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發現大型油田!石油枯竭喊了幾十年卻沒短缺,生物成油錯了?

艾牛科普君 2024-03-03 01:51:48

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石油枯竭”的論調便不絕于耳,然而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在使用石油,而且似乎並沒有面臨石油短缺的危機,每年還會發現新油田。

據中國海油向外界透露,他們在渤海南部海域億噸級油田“渤中26-6油田”新發現油氣儲量超過4000萬立方米。渤中26-6油田的油氣儲層位于海底數千米深的由變質岩組成的潛山裏。至此,該油田累計探明儲量突破至2億立方米,成爲了全球最大的變質岩油田。

科學界的主流觀點認爲,石油和天然氣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遺骸在特定的地質條件下,經過幾百上千萬年的高溫高壓作用形成的化石燃料。由于其形成過程漫長且複雜,因此石油等化石燃料普遍被認爲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這種理論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並被大多數地質學家所接受。

石油開采和利用始于19世紀中葉,隨著交通運輸和化工的蓬勃發展,到了20世紀中葉石油開始進入大規模勘探開采階段。那爲什麽隨著石油消耗量和産量的增加,地球上的石油並沒有開采完,沒有出現短缺現象?這不禁讓人質疑,石油真的會枯竭嗎?難道生物成油理論是錯的?

確實有一些科學家提出了“非生物成油”理論,他們認爲,石油的形成並不一定完全依賴于古生物的遺骸,而是可以在特定的地質環境下,由地球內部的無機物質通過化學反應直接生成。

然而就算非生物成油理論是正確的,也並不意味著石油可以無限量的開采,並不意味著生物成油理論是錯的。因爲不管是哪種形成過程,石油的形成都需要較長的時間。而且對于那些開采成本大于其價值本身的石油資源也沒有開采的必要。如果消耗量過于龐大,最終仍會出現短缺甚至枯竭的問題。

事實上,全球絕大多數油田所處的地層及其它特征均符合生物成油理論的預測。一些人質疑古代哪來那麽多的生物遺骸,那是小看了時間的魔力。地球上最早的原始生命大約出現在37億年前,這麽大的地球,經曆如此漫長的時間,石油儲量豐富並不奇怪。就算100年僅形成一毫米厚的生物遺骸沉積物,幾百上千萬年也會形成很厚的一層。

其實,目前石油仍然沒有出現短缺的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對石油的勘探和開采技術不斷提高,使得更多的石油資源被發掘出來。例如,技術及理論進步導致我們發現了更多的油田,深海石油、深層地下油等以往難以開采的資源在技術進步後變得可以開采,還有頁岩油、油砂等新型石油資源的開發,均使得石油的産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其次,爲了減少碳排放,各國政府和企業都在積極發展核能、風能、太陽能等綠色能源,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類對石油的消耗量。

綜上所述,盡管“石油枯竭”的論調已經持續了幾十年,但石油資源的有限性並不意味著我們短期內將面臨石油短缺的危機,因爲地球上仍然有大量的石油儲量等待我們去發現和利用。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仍然可以依賴石油作爲主要的能源來源。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忽視綠色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4 阅读:1141
评论列表
  • 2024-03-03 17:59

    石油大規模運用也就一百多年哪裏那麽快用完 起碼要千年以上[流鼻涕]

艾牛科普君

簡介:科普創作者,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