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航海時代再次回歸?美國俄羅斯激烈爭奪北極航線!

毅品文 2024-05-03 16:08:30
原創不易,請隨手關注贊賞!

作者:毅品文團隊大水牛,歡迎轉發

很多人都玩過遊戲《大航海時代》,在這個遊戲裏主角們憑自己的努力在全球海洋上開疆拓土締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海洋帝國。即使沒有玩過這個遊戲的讀者們也多數知道在歐洲曆史上有一個輝煌的“地理大發現”的航海時代,冒險家們希望能通過海路航線不斷探索開辟出一條從歐洲到東亞地區的“香料貿易”之路。

哥倫布和那些海盜傳說的時代已經遠去多年,但人們意想不到的一條古老航線又冒了出來。這並非小說劇本,而是真實存在這個世界的北極航線。關于這條航線早年也和那些非洲好望角、麥哲倫海峽一樣有航海先驅者去探索和開辟,但多數因爲惡劣的氣候環境而放棄。只有因爲二戰的爆發,美國佬急于溝通一條通往蘇聯的援助通道,不惜人力、物力和軍力開辟了一條北極護航線路。在這條航線上因爲和德國鬼子交戰,雙方不惜代價的拼戰導致北極航線上屍體和艦船殘骸堆積如山。二戰以後,這條北極航線因爲得不償失迅速關閉。但近幾年以來,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北極航道重新複蘇。根據計算機模擬測算,氣候學家預計到2040年,北冰洋大部分冰山區域將消失,許多海域變成可以通行的航道。這意味著全球海運格局將産生重大變化!

目前的北極地區因爲冬季的原因相當一部分航道都是封閉的。但全球變暖的氣候已經是定局,原來的季節性航道變成了全年通行。這樣一來,北極航線和東北航線就可以代替蘇伊士運河,成爲鏈接東北亞和西北歐方向的最短航線。尤其是目前的中東局勢一直在打仗,紅海地區的也門胡塞族威脅到了上遊的蘇伊士運河航線,讓全球航運巨頭更加關注安全的北極航線。我們就以倫敦到日本的大阪港口爲例子:走蘇伊士運河是2萬多千米距離,如果走北極航線不到1.5萬千米。如果一切順利,那麽東亞地區的工業産品可以用這條便捷航線安全地將貨物送到歐洲,避免過境戰亂頻繁的中東地區。不過這樣一來,中東地區的戰略位置就沒人去關注了,因爲它就沒有多大利用價值。相反,俄國和東北亞、北歐一帶立刻提升了戰略價值。這條航線如果開辟出來,那麽可以直接鏈接美洲東部和東亞地區。

北極航道一開發,那麽北極地區下面的資源也立刻被提上桌面議程。美國地質勘查局公開的報告顯示這個片區有石油、天然氣,它們的儲藏量非常高。現在全球能源價格居高不下,如果北極能源被開采出來,那就意味著是巨大的蛋糕。目前俄國、加拿大和挪威、芬蘭已經蠢蠢欲動,它們紛紛提出了該地區的主權訴求。也就是說北極地區將成爲未來一個地區新的爭奪熱點。原來沒有開發是因爲環境過于惡劣,開發出來的能源運輸成本太高。

既然有利益和紛爭,那麽軍事方面的國防需求當然日益增加。首當其沖的就是俄國人,他們一直視北冰洋地區爲天然的屏障。目前只有美軍核潛艇偶爾在北極地區進行短暫的活動,而且都是攻擊型潛艇,數量稀少。美國佬暫時沒有派遣導彈核潛艇去那個片區活動,因爲他們不想和俄國人發生正面對抗行動。內幕原因其實是美軍的俄亥俄級潛艇設計有缺陷,不適合北極海域破冰行動。但現在局勢變了,因爲北極冰層正在消失,美軍導彈核潛艇的活動開始逐漸增多。今年春季,因爲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開始逆轉了攻勢,美軍立刻公開了兩艘核潛艇在北極海域的演習活動。這其中的味道很明顯:美國佬意圖警告俄國人,打算在北極牽制俄軍。美國佬的國防部辦公室保險櫃裏鎖著幾份利用北極海域向俄國進行打擊的方案。只不過因爲不想撕開臉面,又因爲北極海域冰凍導致潛艇活動困難一直擱置在保險櫃發黴。現在北極海域的冰塊不斷縮小以後,不排除將來美國海軍利用北極海域作爲潛艇發射陣位。由于這塊海域距離俄羅斯本土距離很近,潛艇發射導彈以後就直接以低彈道的方式進行突襲。這讓俄國人很難防禦,因爲它留給莫斯科的預警時間很短,沒法進行有效攔截。

不過反過來也俄國也十分有利。因爲原本地理分隔,加上俄國土地遼闊。俄羅斯的海軍很難進行有效部署,它們被分離在幾個海域難以互相支援。典型的案例就是日俄戰爭時期,俄國的太平洋艦隊遭遇日本人的圍殲。歐洲的俄國艦隊苦于兩洋相隔(軍艦裝不上輪子不可能在陸地上奔馳過去)只好苦苦從歐洲海域轉移到亞洲,結果被日本艦隊以逸待勞再次擊敗。現 在北極航道的開通,也可以被俄國海軍利用起來反過來向美國和日本方向進行威脅性活動。它甚至可以用航道將西伯利亞地區和俄羅斯的歐洲部分緊密聯系起來。

地球上的每一次大航海時代活動都會給人類帶來革命性的改變。而北極航線剛好就是這麽一個革命浪潮的契機,誰搶占了北極航道就可能在未來的曆史當中贏得國際優勢。喜歡本文的朋友還請多多分享轉發,大家有什麽有趣見解,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0 阅读:134

毅品文

簡介:著名曆史、軍事作家宋毅的說書平台!獨立專業!有種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