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馬化騰和周鴻祎握手

孟老獅 2024-05-14 07:55:36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一個人的30年的話,正當其時,無疑是再合適不過了。

同樣地,如果我們用30年的維度來看待中國互聯網的30年,或許可以得出同樣的答案。

中國互聯網的30年,或許是跌宕起伏的30年,在這30年裏,有太多的故事和人物,值得我們去紀念和書寫。

然而,如果一定要從如此多的人物和故事當中,找出標志性的事件和人物的話,馬化騰和周鴻祎以及他們所經曆的3Q大戰,無疑是最不可被忽視的。

不過,同曾經的馬化騰與周鴻祎兵戎相見不同,站在中國互聯網30年的時間檔口,我們卻看到了馬化騰與周鴻祎的握手言和,我們卻看到了騰訊與360的蛻變與再度出發。

這個時候的馬化騰,已然帶領著騰訊進行著一場由內而外的全面煥新,而現在的周鴻祎,則俨然成爲了一個馬化騰口中的「網紅」。

當馬化騰和周鴻祎握手,我們看到的,並不僅僅只是騰訊與360的冰釋前嫌,而是更多地需要看到的是,中國互聯網行業正在發生著的深刻變化。

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站在中國互聯網30年的時間檔口,不忘來時路,探索新未來。

對于每一個經曆過3Q大戰的網民們來講,縱然是到了今天這樣一個時刻,或許依然對那樣一場大戰記憶猶新。

3Q大戰,並不僅僅只是騰訊與360之間的大戰,它更多地讓我們看到的是,互聯網業已成爲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的大背景。

所以,無論是對于騰訊,還是360來講,它們僅僅只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現實。

正如每一場大戰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贏家一樣,在那樣一場3Q大戰當中,騰訊和360都沒有說誰是最後的贏家。

然而,透過那樣一場大戰,我們才真正地意識到所謂的互聯網,並不是一個距離我們非常遙遠的存在,而是成爲了一個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連的存在。

如果我們將3Q大戰看成是一個分水嶺的話,它更像是一個從PC時代邁向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開端。

從這一刻開始,互聯網不再是一個僅僅只是局限于PC端的存在,而是成爲了一個朝著移動端迅猛發展的存在。

對于騰訊和360來講,它們之間進行著的這樣一場大戰,更多地是PC端的流量爭奪進行到白熱化階段的表現。

無論是對于騰訊來講,還是對于360而言,只有不斷地去尋找PC流量之外的新流量來源,才能在新的發展過程當中取勝。

于是,我們看到了騰訊開始孵化出了微信,而360則開始開始大生態建設的新征程。

如果對3Q大戰進行一次總結的話,它更像是一個導火索。

在這樣一根導火索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以騰訊、360爲代表的互聯網玩家們所進行的基于新的發展方向、新的商業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一次互聯網新物種的大爆炸,開始衍生和出現。

至此,中國的互聯網行業開始從橫沖直闖的稚嫩年代,邁入到了成熟穩重的青壯年時代。

當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我們看到的是,以滴滴、美團、今日頭條爲代表的新生代玩家們的出現,我們看到了以阿裏、騰訊、百度爲代表的巨頭們開始了一場以資本爲主導的新大戰的開啓。

無論是對于馬化騰所帶領的騰訊來講,還是對于周鴻祎所帶領的360來講,只有在這樣一個全新的階段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新模式和新方法,它們才能繼續留在互聯網的牌桌上。

于是,我們看到了一場騰訊從QQ向微信的流量大遷移,于是,我們看到了一場360從PC端向移動端的大遷移。

雖然在這樣一個時代,騰訊和360的著力點不同,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它們基本上都在圍繞著流量這樣一個重心,他們都在迎接著互聯網成爲一種生活方式的大趨勢。

如果對這樣一個階段的騰訊和360進行總結與定義的話,它們更像是一個以資本和流量爲主導的階段。

在這樣一個時代下,騰訊和360都在不斷地打造著屬于自己的生態體系,都在不斷地用資本運作的方式,不斷地建築著自己的護城河。

如果對這樣一個時代的互聯網行業的發展進行總結和定義的話,它更像是一個互聯網行業真正成爲一種新型基礎設施的時代。

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誰能夠盡可能多地將自身的産品和服務與人們的生産和生活聯系在一起,而不再僅僅只是局限于某一個領域,誰就能夠在新的競爭格局下取勝。

