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進度刷新T3航站樓鋼網架結構屋蓋全面封頂

中國基建報 2024-05-16 21:07:53

時入五月,走進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現場,一幅幹勁“滿格”的生動圖景躍然眼前:塔吊高聳入雲、大型機械轟鳴不斷、運輸車輛有序穿梭,數千名建設者鉚足幹勁、各司其職,高質量發展“最強音”處處回響。

近日,隨著最後一個施工分區鋼網架的脫胎提升,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T3航站樓項目順利實現全面封頂合攏,“灣區之翼”展翅飛翔姿態躍然呈現,項目將全面轉入金屬屋面及幕牆裝飾裝修施工階段。

主航站樓的網架提升是整個工程中提升難度最大的一個片區,主樓屋面網架是雙曲面造型,最大矢高達4.2米。本次合攏提升的主樓鋼屋蓋結構東西方向最大長度約435米,南北方向長度約573米,最大建築高度達42.95米,鋼結構投影面積達11.8萬平方米,相當于16個標准足球場,由8.2萬根杆件、1.8萬個焊接球拼裝而成,總用鋼量近1.83萬噸,平均提升速度6-8米/小時。

針對航站樓異型雙曲面網架跨度大、結構形式複雜、網架拼裝數量多、胎架網架就位精度要求高、多工序交叉作業等重重挑戰,項目團隊經過周密論證、精細模擬,最終采用“樓面原位拼裝+分區分級多專業集成綜合提升”的組合施工技術方案,對不同分區、部位采用吊裝、提升等多種方法,特別采取了“計算機控制液壓同步提升技術”,大幅度縮短工期的同時,也刷新了國內機場建設的新高度。

智能建造,高效賦能。項目利用BIM演示桁架節點,采用3D掃描焊接位置,使用超聲波探傷儀對每個焊縫進行定位檢測,提高拼裝和提升精准度;采用BIM技術建立虛擬建築工程三維模型,運用仿真模擬分析技術對網架提升施工進行全過程模擬分析。同時,結合智慧光纖預應力拉索、智能焊機、智能堆場、三維掃描機器人等智能裝備,進行動態管理,精准指導現場施工,用新質生産力賦能施工建設。

白雲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是廣東機場集團順應新時代民航發展趨勢,深入貫徹落實民航高質量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工程總投資537.7億元,主要新建T3航站樓,西二、東三兩條跑道,綜合交通中心,以及T2航站樓東四、西四指廊。其中,T3航站樓南北跨度970米,東西跨度592米,采用空間網架結構建造。

開工以來,廣東機場集團工程建設指揮部率領各參建單位以“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爭分奪秒、千方百計”的拼搏精神,大幹、快幹、苦幹、實幹,全力以赴高質高效推動工程進度,攻克一項又一項施工建設難點。目前各項工程建設成果顯著,呈現出“多點開花”的振奮局面:

T3航站樓工程實現全面封頂合攏,將全面轉入金屬屋面及幕牆裝飾裝修施工階段;綜合交通中心工程項目南側非軌道共建區主體結構已完成封頂,開始二次結構施工;T3航站樓銜接區樓前下穿隧道及行李通道主體結構、防水及回填工程完成,進入橋墩及滿堂支架施工階段;軌道共建區正式進入鋼結構工程建設階段。飛行區土石方工程處于收尾階段,排水工程基本完成;場道各標段正全面推進混石墊層、水穩、道面、下穿通道等工程施工工作,各管線單位同步施工中,第三期不停航施工已經開始實施。(供稿:廣東機場集團)

2 阅读:325

中國基建報

簡介:中國基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