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廠商何時能放棄規模化增長思維?

家電圈 2024-05-11 09:05:56

家電廠商謀求年年增長的想法,現在來看,應該是錯了!

文劍||撰寫

每年都想著向上增長、向上突破的家電廠商,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在家電行業,難道只有增長一條路可以走嗎?難道市場真的可以一直向上增長,完全不用擔心天花板嗎?

事實上,這些年來,沒有一個行業可以一直上漲不回落,沒有一家企業能一直增長不停步。如果爲了追求上漲卷同行、卷對手還能理解,但現在爲了增長最終走向卷同盟、卷夥伴,甚至造成産業鏈上下遊的廠商們都怨聲載道,結果是家家不賺錢、個個都白忙。

請問衆多的家電企業,這又是爲了什麽,這麽做的價值又在哪裏?難道,只有增長才是成功,下跌就很可恥?難道,只有增長才能活下去,不增長或者下跌就活不了?

2024年以來,特別是進入二季度之後,家電圈發現,聚焦一線家電市場的經營和發展,以及商業競爭和用戶搶奪,廠商間的矛盾和沖突不斷出現,讓不少家電廠商突然反思:爲什麽在一線市場下行、需求下跌的周期中,工廠和商家的經營管理層卻還在要求營銷團隊保持增長的業績和目標。

這種行業跌、需求降,卻還要求企業市場增長的目標,是否合理又是否合適?這是不是最近2年以來,一線家電市場上廠商持續內卷的根源和症結所在?

毫無疑問,得益于過去30年以來的産業高速增長和快速發展,中國家電行業的所有企業和商家,都已經深深建立一種“增長是成功、下跌很可恥”的經營觀念。認爲參與中國家電市場競爭和搶奪,增長才是唯一的目標,不增長甚至慢漲或下跌,要麽營銷團隊面臨處罰,要麽營銷負責人就得下崗下課。

反正衆多家電企業就追求一個目標:別管外部環境怎麽樣,對手如何強大,市場營收目標必須要增長。一時的下跌可以接受,如果出現2年左右的下跌,就必須要調整團隊。一句話“不增長,就換人”,換人沒用就調整團隊。卻從來不反思自己的能力和短板。

經營持續增長的目標,放在10年前,甚至5年前,不少家電廠商還能接受,努力一把、沖擊一下,沒啥問題。但是隨著整個中國家電産業發展走向成熟,市場由增長變滯漲甚至下滑,主要用戶需求也由增量轉向存量。那麽,廠商還在繼續要求市場營銷團隊的經營業績必須要增長,而且量增利漲。

面對這個現象,家電圈認爲,這不是“團隊挑戰自我、突破向上”的能力問題,而是完全不符合市場規律和産業發展現狀的問題。這種盲目追求增長,不只是會透支企業的未來空間,還會動搖過去發展的根基和沉澱。

不過短短1年多時間,家電廠商過度追求增長、要求規模持續突破,帶來家電産業,特別是一線市場的“後遺症”已經開始突顯。家電圈注意到,今年以來,一線市場上的家電廠商商業競爭內卷,更加白熱化,而且引發廠商聯手“卷同行”向卷夥伴的惡性升級,問題是很多廠商發現“特價機、超低價”也賣不動了,完全就是“虧本賺吆喝”,直接卷不動了。

同時,衆多廠商爲了增長只能想盡一切辦法拼出貨、搶訂單,不只是經營沒利潤、産品沒品質、服務無保障,關鍵是很多用戶的需求和承諾無法兌現。短期來看,一線市場上頭部企業,還能通過擠壓中小企業市場份額,甚至淘汰中小企業獲得發展;中長期來看,在一些相對成熟的行業和環境下,不切實際的增長只會增加內耗,逼著企業在産品上偷工減料減配降質,透支企業的發展根基和誠信。

當前,基于增長邏輯的經營發展和破局,對于衆多家電廠商來說,一定是“得不償失”,而且是“弊大于利”。家電圈認爲,持續的增長,對于家電廠商來說,當前並不意味著成功,反而會拖累企業的長期主義路線,透支企業的利潤和發展動能。

可以預見,持續增長的目標,是真害人!特別是,在最近幾年經濟環境、市場環境之下,還要求家電企業和商家的市場出貨、經營利潤等指標必須增長,不能下滑。這會導致一大批家電廠商的市場團隊掉進沼澤地,也會讓一部分廠商經營陷入虧損。

從今年三季度開始,衆多家電企業需要放棄不切實際的規模化增長欲望,回歸到不增長甚至下跌通道中的經營調結構和增利潤!

版權聲明:家電圈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一律嚴禁轉載

0 阅读:16

家電圈

簡介:覆蓋家電企業商家的垂直一體化價值交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