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軍抗戰14年,紮根東北的抗日聯軍結局如何?是時候說出真相了!

曆史小松 2024-05-16 21:23:48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東北軍在執行不抵抗的政策後,日本關東軍迅速占領東北三省。

但是,東北地區的抗日力量卻始終沒有停止過戰鬥。其中,最有名的武裝力量,便是由我黨籌建和指揮的東北抗日聯軍!

他們身居林海雪原,在白山黑水間,和日本關東軍、僞軍等作戰,以天爲鋪,以地爲床,在與上級黨組織失去聯系的情況下,依然孤軍奮戰14年。

那麽,這支紮根東北的抗日聯軍,最後的結局又是如何?是時候告訴大家真相了!

1932年的春天,根據中央的指示,中共滿洲省委派遣共産黨員楊君武一行人,來到磐石縣發展革命力量,建立革命武裝,反擊日軍暴行,解救受殘害的百姓。

在磐石縣,建立了我黨在東北地區的第一支武裝力量—磐石工農義勇軍。後來,這支部隊被編入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總指揮便是楊靖宇將軍。

在東滿地區,我黨將各地的抗日遊擊隊進行收編,發展爲東北抗日聯軍第二軍。在北滿等地區,在趙尚志將軍的指揮下,團結一切抗日武裝力量,建立了多支抗日遊擊隊,並發展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

直到1937年初,東北抗日聯軍下轄11個軍,總共兵力近3萬,鼎盛時期達到4萬兵力。

在東北抗聯時期,在我黨指揮下東北抗日聯軍,對于日僞軍累計發動大小戰役10余萬次,累計殲滅敵軍18萬余人,牽制了東北地區幾十萬的日軍部隊。

但是,東北抗日聯軍的抗日曆程卻是極其悲壯的。

有人這樣說,東北抗聯是人類曆史上少有的,在內無根據地、外無援軍的條件下,依然在高寒地區連續大規模進行遊擊戰的軍隊。

對于東北抗聯來講,抗擊日寇自然是最主要的軍事任務。但是,在嚴寒的天氣下,在沒有充足的武器彈藥、藥品糧食供給情況下能夠活下來,才是抗聯戰士需要面對的第一大難題。

說到東北,很多人習慣認爲那裏有肥沃的黑土地、有各種山林動物、野雞野兔等,似乎是遊擊作戰的好地方。

但是,可不要忘了,東北的冬天和大雪,在山林野外是真的考驗人的體能極限。

因爲大雪,抗聯戰士十天半個月吃不到糧食,找不到可以填肚子的野草野菜,動物更難尋找,就算找到也很難追上,而且還容易暴露行蹤。

在冰天雪地裏,抗聯戰士也不敢生火做飯,因爲很快就會被圍剿日軍發現。所以,很多時候,抗聯戰士都是空腹和敵人作戰。

當時,東北全年有一大半時間都是大雪,氣溫一般都是零下幾十度。實話來說,當時的東北抗聯將士,傷亡比例最高的不是戰死,而是餓死、凍死。

然後,抗聯軍隊內還有一個十分特殊的情況,就是因爲抗聯的代地理位置特殊,導致其始終沒有和延安中央取得聯系(1937年徹底和中央失去聯系),沒有上級的統一指揮領導,東北抗日聯軍只能是孤軍奮戰。

同時,東北各地城市裏的工人組織,由于過早暴露革命力量,被日軍殘忍鎮壓和屠殺,導致東北抗聯徹底失去來自城市的支援力量。

然後,抗聯部隊在後期還面臨著一個嚴峻問題,那就是來自內部的背叛,叛徒讓抗聯部隊遭受了巨大損失。

尤其是,原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第一師師長程斌,他是楊靖宇將軍的心腹愛將,也是抗聯內少有的文化人才,曾經跟隨楊靖宇打了不少漂亮仗。

但是,就是這個被楊靖宇將軍一手培養的人,卻最終將抗聯部隊推入深淵,更是一手造成了楊靖宇將軍的犧牲。

1938年7月,革命信念丟失的程斌,帶著麾下115人私自下山,並全部叛變投敵,而後所部被編爲圍剿抗聯的“程斌挺進隊”,程斌擔任隊長,而挺進隊骨幹都是來自抗聯部隊的成員。

在程斌叛變投降日軍後,他急于一張投名狀證明自己的價值,便迅速帶人摧毀了東北抗聯的補給營地—密營。

在密營裏,存儲著東北抗聯急需生存的物資,包括有武器彈藥、糧食、布匹、藥品等,是楊靖宇在白山黑水間和日軍鬥爭的底牌。

但是,隨著程斌的投降,濛江縣境內的70余個密營,一時間都被程斌所部銷毀,楊靖宇將軍所在抗聯戰士們,一下子就陷入彈盡糧絕的絕境。

1940年初,楊靖宇帶領所部戰士在和日軍作戰中,被敵人不斷分割包圍,在補給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楊靖宇堅持到最後一人。

此時,楊靖宇將軍數天沒有進過一粒糧食,全身長滿凍瘡,雙腳也被凍爛。村民趙延喜發現後,將其行蹤告知日軍,最終楊靖宇將軍被日軍包圍犧牲。

殘暴的日軍,剖開楊靖宇將軍的屍體,在胃裏發現的只有是未被消化草根、棉絮和樹皮,這些難以下咽的東西,卻是楊靖宇將軍生前和日軍作戰的唯一“食物”。

那一年,楊靖宇將軍年僅35歲!

1942年2月,東北抗聯第三軍軍長趙尚志將軍,率部在襲擊僞滿警察署時被叛徒出賣,趙尚志在打槍打死叛徒後,最終壯烈犧牲。

同時,日本關東軍爲徹底消滅抗聯,在東北地區推行連坐法(只要有一戶發現抗聯不及時上報就整十戶甚至全村連坐受罰),執行三光政策,徹底斷絕抗聯和人民群衆的聯系,並加大經濟圍剿和誘降,抗聯部隊損失極大,減員嚴重。

在這樣的情況下,抗聯戰士身心遭到極大摧殘,每時每刻都是在絕境中求生作戰!

直到1940年冬季,東北抗聯部隊在日本關東軍的多次重兵圍剿下,部隊兵員從4萬人銳減到不足1000人,抗聯必要的糧食和武器裝備更是急缺。

1940年4月12 日,周保中曾先後兩次急電蘇聯遠東軍,鑒于東北抗聯戰鬥環境極具惡化,希望蘇聯方面進行物資運輸援助。

1940年,隨著日軍的持續軍事圍剿,和大搞無人區,強制實行“集團部落”,導致抗聯部隊的活動範圍再度縮小。

在如此困境之下,抗聯軍隊大部不得不撤入蘇聯遠東地區,編入蘇聯遠東方面軍獨立第88步兵旅(隨後建立南野營和北野營,並大力發展空降兵戰術),少部分繼續潛伏在東北各地收集情報,進行抗日宣傳和發展武裝力量。

1945年8月,隨著全國的大反攻,抗聯教導旅700余人,空降到東北各地,襲擊日軍的虎頭重炮要塞,爲蘇聯紅軍攻擊日本關東軍掃除了阻礙,而後東北抗聯改編爲東北人民自衛軍,周保中擔任總司令。

隨後,中央方面在蘇聯的情報消息下,終于和原東北抗聯恢複了聯系,中共中央東北局不久便成立,各地黨組織也隨即恢複,也由此掀開了解放戰爭的序幕!

東北抗聯的英勇抗日曆史,不容忘記!

14 阅读: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