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湖廣總督,湖是湖北湖南,廣是哪兒?

風長眼量 2024-05-06 08:45:29

林則徐、李鴻章、張之洞,有個共同之處,都出任過湖廣總督。張之洞在湖廣大力推行洋務運動,提出“中學爲體、西學爲用”,並修建鐵路,兵工廠,開設新學等等,爲湖廣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湖”指湖北、湖南,“廣”指廣東、廣西,湖廣總督管轄湖北、湖南,不管廣東、廣西,爲什麽叫湖廣總督呢?我們從元朝開始說。

元朝入主中原後,在都城附近設中書省(腹裏),爲削弱地方加強朝廷統治,利用犬牙交錯的原則,將全國其他地區劃分十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總計十一個省:中書、甘肅、河南江北、湖廣、江西、江浙、遼陽、嶺北、陝西、四川、雲南。

湖廣行省,與漢朝荊州概念不同,湖”指南宋時的荊湖路(湖南),“廣”指南宋的廣南西路(廣西)。長江以北的今湖北大部分地方都分到河南江北行省了,南部則跨越南嶺,直抵大海,包括今湖南、廣西、海南、貴州大部及湖北、重慶、廣東部分地區。

明朝設兩京一十三省,兩京包括北京兩京,但範圍更大,指北直隸和南直隸,基本覆蓋今河北、北京、天津、江蘇、安徽、上海等地。十三省有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浙江、江西、湖廣、四川、廣東、福建、廣西、貴州、雲南。

明朝的湖廣行省,名稱沿用元朝的,但範圍完全不同,比元朝的湖廣縮小且北移了,與漢朝荊州相比只少一個南陽郡。明朝的湖廣不含貴州、廣西、海南、廣東、重慶,和今天湖北湖南大致相當,省會武昌(今湖北武漢武昌)。

明朝時設總督,不過最初總督是臨時性的,由朝廷派出到地方處理大事,類似于欽差大臣,事畢即撤,後來慢慢形成固定的官職。清朝沿襲明制設置總督,清朝總共設有八大總督,管轄一省或數省的軍事、經濟、行政等事務,是地方最高級別長官,也是封疆大吏。

清朝的總督本爲正二品,不過領朝中職位就是從一品。直隸總督領兵部尚書銜、都察院右都禦史,是從一品,其他總督領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禦史,也是從一品。而巡撫本爲從二品,加兵部侍郎銜者爲正二品,比總督低半級。

清朝的九大總督從北往南,從東往西分別爲東三省總督1906年設)、直隸總督、陝甘總督、兩江總督、湖廣總督、閩浙總督、兩廣總督、四川總督、雲貴總督,另外還有河道總督、漕運總督等負責專項政務的總督。

清朝將湖廣行省以長江-洞庭湖爲界,分設湖北(湖廣左布政使)、湖南(湖廣右布政使)二省,各置巡撫。湖廣總督管兩省軍務、糧饷等,巡撫主管民事。地方巡撫級別比總督稍低,但巡撫控制本地資源,往往比較強勢,湖南湖北正式分家。

湖廣總督官文的副將犯事,湖北布政使(比巡撫低半級)閻敬銘親自上總督府抓人。總督官文竟然給布政使閻敬銘下跪求情,布政使才將副將免死,但當衆責打四十大板,革除官職,發回原籍。

總之,元朝將南宋時的荊湖路(湖南)和廣南西路(廣西)整合成了湖廣行省,明朝沿用該名稱,位置卻大致恢複成漢朝的荊州(只少一個南陽郡),清朝繼續沿用湖廣的名稱置總督,後來又分爲湖北湖南兩省。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