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夢姣:我要爲所有演職員點贊——評西法大劇社演出的話劇《金鎖記》

光影故事的博客 2024-05-18 18:43:23

由于黃老師在課堂上布置的作業是要求我們看話劇然後寫一篇觀後感,于是我去看了西法大劇社演出的話劇《金鎖記》。在此之前我也一直很喜歡看話劇,因爲我覺得話劇是可以讓觀衆直接融入到其中,演員毫無距離感的展現戲中的情感,看話劇沒有隔著屏幕的束縛感和距離感。所以不用說,這場話劇我看得很有感觸。

西法大劇社的這部話劇是改編自張愛玲于1943年創作的小說《金鎖記》。《金鎖記》是張愛玲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曾得到許多批評家的贊譽。傅雷先生譽之爲“文壇最美的收獲”,夏志清教授則稱之爲“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

我也認爲,和張愛玲其他的小說篇章比起來,這篇《金鎖記》可以說是張愛玲頂峰之作,無論從技巧上還是思想上,都能體現張愛玲的天賦所在,尋常人是無法企及的,這也是我非常喜愛的一篇小說。

在話劇《金鎖記》開場的第一幕中,曹七巧的身份就被用多種方法委婉地被描述出來,從各個角色的口中也可以了解曹七巧在姜家的地位和處境。接下來的戲是她哥哥嫂嫂來探望,更加重了她在這部戲中的悲劇色彩。

在七巧和哥嫂的對話中,訴說了七巧生活的悲苦,父母雙亡,賣做人婦,從開始的不屈,到不得不經曆了多年的痛苦生活,精神和肉體都在受著來自生活的折磨,不被公婆待見,七巧的性格也因此發生了改變。

而在接下來的戲中,話劇情節發展到了一個高潮部分,著重刻畫了七巧在苦悶生活中更加扭曲的形象,在台詞的戲谑性和演員的表達下,情節越往後,七巧的扭曲就越來越被放大。爭奪家産時她怒目冷諷,更加加深了七巧的尖酸刻薄,在這部戲的最後,七巧更爲悲慘的命運鎖住了她的一生。

在整部話劇的演出中,我不僅被這個劇情所打動,更重要的是現場的氣氛以及幾位主演非常打動人心的表演,他們將劇中的角色塑造得非常棒,對于這樣一個著名的小說改編是一個勇氣,而到達這樣一個效果也是非常的不容易,總體來說算是成功的。

在一些感情高潮部分,可能有些演員的張力還是不太夠,但是可以看出來他們是在盡全力的完成這場演出,最後在結束後大家的反應就是對這部戲最大的認可。

把一部這麽經典的小說改編成話劇,西法大劇社的社會員們非常的有勇氣,結果也非常的不錯。

他們對于整部戲最重要的人物和性格命運都很清晰地向觀衆展現了出來,情節清楚,表演也足夠生動,布景和演員表現和調度都掌握得很好,可以說這是一部用心完成的話劇。我要爲參加西法大劇社《金鎖記》演出的所有演職員點贊,也爲這本小說點贊,爲張愛玲點贊!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