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失業如何擺攤擺脫焦慮?別急,教你三招秘訣,輕松月入過萬

彼岸紫竹 2024-04-22 12:31:40

現在的經濟形勢下,失業、裁員的消息層出不窮。年輕人還好,大不了換份工作,可是一旦超過35歲,人到中年,在就業市場早就沒有競爭力了,萬一被“優化”,該怎麽面對呢?

屋漏偏逢連夜雨

我有個武漢的朋友,就叫他阿明吧,05年的時候下崗了,兩夫妻文化水平都不高,工作一般,年輕時花錢大手大腳也沒有存下什麽錢。阿明下崗的時候,兩口子一共只有一百多塊錢在身上,可以說兜比臉都幹淨。

阿明19歲參加工作,35歲下崗,老婆比他小6歲,那時候29。本來如果他老婆的工作穩定,還能有點收入,偏偏他老婆也已經失業幾個月了。下崗之前公司效益不好,獎金福利沒有不說,連工資都發不齊,還經常拖欠。那段時間兩個人的日子過得很拮據,經常跟親戚朋友借錢度日。

可以說人生已經走到谷底的時候,地面塌了。

下崗的日子剛好是那年的中秋節,他們揣著僅有的100多塊錢到丈母娘家吃飯,花錢買了兩盒地攤賣的散裝月餅,又買了點水果,把節過了。吃飯的時候,丈母娘問起兩人的近況,他們也沒有提下崗的事情,老嶽父身體不好,就不讓他擔心了,能瞞一天是一天。

回家以後點了一下,還剩幾十塊,這就是他們全部的家當。那時候他老婆剛懷孕,2個月左右,兩個人合計了一下,覺得現在這種情況,肯定養不起孩子,就沒跟雙方父母商量,找了個醫院把孩子打了。

幸虧那時候還在搞計劃生育,醫院爲完成指標,免費給他們做了手術,要不然,恐怕做手術的錢,他們也拿不出來。

出院以後,兩個人在家裏商量,幹什麽去呢?阿明學曆不高,工作也一直不穩定,現在年紀大了,覺得再去上班跟年輕人競爭沒什麽意思。思來想去,決定去擺攤,成本低,回本快,最適合他們了。

說幹就幹,第二天阿明就把家裏的廢報紙跟值點錢的物件收拾出來,一個老式燒火的鐵熨鬥、一個燒木炭的銅火鍋,找了個收廢品的賣了,賺了40多塊。

菜市場擺攤初體驗

阿明拿著家裏全部的現金不到100塊,都舍不得買點吃的給老婆補身體,跑到漢正街小商品市場進了一些小百貨,像鑰匙扣、驗鈔燈、扇子、襪子什麽的,跑到街上去擺地攤。剛開始不懂,在菜市場擺,不但要早起占位子,還要交管理費、衛生費,每天起早摸黑,辛辛苦苦只能賺個30、40,雖然少,勉強能活下去了。

時間長了,阿明逐漸掌握了一些擺攤的經驗,不去菜市場了,太辛苦又沒錢賺。擺攤一定要去人流量大的鬧市,什麽核心商圈、地鐵口、步行街、火車站廣場之類的。早上不用去,每天就擺中午到下午幾個小時。

那時候淘寶還遠沒有現在的規模,所以阿明的生意還行。每天不用早起,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什麽費用也不用交,賺的也比以前多。

雖然聽起來不錯,但還是沒辦法完全避開管理人員,一旦被抓到,所有的貨都要沒收,損失也不小。

後來就讓他老婆也一起出攤,專門負責放哨,對地攤也進行了改進,對放貨品那塊布的四個角用繩子串在一起,一旦有什麽風吹草動,一把就能把整個攤子背在背上,背上就跑,貨還不容易掉,就是劉翔來了也追不上。

阿明爲這個天才的發明驕傲了好一陣子,自從用了這個辦法,就再也沒有被抓住過了。

有人說,上帝在給一個人關上門的同時,會給他打開一扇窗。有的人只看到門關了,就失去了生活甚至生存的勇氣,可是堅強的人,一定會在這個房間裏找到屬于他的那扇窗戶。

就這樣,阿明的日子越過越好,直到現在,還奮戰在擺攤的道路上。不過家夥什方面,早就鳥槍換炮了,前幾年買了一個流動電攤車,哪裏人多就開到哪裏,停下來就開張做生意,都是武漢人氣最旺的商圈,如果租個店面,一年至少幾十萬,阿明省了這筆費用,現在靠擺攤,每個月輕松收入過萬,兒子也上初中了。

三個秘訣

我曾經問阿明,爲什麽擺攤的人那麽多,別人也是辛辛苦苦,一個月賺個幾千塊都要了老命,他怎麽這麽輕松?

