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對話需解決多個棘手問題,馬克龍要說服中國多投資歐洲

青木在德國 2024-05-05 07:36:24

經曆了一場大流行、幾場戰爭、英國脫歐以及德法關系破裂之後,法國即將迎來五年來首次在巴黎舉行的法中對話。歐盟新聞網站“歐盟動態”4日稱,法國和歐盟正試圖在對北京采取更爲主動的立場和吸引新的中國投資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

法中迎來重要對話中歐多個棘手問題有待解決

在法國的重頭戲是慶祝兩國建交60周年。德國《慕尼黑水星報》稱, 法國是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西方大國。 當時是1964 年,國際局勢仍異常複雜。德國在八年後才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美國則是在1979年與中國建交。法國《觀點報》(L’Opinion)亞洲編輯克洛德·勒布朗認爲,中國沒有忘記戴高樂當年走自己的路。他表示:“如今,中國人仍然認爲法國是一個可以自己做決定、獨立于美國的國家。”

歐盟新聞網站報道

盡管如此,法國和中國的此次新對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將在場的情況下。最重要的是,歐盟把中國不斷擴大的貿易逆差看作是“眼中釘”。布魯塞爾正在研究可能在幾個月內征收的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2023年9月,歐盟委員會對中國電動汽車發起首次反補貼調查。對中國光伏産業的第二次調查也于近期開始。歐盟委員會還對中國的醫療器械采購展開調查,並正在對在歐洲贏得招標的中國公司采取行動,例如搜查辦公室。

與朔爾茨政府不同,馬克龍是歐盟對中國企業調查倡議的幕後推手。巴黎多年來一直在推動采取更強硬的做法。對法國來說,歐洲必須更好地捍衛自己的利益,並需要在“關鍵領域”有更多的獨立性。法國政府還多次警告不要中國電信設備供應商華爲的過度存在,也不要大量補貼的中國電動汽車、太陽能系統和風力渦輪機湧入歐洲……

馬克龍訪問中國時演講奢侈品行業依靠中國大市場

然而,法國的杠杆作用有限。 德國《世界報》直言,法國經濟與中國存在密切聯系。據法國經濟部統計,2022年中國對法國的進口較上年增長20%。 原因之一是私人家庭消費已恢複至疫情前的水平。因此,法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2022年將達到536億歐元,是法國與貿易夥伴之間最大的貿易額。

雅克·德洛爾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埃爾維爾·法布裏稱,這種貿易逆差是兩國雙邊關系的長期特征。 主要進口行業包括工業機械、紡織品、金屬和化學品。另一方面,法國的主要出口産品集中在航空和奢侈品等少數幾個行業。 法國的燃氣輪機和烈酒也滿足了中國相對較高的需求。

中國遊客在巴黎奢飾品店排隊

中國銷售市場對于歐萊雅、路威酩軒和愛馬仕等化妝品和奢侈品制造商來說極其重要。 這也是巴黎采取謹慎態度的原因。當法國最近將中國電動汽車排除在采購溢價之外時,北京不久後對歐洲白蘭地發起了反傾銷調查。 法國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因爲他們的幹邑生産商的出口能力特別強。 據稱,在中國代表團四月份訪問巴黎期間,勒梅爾表示與中國共同努力避免對幹邑征收更高的關稅。

因此,馬克龍奉行的所謂的“去風險”戰略:是“減少風險“而不是“脫鈎“。法國和中國對話的第二天,馬克龍還將在比利牛斯山脈的一個村莊接待中方代表團。馬克龍小時候曾在那裏與祖母一起度過時光。

先期舉行的中法論壇希望吸引中國車企投資

對法國來說,法國與歐盟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說服中國進一步投資,是一個關鍵主題。中國對歐盟和英國的直接投資,過去八年穩步下降。這期間,88%的直接投資集中在德國、法國、英國和匈牙利。在2022年的79億歐元的投資中,法國獲得了13億歐元,占比很高。到目前爲止,隨著北京從歐洲並購轉向建設工廠,其中大部分資金流向了汽車行業。

迄今爲止,巴黎一直將“去風險”作爲其官方路線,但也伴隨著現實主義。“我們目前的處境是,短期內我們依賴中國的創新能力——例如在綠色技術、人工智能和超級計算機領域,”分析師法布裏解釋道。 因此,中國的直接投資對于實現技能轉移和加強法國自身的創新能力至關重要。

華爲巴黎大樓

這或許可以解釋法國經濟財政部長勒梅爾對中國的友好態度。 他在去年夏天的一次正式國事訪問中表示,去風險化“並不意味著中國是威脅。我們必須擺脫關鍵的依賴,”他說,“我們希望中國投資法國電動汽車。中國在法國投資有一席之地,這將使我們能夠加強經濟聯系並加快應對全球變暖的行動。”

“我們必須竭盡全力在重要的全球問題上與中國接觸,並在互惠的基礎上討論經濟關系,”法國總統馬克龍周四)接受《經濟學人》采訪時表示。 他補充說,這必須基于實用主義,並“根據我們的戰略利益”來看待。顯然,法國對此次法中對話的最大期望仍是希望加強與中國的經濟合作。

2 阅读:3275
评论列表
  • 2024-05-05 21:04

    讓中國出錢和美國入中國買債有什麽區別?

  • PAK 4
    2024-05-05 22:36

    投資歐美等著被沒收嗎?

  • 2024-05-06 02:27

    歐洲的營商環境好誰不願意去投資啊?歐洲的三天兩頭變誰敢去。

  • 2024-05-06 06:26

    首先歐洲停止對烏提供武器,歐洲沒有戰事,中國肯定加大對歐洲投資。[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 2024-05-06 01:08

    變臉和歧視性太厲害。投資歐洲?歐洲是怎樣對待華爲的?英國是怎樣對欣克利角核電站和華爲的?

青木在德國

簡介:《環球時報》駐德記者,分享讓人思考的國際大事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