正是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

我們才看到了騰訊並不僅僅只是做社交和遊戲,而是更多地將觸角深入到了零售、教育、金融、公益等諸多領域之中;

我們才看到了360並不僅僅只是做殺毒,而是將發展的目光聚焦在了金融、搜索、資訊、浏覽器等諸多領域之中。

如果對這樣一個階段的騰訊和360進行總結和定義的話,他們更多地開始將自身的發展從僅僅只是局限在互聯網行業,延展到了互聯網之外的更多新領域中。

如果對這樣一個階段的發展進行總結與定義的話,「互聯網+」,無疑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經曆了「互聯網+」時代的洗禮之後,以騰訊、360爲代表的互聯網玩家們,才真正從一個僅僅只是局限于單個領域的存在,真正成爲了一種「基礎設施」。

當中國互聯網30年的紀念大會上,我們看到了馬化騰與周鴻祎再一次站在了一起。

不同的是,現在的馬化騰和周鴻祎開始握手言和,並且彼此調侃,全然沒有了過往的兵戎相見。

然而,透過他們的交談,我們可以看出,視頻號、網紅、AI大模型等已經成爲了新的主題詞。

是的,馬化騰與周鴻祎爲我們傳遞出來的是,中國互聯網行業,業已發生了一場深度而全面的蛻變的現實。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很難再去用以往的概念去定義騰訊和360,我們已經很難用過往的眼光來看待馬化騰和周鴻祎。

在馬化騰的帶領下,騰訊早已開始了一場全新的蛻變和轉型。

無論是全真互聯網的概念的提出,還是數實融合的探索與實踐,對于産業互聯網的深耕,乃至是視頻號的發新芽,我們都可以看出,一場深度而全面的轉型和升級,正在騰訊身上上演著。

時至今日,騰訊早已不再是一個僅僅只是依靠流量來驅動的存在,而是變成了一個以AI、短視頻、數字科技爲主要驅動力的全新的存在。

正是在這樣一種全新驅動力的支撐之下,騰訊才實現了從移動互聯網時代向AI時代的完美轉身,真正開啓了一次全面的煥新。

在周鴻祎的身上,我們同樣開始看出一場改頭換面的蛻變,正在上演。

現在的周鴻祎,俨然已經成爲了一個網紅,而他口中所講的,同樣不再是以往的網絡安全,而是更多地開始涉及到AI大模型等新的領域。

對于他所帶領下的360來講,同樣開始了一場全新的蛻變。

可以說,現在的360,早已不再是一個僅僅只是依靠互聯網的網絡安全爲主要驅動力的存在,而是成爲了一個以AI大模型爲主要驅動力的全新的存在。

當馬化騰和周鴻祎開始握手,我們看到的是,騰訊和360早已不再是以往的騰訊和360,而是實現了一場完美的轉身。

同樣地,馬化騰和周鴻祎以及他們所帶領下的騰訊和360,僅僅只是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縮影。

除了騰訊和360之外,我們還看到了以阿裏、京東、百度爲代表的互聯網玩家們對于AI的全面擁抱,至此,一個全新的時代,或許已經來臨。

如果對這樣一個業已到來的A時代進行總結和定義的話,它更像是一個馬化騰口中的「煥新」的過程。

我想,這樣一個「煥新」的定義,並不僅僅只是適用在騰訊的身上,同樣也適用在中國互聯網的身上。

結語

當馬化騰和周鴻祎在中國互聯網30年紀念大會上握手,我們看到的是,中國互聯網30年以來的深刻變化以及當下的互聯網行業,正在發生著的一場全面「煥新」。

如果對馬化騰和周鴻祎的握手進行一次總結和定義的話,它,更像是中國互聯網行業從傳統互聯網時代進入到AI互聯網時代的標志。

以此爲開端,以騰訊和360爲代表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將會開始一場深度而全面的改變,並且真正將人們的生産和生活帶入到一個全新的階段。

—完—

作者: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專欄作家,行業觀察家,知名KOL,數字經濟學者。

1 阅读:58

孟老獅

簡介:資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