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之下,未來可期|央國企市值管理系列報道

國際金融報 2024-04-23 23:12:32

中國的市值管理概念從2005年首次提出至今,經曆二十載,見證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深刻變革與國有企業改革的堅實步伐。

隨著國務院國資委對市值管理考核的全面推進,衆多央國企已積極行動,市場也予以積極回應,企業價值與市場價值共鳴之聲清晰可聞。本報記者從新使命、新戰略、新調整、新影響四個角度觀察這一新現象,期待讀者繼續關注。

接近發布尾聲的上市公司2023年年報,成爲觀察央國企市值管理策略的一個絕好窗口。

多家由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表示,他們已經把市值管理作爲一項關鍵指標,正式納入到了企業的考核體系之中。

央國企市值管理正站在新的曆史節點上,迎接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新使命

今年以來,國務院國資委多次“點題”市值管理,央國企市值管理又一次被推到了聚光燈下。

1月24日,國務院國資委宣布,將把市值管理成效納入到對中央企業負責人的考核中。

1月29日,國務院國資委表示,將全面實施“一企一策”考核,全面推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工作。

監管機構也在行動。3月,證監會發布《關于加強上市公司監管的意見(試行)》,其中圍繞市值管理提出6條措施,包括壓實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主體責任、提升股份回購效果和監管約束力等。

4月發布的新“國九條”,則爲央國企市值管理提供了新的政策支持,明確提出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其研究將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納入企業內外部考核評價體系;依法從嚴打擊以市值管理爲名的操縱市場、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爲。

上海社會科學院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朱平芳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說,央企在資本市場的估值水平,應與其在我國經濟體系中的地位相匹配,而市值管理就是其中的重要抓手。央國企的使命已從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拓展到引領資本市場形成中國特色的價值觀。

在朱平芳看來,央國企的市值管理體現了國資委從“管資産”向“管資本”轉變,從保上繳利稅向保市值穩定、保市值增長拓展,這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的內在價值、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反映國企改革與轉型的真實成果,既順應了市場環境變化,又能實現保護股東利益和響應國家政策導向的目標。央國企市值管理的核心在于通過系統、科學的策略提升企業內在價值及核心競爭力,實現市場價值與內在價值的匹配。

一段時間以來,在《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指導下,國有上市企業基本面得到很大程度改善,但與之相對的是,公司估值沒有明顯增長。

中泰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徐馳分析,央國企在資本市場的估值偏低、融資效率低下,成爲阻礙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國企作爲社會優質資産,應當發揮其最大作用。在地方政府財政壓力陡然上升的背景下,盤活國有資産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徐馳認爲,要盤活國企優質資産,助推國企做大做強,首先要增加資本市場對央企的價值認同,從而引領社會資本對央企的價值認同。市值管理一方面能有效降低上市公司再融資成本。一般來說,好的市值管理能夠幫助上市公司獲得投資者認可,有利于上市公司再融資時降低融資成本,提升發行價格,包括進行債務融資時銀行貸款的門檻也會降低。另一方面,較好的市值能提高公司知名度、談判地位與溢價能力。

新戰略

從2023年年報中可清晰觀察到,市值管理已經躍升爲部分央企2024年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

比如,中國神華在2023年年報中指出,該公司2024年將制定主動預期管理的市值提升行動方案,研究設定“3+4”預期管理指標體系,科學制定現金分紅政策並超規劃落實派息,市值管理水平進一步提升。

中交設計表示,2024年公司將聚焦資本運作,加強市值管理積極回饋股東。持續優化股東結構,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適時運用股票增持、回購等手段進行股本管理,開展資産收益收取和分紅工作,建立合理的分紅制度,制定科學的業務組合目標,吸引公募基金和社保基金等機構投資者的長期價值投資,引導上市公司價值合理回歸。

中遠海發也表示,2024年要加強市值管理,價值傳導與實現再進階。公司將進一步促進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積極維護資本市場表現,努力推動公司市場價值與內在價值相匹配。持續規範公司治理,提升企業內生動力的同時,優化完善與市場的溝通傳導機制,以投資者需求爲導向,進一步增進市場認同。

與此同時,從機構調研央國企的內容來看,其對市值管理方面的重視度也有所提升。

今年以來,中國巨石、中鐵工業、長城證券、招商公路等多家央企控股公司在調研中表示已將市值管理納入考核。

其中,招商公路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于2023年初制定了年度《市值管理方案》和《股東回報規劃》,承諾將未來三年現金分紅比例提升至不低于當年歸母淨利潤的55%,並通過開展投資者關系管理工作,傳遞公司價值理念。

上市央國企還要從哪些方面下功夫?

