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3人上榜!2024年第一季度貴州好人榜公布

知知貴陽 2024-03-27 12:11:06

經各地各單位推薦、資格審查、專家評審、領導審批等程序,李仁貴等18組19人入選第一季度“貴州好人”,現發榜公布。

助人爲樂

  李仁貴:助農致富 共謀鄉村振興

李仁貴

  李仁貴,男,1977年11月生,中共黨員,貴陽市烏當區高新路街道阿栗村舊寨村民組長、村監委會成員。

  1995年,李仁貴初中畢業後回到家鄉,決心自主創業闖出一條致富路。經過調研,他決定種植楊梅,發展水果種植業。通過自學,他掌握了水果栽培、管理、病蟲害防治知識,還學會了庭園綠化技術,成爲村裏的楊梅種植大戶和科技致富能手。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更有出路,創業成功的李仁貴決定幫助村民增産增收。他無償爲村民提供種苗,並上門指導種植技術。在李仁貴的幫助下,20多戶村民圓了致富夢。爲支持家鄉教育事業,李仁貴在阿栗小學設立獎學金,獎勵優秀畢業生,鼓勵他們學成後回饋社會、回饋家鄉。(貴陽市推薦)

  李世康:退而不休 用愛心點亮科普之路

李世康

  李世康,男,1951年6月生,中共黨員,遵義市紅花崗區延安路街道辦事處爵仕藍島社區居民。

  退休前,李世康就一直從事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2010年退休後,他利用自身所長發揮余熱,開展科普教育志願服務。10余年來,他積極主動協助社區組織開展各類大型科普宣傳活動20余場,其他科普教育活動1000余次,受益群衆上萬人。他協助社區打造科普教育基地,讓不同年齡、不同文化程度、對科技有不同需求的人群都能得到滿足,讓居民們真正享受到“社區科普益民工程”帶來的實惠,被大家親切地稱爲“科普爺爺”。(遵義市推薦)

  向建虎:20余載用熱血爲生命“加油”

向建虎

  向建虎,男,1975年12月生,中共黨員,貴州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六盤水供電局駕駛班駕駛員。

  1999年春節剛過,部隊組織開展無償獻血活動,接到通知後向建虎毫不猶豫報了名,那是他人生第一次獻血。“能用無償獻血的方式拯救生命是件好事,要堅持做下去。”自那時起,無償獻血在向建虎心裏埋下了種子。20多年來,他參加無償獻血100次,共計總量39600ml,相當于8個正常人的血量總和。向建虎不僅自己獻血,還時常利用工作之余參加志願服務活動,積極宣傳獻血益處,讓更多人了解並參與到無償獻血中。在他的鼓勵和影響下,越來越多的人勇敢邁出了獻血第一步,加入了無償獻血隊伍。爲更好服務社會大衆,向建虎報名成爲中華志願者協會志願者,多次參加到各種搜救、爲孤殘老人服務等行動中。向建虎獲得國家無償獻血奉獻獎“終身榮譽獎”。(六盤水市推薦)

  楊翠雲:惠民理發溫情陪伴市民24年

楊翠雲

  楊翠雲,女,土家族,1974年11月生,黔南州龍裏縣西門社區四方井小區居民。

  2000年,從上海務工回到龍裏的楊翠雲,和丈夫開了一家理發店。24年來,楊翠雲的理發店仍堅持5元理發的服務。不少老顧客也曾勸楊翠雲漲價,但她認爲每個人都很不容易,只要不虧本,就會一直堅持做惠民理發服務。因爲楊翠雲服務實惠方便,待人熱情,還會爲行動不便的居民上門服務,理發店顧客絡繹不絕,大家對她交口稱贊。對于未來是否還堅持惠民理發,楊翠雲表示會一直開下去,也不漲價,直到自己做不動那天爲止。(黔南州推薦)

