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購演唱會門票”詐騙近期多發

半島晨報 2024-04-13 08:27:33
記者從市公安局獲悉,近期我市發生多起"代購演唱會門票"詐騙,詐騙分子在多渠道發布"代購演唱會門票"廣告信息,與市民取得聯系後要求使用支付寶支付,再以"備注信息有誤"等理由要求再次付款實施詐騙。

案例一:大學生小姜在正規渠道未買到某明星演唱會門票,于是在微博上搜索演唱會門票信息,看見一名用戶發帖稱自己有票,便與對方私信聯系。對方讓小姜提供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隨後發來一個鏈接要求通過支付寶付款。小姜按要求操作後,對方稱小姜忘記填寫備注信息,並未收到款項,要求再次轉賬。小姜再次轉賬後,對方又以"備注信息格式出錯"爲由不予出票。小姜申請退款時,對方聲稱需到某貸款平台上驗證資質才可以退款,小姜這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案例二:市民于女士在浏覽某二手商品交易 App 時,看見有人出售某明星演唱會門票。于女士與其聯系後,對方提出用支付寶私下交易,可以便宜一些。于女士配合操作後,對方聲稱轉賬超時導致出票失敗,需要再次轉賬。于女士再次轉賬後,對方又聲稱轉賬備注出錯,仍需再次轉款。于女士提出要退款,對方稱需要演唱會結束後才能退款。于女士這時意識到自己被騙。

詐騙套路

套路一:官方開始售票前,詐騙分子通過各種方式發布"有內部購票渠道""可以買到非常緊俏的門票"等虛假信息。吸引市民上鈎後,以定金、辛苦費等各種理由要求支付價款,甚至聲稱需要重新備注支付才能出票,以此騙取更多錢財。等市民發現被騙要求退款時,已被拉黑。

套路二:演出開始前,詐騙分子編造"已買到票但有事去不了""跟對象分手不想去了"等謊言,在二手交易平台"含淚轉讓",收到錢就拉黑。

套路三:詐騙分子事先潛伏在微信、QQ 等社交軟件聊天群裏,發布門票銷售信息。有市民上鈎後,一是發送虛假網站鏈接,要求通過網站付款,很多市民認爲通過平台付款安全有保障,沒想到進入的卻是釣魚網站;二是會要求先付定金後發貨,收到門票後再付尾款。交易流程貌似沒問題,但市民收到的門票極有可能是僞造的高仿門票。

警方提醒

警惕虛假廣告不要購買黃牛票

警惕虛假廣告,在各種社交平台上,主動私信詢問是否有票務需求的,極有可能是詐騙,不要相信非官方渠道發布的,來路不明的廣告。

保護個人信息,在購買演唱會門票時,一定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不要將個人信息輕易透露給陌生人,不要輕易點擊陌生鏈接,更勿輕易向陌生人轉賬。

勿購黃牛票,一定要選擇正規票務平台,盡量避免通過不明來源網站或個人購買,仔細鑒別門票真僞,認真查看門票上的防僞標識、二維碼等。

孫瑜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首席記者黃鳳桐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