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退役催生千億元回收市場

中工網 2024-05-14 03:30:27

原標題:動力電池退役催生千億元回收市場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張嫱

日前,當記者撥通北辰先進循環科技(青島)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濤的電話,連著幾周出差的他正在一趟疾馳的高鐵上奔赴下一個出差目的地,後續還計劃遠赴中東和東南亞,開拓動力電池回收海外市場。

在張濤看來,隨著全國各地首批上市的新能源出租車和公交車陸續到期退役,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正在快速擴展。

一般而言,動力電池占據新能源汽車制造成本的40%,其壽命一般爲5~8年。在“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驅動下,動力電池回收這個千億元級産業持續升溫。

當前,動力電池回收産業入局者衆多,既有以比亞迪、吉利爲代表的汽車企業,也有甯德時代、蜂巢能源等電池企業,還有格林美等第三方回收企業。

在青島市城陽區,北辰循環新能源産業資源綜合利用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以全幹法物理破碎分選工藝解決當下退役動力電池處理過程中的安全、環保、效率等行業痛點,投産後將滿足青島市退役動力電池環保處理需求。

在行業繁榮的背後,一系列挑戰也開始凸顯。

記者了解到,作爲動力電池主要原材料的碳酸锂價格與回收行業利潤密切相關。兩年前,碳酸锂價格到達60萬元每噸的頂峰,而現在已經跌到了10萬元每噸。大批動力電池回收企業在碳酸锂價格高漲時期爭相擴充産能,行業出現回收價格混亂、産能過剩、“小作坊”泛濫等亂象。

前不久發布的《山東省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提出,加快風電光伏、動力電池等産品設備殘余壽命評估技術研發,加快制定廢舊動力電池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地方標准,制定完善“新三樣”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技術標准。

“動力電池回收體系建設、相關技術標准以及關鍵技術裝備其實一直是欠缺的。比如,電池梯次利用標准不完善,缺乏相關的學科設置和人才培養,拆解回收的自動化程度不高。”張濤認爲,借助此次政策利好,完善相關領域標准,推進技術創新,將有利于動力電池回收産業良性發展。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