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怕美國的手段,爲何只有中國不吃這一套?俄方一語道破

愚鑒 2024-05-10 12:23:06

展望目前的國際形勢,可謂是暗流湧動、瞬息萬變。面對其他國家的迅猛發展和日益壯大,美國近幾年更是如同熱鍋上的螞蟻,越來越坐不住了。

即使這樣,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也不敢不屈從于美國的勢力。可迄今爲止,除了俄羅斯,也就屬中國完全不懼怕美國的各項制裁手段了。

在如此霸權主義之下,中國到底有哪些敢于硬剛的勇氣?中美之間的博弈又該何去何從?

一、如今的中美關系

自從中國成功加入世貿組織以後,美國方面的對華態度,就從一貫的蔑視轉變爲將我們當作潛在威脅。

無論是內政經濟還是外交領域,一向在世界舞台霸道橫行的美國都是一副“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的做派。

前有大大小小的貿易戰,後有針對性地對華科技制裁。不管是任何領域,美國政府總是試圖通過各種道貌岸然的理由與手段,來進一步遏制中國的發展勢頭。

在拜登入主白宮後,中美關系的嚴峻更是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程度。關于亞太經濟版圖和地緣政治方面的考慮,美國更是多番花樣。如此不留余地,實在是對我方底線的強硬試探。

看到美國的頻繁對華制裁與中國的態度,俄羅斯某著名學者則直言,“現在的中國,已經擁有了跟美國抗衡的能力!”

二、吃過苦的中國

除了中國敢于直面美國之外,美方對我們的態度也是發生了多次改變。而他們的對華態度,恰恰說明了我國在近代曆史上的“大翻身”。

曾經的中國,多次喪失領土、割地賠款,徹底淪爲“雙半”社會。閉關鎖國,一度讓帝王乃至整個國家都陷入固步自封的境地。曾經的國人,更是被傲慢的西方人稱作東亞病夫。

直到辛亥革命之後,部分國人看到國家發展的曙光並爲之奮鬥。但一系列的軍閥混戰和冗長的抗日戰爭,卻讓這個飽經磨難的國家雪上加霜。

1945年,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本以爲勞苦大衆能覓得生存希望,但後面幾年的解放戰爭還是消耗了大量人力、財力及資源。

當我黨正式建立新中國政權之後,全國才得以在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開始系統性發展。可好景不長,1950年6月底,美軍在杜魯門總統的授意下參與了朝鮮戰爭。其後不久,他們就越過了三八線,肆無忌憚地威脅我國領土完整。

在其他國家看來,新中國還很弱小,絕對不會爲了本國和幫扶北朝鮮而加入戰爭。不過,就是這樣一個初出茅廬的兔子,卻敢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單挑鷹醬。

好在有無數革命先烈的前赴後繼,我國當時在國際上雖是水深火熱,但終究還是堅定跨過了重重難關。

三、中美外交關系的發展

經曆了抗美援朝戰爭之後,我國的國際形象才逐漸樹立起來。自美國到他國,均不敢再像從前一樣輕視中國。可要論中美外交關系的發展,曾經也是坎坷不斷的。

在尼克松訪華以前,中美兩國一直處于對峙、零外交階段。上世紀70年代初,美蘇冷戰,我方在處理內政事宜之外尋找與美的破冰之機。

私下裏,雙方領導人進行了多次秘密會晤,達成了諸多友好共識。直到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正式抵京訪華。隨著上海公報的正式發表,中美兩國的關系也開始走向正常化。

自此一直到1989年,還有福特、裏根、老布什這三位總統先後來華訪問。中美兩國的關系在此階段,確實是蜜月期。雙方的緊密聯系,不僅加深了兩國政府及民衆的了解,也適時促進了中美的政經、文化等領域多方合作。

然而,到了1989年,當美國數次越界幹涉我國內政問題之後,中美關系便再次遇冷。蘇聯解體之後,中美關系雖有短暫緩和,但仍然存在多種猜忌與分歧。

1999年,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美軍轟炸。2001年4月1日,美軍偵察機擅自抵近南海,後撞向我方奉命趨離的戰機。這一系列事件,使雙方關系降至冰點。

直至同年12月11日,中國正式加入WTO,這也意味著,我國終于擁有了平等參與國際經濟事務及競爭的資格。我方與美國的關系,也走到了一個拐點。

四、中國爲何不怕美國

回顧中美兩國外交史,我們不難看出中國的態度始終是不卑不亢、想要實現共贏的,奈何美國步步緊逼。

不過,我國之所以不懼怕美國的強權與制裁,主要還是依靠高速發展的經濟實力來夯實基礎。

並且,我國在對外開放中不斷深化與多國的經貿合作。此舉給中國經濟開創了新時代,更使得美國的制裁一拳打到棉花上。

時至今日,我國的人均GDP和經濟總量早已實現質的飛躍。而且,我們也成爲了當今世界僅次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

此外中國在努力應對貿易戰、全面鞏固經濟版圖的同時,也不忘提高自身的科技硬實力。

即使有美方的科技封鎖,我們的人工智能、通信、航空航天、芯片等多項創新技術,還是如雨後春筍般傲立于市場。科技創新的騰飛,更給自身實力增添了雙保險,我國也不再那麽容易受制于人!

還有在文化交流與合作方面,我國也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所以說中國這種短短幾十年能迅速壯大的綜合國力,在發展中國家來講是絕無僅有的存在。

因此,無論到何時,我方都將有深厚的底氣淡定面對美國的各種打壓、制裁。

結語

誠然,中美兩國在今後的博弈中還會開展各種較量。但美國必須明白,如果他們不能將雙方的互惠互利放在首位,而是經常擾亂區域穩定且習慣插手我國內政,那中美關系的緊張也必然影響國際局勢。

爲了維護本國權益與安全,中國將始終堅持和平對話、加強互惠合作的政策方針。希望未來的中美兩國,可以真誠地謀求發展、共同維護和平。

參考資料

《糾纏的大國:中美關系的未來》沈大偉

《探尋中美關系的奧秘》陶文钊

《中美貿易摩擦的戰略考察》丘杉

3 阅读: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