見義勇爲

  張國林:見義勇爲滅火情 臨危不懼顯擔當

張國林

  張國林,男,1968年8月生,貴陽市息烽縣溫泉鎮溫泉村村民。

  2023年1月7日下午,張國林駕駛貨車運送貨物,經過溫泉村新溝組路段時,發現前方不遠處籠罩著一股黑煙,他意識到可能著火了,立即將車停在路邊安全處,下車後急忙向前跑去。經過查看,發現一戶村民家的木架房發生火災。眼看火勢越來越大,很快就會蔓延到旁邊一間平房,情況十分危急。他拿起房屋旁邊的大水管,爬到房屋後4米左右高的土坎上開始用水滅火,並大聲呼叫其他村民前來幫忙,村民們聽到呼喊聲紛紛前來相助。滅火過程中,張國林不慎從土坎上摔下,無法動彈,隨後被送往醫院救治。因爲張國林及時發現火情並第一時間滅火,著火的村民家保全了財産,挽回經濟損失3.4萬元。(貴陽市推薦)

  劉柯:“消防藍”休假歸隊途中處置緊急火情

劉柯

  劉柯,男,1993年3月生,中共黨員,六盤水市盤州市紅果消防救援站滅火救援班副班長。

  2023年3月17日19時10分許,劉柯休假歸隊途中,駕車行駛至水興高速水城往紅果方向松河隧道時,看到隧道內一輛滿載數噸木材的大貨車輪胎發生自燃。此時,隧道內煙霧彌漫,火勢正迅速擴大,如果不及時撲滅,會引發更大的火災,後果不堪設想。劉柯見狀立刻將車停在安全區域,取出警示三角架放置在路面提醒後來車輛。他迅速沖進火災現場,一邊安撫司機,一邊組織隧道裏的車輛安全撤離。他環顧四周找到消防栓,熟練鋪設水帶,連接水槍,與剛好趕到現場的路政人員一起進行滅火,大約五分鍾後,明火被徹底撲滅。與路政人員仔細檢查,確認貨車無複燃的隱患,劉柯悄然駕車駛離現場。(六盤水市推薦)

  吳紹德:不懼安危 駕船勇救落水小夥

吳紹德

  吳紹德,男,侗族,1957年1月生,黔東南州從江縣下江鎮民族村村民。

  2023年5月22日17時許,因正值汛期,雨水比較集中,降雨量大,居住在都柳江沿岸的吳紹德擔心自家小漁船有損壞,前往江邊查看。返程時,他遠遠看見民族橋上聚集了不少群衆,隱約聽見有人喊“快報警吧,現在漲水,水太急了,不知道怎麽救啊。”他趕緊跑到橋邊,往橋洞看去,一名小夥子正在水中艱難掙紮,並往下遊飄去。吳紹德立即往自己船停靠位置跑去,來不及考慮江面漲水會危及自身安全,果斷開船向下遊駛去。小船開到小夥身邊,吳紹德一只手用力提起小夥背後的衣服,使其頭部露出水面,一只手駕駛船只往防洪堤開去。靠岸後,他用雙手摟住小夥的腋窩兩側,在岸邊群衆的幫助下,最終將小夥成功救上岸。(黔東南州推薦)

  方勝:危急時刻智救兩人

方勝

  方勝,男,1978年9月生,貴州陽光谷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安全管理部工作人員。

  2023年12月16日上午11時許,鄧躍伍爲救掉進化糞池的小牛,不慎跌入化糞池。一旁協助幫忙的曹勇慌亂之中跳下化糞池施救,隨即被糞水淹沒。正在鄧躍伍家門口的方勝聽到有呼救聲,立即跑到糞池邊查看。他發現漂浮在化糞池中的兩人已經昏迷。有著豐富救援經驗的方勝臨危不亂,先奮力將離化糞池口較近的曹勇救出,通過催吐和心肺複蘇進行急救。待曹勇有呼吸後,他又飛快跑回化糞池口,准備將鄧躍伍救出。由于鄧躍伍離池口較遠,他在通風處猛吸一口氣後憋住,迅速鑽入化糞池內摸索將鄧躍伍拉到池口。但鄧躍伍的棉服浸濕變重,加之池口濕滑,他幾經努力,用盡全力才將其救起,然後立即進行急救。經過約5分鍾左右急救,終于將鄧躍伍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黔西南州推薦)