朱平芳認爲,主要從企業價值管理和投資者關系管理方面下功夫。一要做好價值創造。通過戰略規劃、加大研發創新力度、優化商業模式等,提升核心競爭力、增強盈利能力和市場地位;二要做好價值實現。通過優化公司治理、提升信息披露質量,減少信息不對稱,加強與市場的溝通,增強市場對企業價值的認識和認同;三要做好價值經營。吸收借鑒已有經驗,積極探索新途徑,通過現金分紅、股份回購增持、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並購重組等方式,實現市值與價值並軌。

“同時,央國企需做好風險管理,也要切實做好投資者管理工作,阻擊二級市場上對央國企上市公司的惡意炒作,防範央國企上市公司市值的波動性風險,促進央國企上市公司市值的持續增長。”朱平芳還提醒說。

新調整

借鑒海外市值管理的經驗,我國市值管理正站在一個充滿潛力的新起點,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國企改革的不斷深化和資本市場的逐步成熟,預計我國央國企市值管理將邁向更深層次的優化與提升。

在對全球主要市場上分紅、回購及並購重組三大常用市值管理工具的使用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後,華泰證券發現,與發達市場相比,我國央國企在市值管理工具使用上仍有欠缺,實操時往往霧裏看花。盡管央國企分紅力度和廣度相當大,但分紅持續性、對財政支持力度仍有待提升,回購、增持、並購等市值管理工具使用也有更多發揮空間。

當下,央國企在市值管理上已經從規劃階段轉向實際操作,並且取得了初步成果。不過,在實踐中,央國企市值管理還面臨一些挑戰。

徐馳認爲,從企業自身價值角度來說,當前我國央企的資産收益率(ROA)、淨資産收益率(ROE)相比其他上市公司偏低,創收效率較低。而且,由于長期依賴債務投資,股權管理相對固化,資産負債率相對較高。除此之外,央企的研發投入也有待進一步提升。

從價值發現的角度看,我國國有上市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往往還是局限于傳統的市場開拓,以及實體經營銷售。對于投資者關系管理和資本運作並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徐馳說,“缺乏與投資者的主動交流,導致資本市場和投資者對國有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國企改革、科技創新等變化不了解。即便這些上市公司創造出價值,也並不能將創造的價值在資本市場上兌現”。

從市場角度看,徐馳表示,國內資本市場估值波動大起大落、市場價值發現功能始終未能得到充分發揮、央國企上市公司估值被長期低估等問題的存在,與中小投資者占比較高的投資者結構特征關系密切。我國資本市場起步晚、發展快,即便是一些機構投資者也沒有牢固樹立價值投資的理念,熱衷于追逐市場熱點,“散戶化”特征明顯,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市場對優質國有上市公司的價值發現。證券公司等中介機構應做好投資者教育,鼓勵更多資金配置在符合中國特色估值體系的優質行業。

新影響

展望未來,市值管理的深化對市場和投資者會有怎樣的影響?

朱平芳認爲,未來,隨著IPO入口關趨嚴、退市成爲常態的情況下,圍繞央國企上市公司的投資將成爲主題投資。央國企在資本市場中的地位提升及其市值管理的深化,能夠更好地應對市場波動和不確定性,對于資本市場的穩定有望發揮更重要作用。同時,市值管理的深化可倒逼市場結構優化,引導資源向更有效率、更具價值的領域流動,激發企業創新力和競爭力,推動企業在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等領域的布局和發展,爲市場帶來更多的增長點。此外,市值管理深化還有助于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這將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和參與度,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當然,在中國特色資本市場建設的過程中,投資者應該順應這種變化,調整投資策略,順勢而爲。

徐馳表示,隨著市值管理的深化,上市公司有望提升信息披露的質量和頻率,能夠使投資者更准確地評估公司價值,從而提高資本市場的效率。同時,更加透明的信息披露,可以減少信息不對稱,增強市場信心。

談及央國企市值管理的發展趨勢,徐馳指出,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將有效提升國企管理層進行市值管理的決心和動力,修複國企估值。

在徐馳看來,未來,央國企市值管理將同時兼顧兩個發展方向:一方面,在新一輪國企改革背景下,國企將持續提升自身盈利能力,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實現上市公司質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國有上市企業將強化公衆公司意識,加強上市公司投資者關系管理,具體包括積極通過舉行業績說明會、路演、組織機構調研等方式對外傳遞信息,以及加強信息披露,准確向投資者傳達公司信息。

“從長期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關鍵要練好內功,改善基本面,深化國企改革,增強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競爭力。”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研究員吳剛梁這樣向記者強調他的觀點。

記者 魏來

0 阅读:112

國際金融報

簡介:人民日報旗下權威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