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的國寶大熊貓有多慘?被販賣到外國還遭欺淩

民間傳奇人物 2024-04-05 23:53:29

衆所周知熊貓是中國的國寶,也是中華大地的象征之一,無論走到哪裏它們都會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瘋狂追捧。可是你知道嗎,生活在85年前(1937年)的熊貓可就沒有那麽好的日子了

當時的中華民族正在抵抗日本法西斯主義,而就在這一年,歐美等西方國家紛紛遣人來到中國,盜取我們的國寶大熊貓。其中英國盜取了12只熊貓,並用中國的曆代國號來給他們命名,而最後活著抵達倫敦的,只剩下“唐”、“宋”和“明”三只熊貓。

熊貓“明”

1937年英國傳教士弗洛伊德·丹吉爾·史密斯在四川寶興雇傭村民,抓獲了當時年僅1歲的熊貓“明”,“明”是史密斯強行從媽媽身邊帶走的。當時爲了抓到它,史密斯朝著爬到樹上的“明”連開數槍,嚇得它從樹上跌落下來

然後這個可憐的小家夥先是被塞進狹小的鐵籠送往成都,然後乘坐汽車前往重慶沿長江直達上海,最後走海運送往英國首都倫敦。一路上爲了降低它的野心,史密斯用鐵鏈將其牢牢鎖住,還用皮鞭抽打,讓“明”對他産生了敬畏心。

“明”和“唐”

被鐵鏈鎖著的“明”

“明”和“唐”、“宋”來到倫敦後,很快就成爲了英國的流浪明星,每天都吸引了無數的遊客。但是由于它們經常受到英國人的虐待,加上英國無法生長出四川那樣的竹林,很快“唐”和“宋”因水土不服去世,只有“明”孤苦伶仃地活到了1944年。

在這期間飼養員不僅將“明”當成狗一樣牽著,還經常讓一只狼狗去撕咬它。一來狼狗鋒利的尖牙可以打磨“明”天然的野性和孤傲的性格;二來狼狗對“明”的撕咬使它狼狽不堪,可以吸引遊客們捧腹大笑。但這樣對于“明”而言無疑是痛苦和絕望的

時間久了“明”也就不願意再離開自己的牢籠,但飼養員每天都會將它強行拽出來,或者是放出狼狗撕咬“明”,將它逼出牢籠。除此之外動物園還命令飼養員給“明”設計很多節目,其中很多在我們中國人的眼裏不堪入目。

“唐”在寶興縣被捕

“明”被狗強行拖出

“明”像狗一樣被牽出來

不過話說回來,那個時代的國人和國寶遭受著一樣的欺淩,而這歸根到底就是當時的中國落後挨打,無論什麽時候發展才是硬道理,只有足夠足夠強大才能夠獲得別人的尊重。

雖然“明”遭受到了英國人的淩辱,但它卻給英國帶來了意想不到的作用。二戰爆發後英國首都倫敦遭受德國的狂轟濫炸,動物園內的動物都受到了極大的驚嚇,只有“明”仍然該吃就吃,該喝就喝,該玩就玩。

它的這份從容和淡定感染了飽受戰爭折磨的英國人民。BBC爲此特地拍攝了以“明”爲主角的反納粹宣傳片,鼓舞著英國人民的反法西斯鬥爭。也正是這份宣傳片讓“明”成功圈粉了英國王室,而它的王室頭號粉絲就是日後的伊麗莎白二世女王。

1944年,“明”在倫敦動物園逝世。

“明”口含英國國旗

王室觀看“明”和狼狗,左四爲現在的伊麗莎白女王

抗戰時期流落國外的熊貓不在少數,他們有的是被偷盜,有的是被官方當做增加盟國之間友誼的禮物送出。那些被送出的國寶都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務,通過它們的賣萌替我國募集了很多海外友人的捐贈,爲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絕大部分的熊貓在那個時代都是悲劇的,因爲當時的祖國柔弱無力,讓它們被肆意地偷盜販賣。這其中很多熊貓在被抓捕和運輸的過程中死去,即使活下來也都和“明”一樣被虐待,成爲了他國隨意玩弄的工具

而如今的熊貓走到哪裏都是萬人空巷,各國花費巨資爲它們打造舒適的環境,還大老遠從國內四川等地運送優質竹子,甚至直接高興從中國聘請專業的飼養員去照料。當然個別國家除外;而熊貓能得到這樣優越的待遇,除了熊貓本身的高顔值外,更是因爲有強大的祖國是它們堅實的後盾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