敬業奉獻

  楊超:破案一線展現刑警本色

楊超

  楊超,男,1987年12月生,中共黨員,貴陽市觀山湖公安分局刑偵大隊民警。

  從警10年來,楊超秉公執法,始終奮戰在掃黑除惡鬥爭第一線。自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至今,先後主辦、協辦惡勢力犯罪集團、團夥33個,黑社會組織4個,參與抓捕任務100余次,審訊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抓獲涉黑、集團案件“漏網之魚”犯罪嫌疑人8人,突破零口供嫌疑人5人。在常態化掃黑除惡鬥爭工作中,堅持除惡務盡、線索清零的高標准工作要求,核查線索30余條,化解矛盾糾紛10余起,被公安部納入全國審訊專家人才庫。楊超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警察的初心和使命,實現了“平安觀山湖”的工作目標,贏得了群衆的真心信賴和支持。(貴陽市推薦)

  曹政宇:12年堅守 基層以責任擔當踐行使命

曹政宇

  曹政宇,男,1986年2月生,中共黨員,安順市平壩區公安局齊伯派出所所長、二級警長。

  曹政宇紮根基層12年,恪盡職守,用對公安工作的執著追求和赤膽忠心,踐行從警時的誓言。入警以來,相繼破獲各類案件300余起,抓獲違法人員及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打掉犯罪團夥10個,逮捕100余人,抓捕網上在逃人員30余人。擔任派出所所長後,他心系群衆,幫助解決疑難戶口,爲行動不便的老人上門辦理身份證,幫助找回走失婦女兒童。他結合轄區治安形勢變化,及時調整工作重點,定期檢查各單位人防、物防、技防等安全防範措施,發現治安隱患及時督促整改落實。曹政宇先後榮立個人三等功3次,榮獲個人嘉獎2次。(安順市推薦)

  吳學文:32年甘做服務群衆的“孺子牛”

吳學文

  吳學文,男,1964年1月生,中共黨員,畢節市七星關區野角鄉元華村黨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

  1992年,28歲的吳學文看到村裏的青壯年都外出務工,留下老人和孩子無人照顧,毅然選擇留在村裏,積極參與村務工作,主動承擔起管理村莊的責任。32年來,吳學文用心用情做好工作,帶領村民搭建電網、修繕道路、改善村容村貌,成立專業合作社,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在他的帶領下,元華村從交通不便、村民貧困、發展滯後的貧困村逐步蛻變成交通便利、群衆富裕、環境優美的“生態村”。(畢節市推薦)

  沈小芳:用愛爲未成年人撐起成長的藍天

沈小芳

  沈小芳,女,土家族,1990年3月生,中共黨員,銅仁市沿河自治縣人民檢察院第一檢察部副主任、三級員額檢察官。

  2014年,沈小芳懷著夢想考入檢察院,先後在公訴、未檢部門工作。她勇于創新、公正執法,主辦、協辦公訴及未檢案件700多件,先後對多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跟蹤幫教,成功幫助100余名迷途少年重返校園、回歸社會。辦理涉未成年人保護行政公益訴訟案件40余件,爲30余名未成年被害人申請到國家司法救助資金30多萬元。沈小芳經常深入學校、家庭走訪調研,了解全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現狀和難點,探索未成年人全面保護工作體系,助推全縣城鄉69所中小學法治副校長全覆蓋,開展防校園欺淩、防性侵等主題專題講座30余場,受益師生達16000余人。沈小芳榮獲“貴州省巾帼建功標兵”榮譽稱號。(銅仁市推薦)

  柏華麗:堅守山村21載 做好群衆健康“守門人”

柏華麗

  柏華麗,女,苗族,1982年10月生,中共黨員,黔南州長順縣敦操鄉打召村衛生室衛生員。

  2003年,柏華麗從黔南衛校畢業,成爲全村學曆最高的醫學專科畢業生。打召村深處大山腹地,交通不便,村民生病後往往得不到及時救治,耽誤病情。爲了讓鄉親們都能看上病,柏華麗毅然放棄進入優越條件醫院工作的機會,主動申請回村當村醫。21年來,一個藥箱、一雙運動鞋、一身白大褂,就是柏華麗的工作裝備,她常年在崇山峻嶺間疾行,走村串寨,堅持走訪到每戶村民。爲了讓群衆看得起病,她實行醫藥費減、緩、免,經濟困難的村民減免50%,帶錢不足的患者先治療後給錢,特困群衆免費醫治,每年減免醫藥費6000元左右。柏華麗用精湛的醫術和仁心,爲群衆構築健康的屏障,更換來了群衆的信任。(黔南州推薦)

