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專業與專注诠釋匠心——南陽市“牧原杯”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特寫

梅溪觀察 2024-05-17 19:41:17

精工細作 于曉霞 攝

認真操作 張玲 攝

舉止優雅 張玲 攝

精確調整 李金玺 攝

锉削加工 張玲 攝

執杯起落 茶香四溢

洗杯、溫壺、送茶、注水、烹茶……在茶具一次次碰撞後,設立在南陽農業職業學院的茶藝(國賽精選項目)賽現場旋即茶香四溢,身著精美漢服的參賽選手們用高超的茶技優雅地表達著對茶文化的見解,令觀者沉浸其中,感受魅力十足的中國茶道精神。

“習茶不僅是‘技’的修習,更是認知美與善的過程,通過參加比賽讓我堅定了技能成才的信心,不管這次成績如何,以後我要好好練習,爭取參加國賽爲南陽爭光!”比賽間隙,23歲的桐柏縣代表隊隊員趙之晶的一番話道出所有參賽隊員的心聲:“技托夢想,競相綻放!”

全媒體記者 于歡 張玲

師徒傳幫帶 匠心築未來

“注意啦!大家都認真看,這是在鉗工工作台用虎鉗作業……”透著窗戶,20歲的南陽技師學院學生志願者楊亞坤低聲招呼著幾名師弟觀摩學習。一牆之隔的裝配鉗工(國賽精選項目)現場,他們的老師蔡峰正全力以赴應對比賽。

楊亞坤是這群學生志願者的“學習榜樣”,年紀不大的他憑借紮實的專業技能已參加過在漯河舉辦的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並獲得二等獎,他邊看邊向師弟們講解著老師的動作要領。完賽後的參賽選手蔡峰對此頗爲欣慰:“這也是我參加此次比賽的目的之一,希望能引領帶動學生們更加努力學習。現在國家對技能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只要有過硬技術,技能工人也能幹出一番大事業!”

全媒體記者 于歡 張玲

“首次參賽,感覺挺好”

5月16日,南陽市“牧原杯”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在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拉開帷幕。上午11時45分,在數控車賽項(世賽)中,來自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趙莎宇第一個完賽。

“本輪參賽的選手,水平都非常高,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難得的磨煉機會。”趙莎宇笑著告訴記者,十分感謝賽場這個大平台,讓自己能從比賽中找到不足,在以後的學習中更加努力,爭取在未來更大的舞台上閃耀屬于自己的光芒。

全媒體記者 李金玺 周夢

“毫厘”之間見真功

5月16日上午,南陽技師學院賽區數控銑國賽精選項目現場,選手們個個神情專注,時而在電腦上進行編程和建模,時而操作機床對工件進行銑削加工,比賽有條不紊地進行。

數控銑項目,被譽爲“在鋼鐵上雕刻的藝術”,講究的是結構的巧妙和加工的精度,需要把常規工藝手段無法加工的鋼鐵工件完成得天衣無縫,要求選手掌握識圖畫圖、編程和工藝分析的能力。

拿到圖紙後,選手們要先根據圖紙在電腦上進行3d建模,接著設計加工的工藝,編排整個加工過程。這些准備工作做好之後,選手才能開始編寫程序,在電腦上控制機床去加工零件。

“該賽項考核很全面,不僅考察參賽選手編程、建模、機床操作等方面能力,更考驗個人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比賽中任何操作順序有變都會影響成品。”裁判長宋成成介紹,“一件成品上的每個尺寸,都要把誤差控制在0.03毫米內,不到頭發絲的二分之一,而這就是利用數控機床加工零件所能達到的精度,所以參賽選手比的就是千分之毫米之間的差距。”

全媒體記者 于曉霞 張玲

摩“鉗”擦掌拼精度

5月16日,走進裝配鉗工比賽現場,此起彼伏的鋸弓聲、鑽孔聲相互交織,每位選手目光專注,神情嚴肅,在摩“鉗”擦掌中展開巅峰對決。

裝配鉗工賽項包括賽件加工、賽件裝配2個模塊,競賽主要基本操作技能包含劃線、锉削、鋸削、鑽孔、擴孔、锪孔、鉸孔、技術測量等以及機械設備傳動機構的安裝、調試、檢測、維護等。選手們必須按照圖紙要求,對賽件各零件進行操作加工、組件裝配與調試等,在規定時間裏完成比賽。

“鉗工,可以說是所有機械加工工種中的母工種,同時也是到目前爲止不能被機械取代的工種。”裁判長陳雷介紹,精度是技能大賽先進制造類項目的核心標准,該賽項各工序的精度要求不超過0.04mm。

“很感謝市裏提供這樣一個競賽平台,讓我們一線技術工人有機會通過比賽展示自我,提升自身能力。”參賽選手盧兵心說,今後他將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爲汽車制造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全媒體記者 于曉霞 張玲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