒙太奇的手法表現出斧頭幫的種種惡行的名場面配樂,《我不入地獄》也是電影配樂中的典範之作。輕快诙諧的音樂與暴力血腥的畫面形成一種別樣的反差感卻又是一種巧妙的融合

大的管弦樂齊奏往往是莊嚴、嚴肅的。但是在這首bgm中卻是以類爵士的節奏塑造出了诙諧的感覺,曲風有些類似于美國的百老彙音樂,在電影中也確實運用在了舞蹈中,只是充滿了諷刺與別扭的味道

《只要爲你活一天》

主題曲《只要爲你活一天》同樣也是電影配樂乃至流行音樂的經典作品之一。該曲在電影中出現于少年阿星與成年阿星兩次與女主角相遇時

在星爺的電影中主題曲都是電影作品的重頭戲,如大話西遊的《一生所愛》、武狀元蘇乞兒的《長路漫漫伴你闖》等作品都已經是難以複制的經典

而《功夫》的主題曲《只要爲你活一天》同樣非常優秀。這首由女主角黃聖依演唱的主題曲與情節環環相扣,對于電影主旨的表達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結語

在《功夫》中,電影的配樂除了之前提到了這些,還引用了《闖將令》、《英雄們戰勝了大渡河》等非常經典的民樂作品。

此外星爺在該片中也用到了《流浪者之歌》、《馬刀舞曲》等耳熟能詳的外國作品

在星爺的電影中,配樂的受重視程度一直都是極高的,他的影片也留下了很多耳熟能詳的經典作品,也盡力去推廣和弘揚了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在民樂的生存空間日漸緊張的今天,我們對星爺唯有感恩

0 阅读:0

雨落追風

簡介:雨落與追風的放映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