  李利:傳承民族文化 繡出錦繡生活

李利

  李利,女,布依族,1989年2月生,貴州布依垚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從小跟著母親學習制作民族服飾,李利對民族文化十分熱衷。2016年,在外打拼十多年的李利毅然返鄉創業,創立貴州布依垚商貿有限公司並注冊“布依垚”版權和商標品牌。李利把老手藝人召集起來,讓她們利用手中的技術,一起將布依手工藝産品做好,做得更有特色,産品熱銷至全國各地。她以“錦繡計劃”爲依托,堅持以手工織布、植物染加工生産極具布依族特色的手工藝品,挖掘更多的民間手工技藝精品。先後累計帶動167名搬遷社區婦女穩定就業,間接帶動就業550余人,實現就業婦女每人每年增收3.8萬元。(黔西南州推薦)

誠實守信類

  周有四:拾金不昧 積極尋找失主並“完璧歸趙”

周有四

  周有四,男,侗族,1989年2月生,黔東南州天柱縣聯山街道聯山村村民、天柱京東快遞攬派員。

孝老愛親

  林廷榮:收養殘障孩子19年 悉心照顧無怨無悔

林廷榮

  林廷榮,男,1972年8月生,畢節市大方縣慕俄格街道關井社區居民。

  2005年,林廷榮看到年僅13歲身患智力障礙的小華流浪街頭,于心不忍將其接到家中。在林廷榮精心照料下,小華逐漸學會生活自理,情緒慢慢穩定。林廷榮將小華當作自己的孩子撫養,用無私的愛給了他一個溫暖的家。2022年,林廷榮爲小華上戶口時,發現他有戶籍登記,在當地公安部門的幫助下找到了小華的家庭信息。林廷榮和小華的家人取得聯系,親自送他與家人團聚。得知小華家中還有身患智力障礙的父親和妹妹,且家庭生活十分困難,小華也想和自己繼續生活,林廷榮毅然決定將小華留在家中繼續照顧。(畢節市推薦)

  徐小強:17年精心照顧伯父 傳承孝道

徐小強

徐小強,男,苗族,1989年10月生,銅仁市思南縣雙塘街道龍家壩村副主任。

2007年,徐小強父親在彌留之際囑咐他照顧身殘未婚、無兒無女的伯父。自此,徐小強擔負起照顧伯父的責任。17年來,他無怨無悔照顧老人的飲食起居。2015年,伯父不幸患上腦梗,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隨時有人看護。徐小強與妻子寸步不離守護在伯父的病床前,煎藥餵藥、洗臉洗腳、擦洗身子,無微不至照料。爲讓伯父盡快好轉,他堅持全程陪伴康複訓練。經過不懈努力,伯父的身體逐漸康複,並能獨立完成簡單的生活技能。在他的言行影響下,妻子和孩子對長輩孝順,家庭其樂融融。(銅仁市推薦)

  安世平、婁義梅:收養流浪人員22年 用愛撫平苦難

安世平

婁義梅

安世平,男,1958年5月生,中共黨員,遵義市桐梓縣水壩塘鎮二坪社區居民;婁義梅,女,1963年7月生,遵義市桐梓縣水壩塘鎮二坪社區居民。二人系夫妻關系。

2002年,當時44歲的張其全流浪到水壩塘鎮,因一路沒吃東西,癱軟在安世平家旁。安世平夫婦看見後,便將其攙扶到家裏,爲他提供食物。隨後,夫婦倆發現張其全精神異于常人,生活不能自理。看他這樣,夫妻倆商量後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如果張其全願意,那就讓他留下來。征得張其全同意後,他正式成爲這個家庭的一員。在安世平夫婦悉心照顧下,張其全精神逐漸正常。22年來,他們建立了很深的感情,在安世平夫婦影響下,他們的子女和張其全相處得也很融洽,把他視爲家人。(遵義市推薦)

來源/ 貴州日報

編輯/蒲愛佳 責編/陳萌 審核/邝亞航 終審/曹欽永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