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武器有多可怕?196個國家都在抵制,明令禁止有一國仍在研究

Hi秒懂科普 2024-05-16 18:08:22

曾被196個國家聯名抵制的“氣象武器”到底有多可怕?

所謂的“氣象武器”指的是人爲制造出來的武器,如:人爲地震、火山爆發、海嘯、山洪、雪崩、氣霧、熱高溫等。說白了,就是人爲制造的極端天氣。一旦使用“氣象武器”就會給敵方造成極大的困難,給自己最有利條件。

自二戰以來,美國就一直在“研究改變氣象條件”的方法。

還記得美國曾經提出來的阿爾戈斯計劃嗎?

20世紀80年代,美方就想要制造更多的“氣象武器”,包括:派出自家的無人機進行人工造雨、制造幹旱天氣使得敵軍沒有淡水飲用、制造飓風讓敵方防禦系統崩潰、制造雷電讓敵方飛機摧毀等。

那麽他的這些計劃成功了嗎?

曾經在越南戰爭中,美國就使用了“氣象武器”使得越南境內持續下了一個多月的大雨,最後導致山體滑坡,很多房屋都被淹沒了,在這個時候最遭殃的就是老百姓了。對于越南的這些遭遇,美國從未後悔過,甚至“欣喜若狂”。

因爲在他們眼中只有利益,從不會把人類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在“氣象武器”上,美國似乎嘗到了甜頭。

哪怕有196個國家公開抵制,也並未讓美國放棄研究“氣象武器”。對于他們國家來說,該武器的殺傷力如此強大,更加有利于他們實現“霸主夢”。那麽“氣象武器”當真有那麽厲害嗎?

曾有專家直言道:“氣象武器”不亞于核武器。

這不禁讓我想到美國在日本投下了兩枚核彈。據了解美國投下的原子彈爆炸後,産生了6000多度的高溫,無論是建築物,還是其他物體都被化爲灰燼,爆炸後産生的強光,更是讓成千上萬的日本人雙目失明。

美國投下的導彈區域瞬間陷入了一片火海當中,人們根本來不及了躲,哪怕離中心點遠一點的地方都受到了波及,可想而知它的威力究竟有多麽大。如果“氣象武器”與核武器並列的話,它的威力也是不容忽視的。

那麽,問題來了!

“氣象武器”有何特點?

它的最大特點就是:不易被察覺。

且具有隱蔽性、威力大、範圍廣等特點。

就好比現在下一場雨,我們只會認爲是普通的一場雨。在沒有任何高科技的情況下,我們查看不了是否是敵方准備的催雨彈。當然現在隨著各國的科技不斷發展,各國在海陸空早已加強防範了。

所以現在美國想要搞一些“小動作”的話,是很容易被大國察覺的。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小國的科技手段相當的厲害,也能察覺到美國在搞壞事。就這麽說吧,“氣象武器”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麽弱,反而會成爲最有力的“殺手锏”。

“氣象武器”是一種非常難以控制的武器。

一旦利用這種武器去改變自然天氣,絕對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那麽“氣象武器”會不會在未來的戰場上出現?

目前來看,是無法知道答案的。

如今只有兩個國家掌握“氣象武器”。

一個是美國;

另一個是俄羅斯。

這兩個國家一直都是“死對頭”,在武器方面,他們更是不甘示弱,一定要爭個高低。所以美國有“氣象武器”,那麽前蘇聯也是會擁有的。隨著前蘇聯的瓦解,自然而然這些武器就落在了俄羅斯等國的手裏。

就在所有國家都抵制“氣象武器”的同時,美國既不聽勸,甚至稱爲“符合國際規定”。不得不說,美國爲了研究一些破壞性極強的武器什麽都能說的出口,而且他們還是研究最透徹的一個國家。這也不得不讓人懷疑,下一步美國會不會將“氣象武器”用于所有國家。

當然在這時就有人會問了:

美國與俄羅斯都有“氣象武器”,難道中國當真沒有嗎?

從“氣象武器”出現以來,就已經暴露了它的危害,所以我們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掌握什麽“氣象武器”。當然不排除中國在氣象方面也是有研究的,目前我國是擁有人工造雪能力的,當然人工降雨也是有的。

所謂的“人工造雪”就是通過物理、化學手段,將水或者是水氣變成雪花。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爲了減少人工成本,而且這個雪是無汙染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冬奧運會上我國就使用了自己的人造雪,並被稱爲“不融化的雪”。

這一成功標志著中國突破了國外的封鎖,更是實現了“0”到“1”的突破。相對于自然雪,人工造雪保存時間會更長、可以使用各種場景當中。

其次,是我們國家最爲偏愛的人工降雨。

我們爲何會偏愛人工降雨呢?

是因爲我們知道水資源的重要性。

而且我們國家還有很多幹旱的地區,所以爲了緩解降水量的分布不均勻,促進植物的生長,人工降雨是我們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在這裏也可以看出我國爲何會研究氣象了吧,其目的就是爲了解決人類的諸多困難。

雖然中國沒有明確說明有沒有“氣象武器”,但我們是掌握了一些氣象的,那就是利用氣象,爲我們國家帶來更多的便利,還會成爲全國的“福音”。我們對于這方面的研究主要用于防災減災、灌溉農作物、滅火等方面。

所以說,我們國家與美國的想法還是不同的。我們想要的不是去破壞自然,而是想要竭力的去保護自然。人與自然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要知道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0 阅读:33

Hi秒懂科普

簡介:打包一切你不知道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