阿明笑了笑,說任何行業光靠蠻幹是不行的,得用腦子,比如開出租怎麽根據客流規劃路線,送外賣怎麽提高日均送單量,每個行業都有銷冠,擺攤也一樣。

阿明說他年紀大了,起早貪黑的活計幹不了了,他神神秘秘地教給我幾個秘訣,說只要照辦,靠擺攤也能買車買房。

是什麽呢?

首先,選好擺攤場所。

每個城市都有一些“中國特色”的城市地帶,比如說停車的時候,人行道歸城管管,下面的非機動車道歸交警管,交警就不會給人行道上的車貼牌。擺攤也一樣,要找到這種地方擺攤,比如說地鐵口,地鐵口外面歸城市管理,地鐵口裏面歸軌道交通保安,那就簡單了,城管來了攤子就挪到裏面,保安來了就搬到外面。包括許多商業街也是這樣,不同的管理部門有職責劃分,就看你能不能發現。

其次,進貨很關鍵。

現在電商很發達,商品種類比十幾年前不知道多了多少倍,作爲一個普通的地攤業主,沒法掌握海量的大數據,去判斷明天或者下個月應該進什麽貨,但是貓有貓道,狗有狗道,沒數據可以用笨辦法。

每天都要出攤,仔細觀察別人,看到別人什麽賣得好就馬上複制進貨,但注意要換一個地方,免得同質化競爭。

有時候找不到對方的貨源,還需要用點手段,比如跟攤主套近乎,分香煙或者很幹脆請他吃飯交朋友,只要真心,雖然是同行,大部分人還是會說的。

出來擺攤的也不可能是什麽大富大貴,同是底層老百姓,再說了,一個城市那麽大,只要不在一個地方擺攤,根本沒有競爭關系。這個法子可能略微需要點社交技巧。

還有,賣的時候要只賣單一品種,品種不要追求多而全。論品種,你既比不過淘寶,也比不過超市,所以要選一些經濟實用應季的商品,擺在攤子上,行話叫貨賣堆山,而且進貨多還可以議價。比方說夏天只賣冰絲仿紋身防曬袖套,地鐵口一個鍾頭可以賣幾百副。

第三,跨區域經營。

擺攤也要打開思路,大部分人只在一個城市擺攤,不想離開本地。阿明不是這樣,本地市場飽和的時候就會去外地擺,07年時有一種防曬紗巾很火爆,兩夫妻竟然跑到海口市地明珠廣場門口去擺攤,每天下午5點到7點人最多的時候出攤2個小時,一天能賣一千條,還有府城步行街也不錯,沒人管。

江蘇地區他們每隔幾年去一次,從農曆2月無錫開集市起到7月初7南京燕子集市結束。

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

阿明跟我說,小時候沒心思讀書,長大了沒文化,只能做些簡單的工作,今朝有酒今朝醉,所以每個月都月光,真的明日愁來的時候,一點抗風險能力都沒有,老婆還懷著孕。幸虧他老婆在那段最困難的日子力沒有抛棄他,從不抱怨還總是鼓勵他,尊重他的決定,給他信心。

說實話,那種日子,如果老婆天天內耗,這個家必散無疑。老人常說,一個女人可以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現在苦盡甘來,阿明每天開著他的電車,利用空檔在醫院、車站或者鬧市區、小區口賣水果或者蔬菜,下雨或者有事就不出攤,老板、打工仔都沒有他爽。

希望阿明的故事,能給每個中年失業,或者正准備擺攤的朋友,一點啓發。

3 阅读: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