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四月十二,記得“吃3樣,做1事”五谷豐登寓意好,不忘老傳統!

雪峰兒 2024-05-19 07:21:28

在我們的曆史長河中,各地的風土習俗都有著很大的不同,據傳農曆四月十二是“風神誕”,民間稱“風婆婆誕”。每年的農曆四月十二日“風神誕”,也是麥收前期,很多地方都會有各種食俗和講究。

在古人認爲“風爲雨頭”,是風調雨順的前兆,而“風”是這個麥收前期最怕的一種氣候。而“風神誕”的這些習俗和食俗都是老百姓祈盼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的一種美好願望!

一:五谷芋頭粥

五谷粥,是五種以上的食材做成,寓意著五谷豐登,在豐收節前期,五谷粥是必吃的一種傳統美食。

【五谷芋頭粥的做法】食材:芋頭,紅豆,麥仁,蓮子,百合,藜麥,紅棗,綠豆,桂圓幹,黑米。

1,我們把所有食材放到清水中清洗幹淨,電飯煲中加入清水和所有食材,接通電源,用五谷粥,等待即可。

二:花生湯圓

在我們的傳統飲食中,很多美食都有著美好的寓意在裏面,在麥收前期的“風神誕”,吃湯圓寓意的是團團圓圓。

【花生湯圓的做法】食材:糯米粉適量,紅糖少許,花生米適量。

1,糯米粉加入清水和成面團,把和好的湯圓面團,分割成大小一致的小劑子,包入紅糖和花生碎,收口捏緊團成圓球,湯圓即成。

2,鍋裏放入清水燒開,改成小火把湯圓煮上,開鍋後就要撒一點冷水繼續煮,等湯圓充分漂起變大的時候,湯圓就熟了,撈出即成。

三:面條

在我們的傳統飲食中,面條被賦予了美好的寓意,寓意著風調雨順,健康如意!在風神誕記得吃一碗面條取個好彩頭!

【蘑菇大鹵面條的做法】食材:面粉,鹽,蘑菇,肉絲,黑木耳,蔥,姜,生抽1勺,花生油少許。

1,面粉裏加入少許淡鹽水和成硬一些的面團,用擀面杖擀成一個大薄面片,把面片折疊,用刀把面片切成寬窄一致的面條,用手抖開面條就可以了,煮熟撈出。

2,把鍋裏放花生油,入蔥末姜末爆香,放入肉絲煸炒均勻,加1勺生抽烹一下,然後倒入蘑菇和黑木耳煸炒均勻你,加入水燒開,加鹽調味即成,把做好的大鹵舀入面條中即成。

四:豌豆糕

豌豆和麥收的時候差不多,用新收的豌豆做成豌豆糕,是由來已久的一個老習俗,寓意著風調雨順、步步高升!

【豌豆糕的做法】食材:去皮綠豆,白糖適量,椰蓉適量。

1,去皮綠豆用清水洗幹淨,浸泡一晚,把浸泡好的去皮綠豆清洗幹淨,控幹水分,綠豆放到篦子裏大火蒸20分鍾。

2,把綠豆加入適量的白糖,用勺子壓碎成泥,直接放入保鮮盒中,蓋上保鮮膜用勺子壓實,入冰箱冷藏,拿出切塊沾滿椰蓉即成。

農曆四月十二記得做好1件事:

1,農曆四月十二是“風神誕”,這一日很多地方會有祭風神的習俗,祈求在麥收季節裏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這樣的傳統習俗由來已久,是我們老百姓對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峰兒話語:

感謝閱讀我的美食文章,每天都會不斷更新,有食俗文化,民風民俗,飲食文化,美食制作,三餐搭配,探店,面點,烘焙,甜點等等,歡迎大家來訪。喜歡我的各種家常美食請點贊~分享~收藏~關注~我在這裏等你哦~~圖文原創雪峰兒,盜竊必究!!!

1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