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何巧女給美國捐款90億,國內負債190億看中國的漢奸文化!

南國勁松 2024-02-09 17:05:06

1993年,浙江的大學生何巧女和她精通園藝的父親創建了東方園林公司,何巧女以其獨特的眼光發現了園林産業鏈中的巨大利益,那時候正值中國房地産如火如荼,園林景觀是房地産的配套單位,一個優秀的樓盤必須要有吸引眼球的園林景觀才能提升價值。

精明的何巧女又一次瞄准市場,和房地産商密切合作,進軍園林産業。市場不斷打開,東方園林也越做越大,借著改革開放和房地産的紅利,東方園林成爲園林地産界的領頭羊,業務遍及全國各地,何巧女也成了小有名氣的企業家。

但何巧女絕不滿足于此,她把眼光伸向了遠方。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中標爲北京設計城市景觀,2010年上海世博會同樣也有東方園林的參與。東方園林的業務得到官方等級的認可,並且開始走向世界舞台。

2009年,東方園林成功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爲我國第一家上市的園林公司,何巧女也成爲企業界升起的一顆明星。

公司上市後,市值一度突破400億,何巧女身價倍增,夫妻二人的身價達到了驚人的80億元,成爲了名副其實的中國女富豪。

何巧女隨後做的一系列事情爲自己爭得了榮譽,曾經投資慈善事業,在這方面十分大方。2012年,她設立了何巧女慈善基金會專門進行慈善活動,在教育領域爲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校捐款近億元。在環保領域甚至捐出15億美元來支持野生動物的保護工作。何巧女名聲大噪,走向了人生的巅峰!

東方園林公司在上市後瘋狂募集資金,成爲市值超百億的大公司。于是何巧女開始擴大經營規模,投資新的業務開發。然而,隨著房地産市場的式微和計劃疏漏,導致資金不足,就發行證券來彌補資金不足。

但是股民開始對東方園林的經營現狀産生懷疑,開始抛售東方園林的股票,其證券更是無人問津。長此以往最終導致了其資金鏈的崩盤,其結果是毀滅性的。

最後員工工資發不出去,後續的經營也無法開展,盡管何巧女向大家解釋只是經營出現暫時困難,但是卻並沒有得到大家信任,之前的慈善活動也被大家懷疑。

最終查實之前捐的15億美元被披露是捐給了美國的一個環保機構,此時也引來了中國民衆的嚴重不滿。中國人均國民生産總值12000美元,美國人均國民生産總值8萬多美元,是我們的六倍有余,中國還有9.64億人月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下,難道是因爲美國窮困需要幫助嗎?還是崇洋媚外,別有用心,處心積慮討好美國呢?

置國內萬千民衆生死存亡于不顧,一次就捐給不缺錢的美國90億。更爲嚴重的是,東方園林的負債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90億,當然,何巧女和其丈夫已經不是其負責人。

何巧女走到今天這一步,靠的是投機取巧,但是去了基本的社會誠信,沒有對得起股民的信任,表面在做慈善實際是弄虛作假,辜負了社會的期待,實屬咎由自取。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問題,爲什麽我國有那麽多富人在自己賺到錢以後都喜歡往美國跑呢?你要搞明白一個問題,這個錢不是你一個人的,這是全社會的,正是有了國家的好政策和無數底層人的血汗打拼才積累了這麽多財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你把這些錢拿到不缺錢的美國去供自己揮霍,有沒有想到自己還是一個中國人呢?這和舊中國的漢奸有什麽區別呢?

他們天真地認爲,只要自己拿到了巨額財富,跑到了美國,就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紙醉金迷的生活。就能爲所欲爲,自由自在地生活。其實,每一個卷款逃到美國的富豪最終會成爲美國人案板上的魚肉,美國想什麽時候收割就什麽時候收割。不是最近美國總統提出禁止貪汙腐敗人員入境以及沒收腐敗人員財産嗎。

其實美國心裏很清楚誰是投機取巧致富的,之所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放他們進來,就是因爲富豪身上有巨額財富,美國會想盡千方百計收割他們。一旦到了最後,這些富豪被收割完了,失去了利用的價值,最後你看美國還歡迎他們嗎,肯定會掃地出門,將他們遣送回國處理,這些人就像被別人用完的裹腳布一樣隨意扔掉。但是他們最害怕被遣送回國,國法森嚴,中國人民對這些叛國投敵的變節分子 早已恨之入骨,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

再回到曆史上看一下,漢奸作爲一種文化,由來已久。清朝只有幾十萬大軍,明朝有上億軍民,結果卻四分五裂,軍民紛紛投降,任由滿人侵略殺害。大批明軍不戰而降,山河破碎,國家淪陷。

在抗日戰爭時期,我英勇的中國軍隊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奮鬥,然而,在很多敵後戰場上,和中國軍隊作戰的主力竟然是僞軍。在整個抗戰時期,變節投敵的中國軍隊竟然比日軍總數還要多,這些無疑給我們和敵人作戰帶來了極大的困難。不是說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嗎?爲什麽還有那麽多人助纣爲虐,和敵人狼狽爲奸,殘害自己的同胞呢?

咱們就以山東爲例吧,抗戰時期,日軍在山東總兵力有36000人,而漢奸僞軍投敵軍隊竟然有八萬之衆,是侵華日軍的兩倍還多。當時我山東堅持抗戰的八路軍有五六萬之衆,其中大部分時間主要是同僞軍作戰。

咱們算一下這個賬,日軍三萬六千人,山東有17個地級城市,每個城市駐守1000多人,就占了17000人,還有濟南、青島、煙台等大中城市要加強防守,也就是說在城市方面日軍要占用兩萬軍隊,剩下的100多個縣城只有16000人,每個縣城的日軍不到200人,日軍的兵力是捉襟見肘,所以日本大力扶持收買漢奸、僞軍,實施以華制華的戰略,努力讓中國人打中國人,自己窩裏鬥,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其實在山東這片土地上,抗日戰爭時期是三分天下,日軍占據大中城市主要縣城,日僞軍占據很大一部分縣城和農村,八路軍占據廣大山區和農村地區。有人說中國人不打中國人,八路軍專門和僞軍打仗,其實這是不懂那時的曆史文化。很多地方被僞軍頑軍把持著,如果不把他們消滅,就很難取得對日作戰時的勝利,而且這些僞軍 在殘害中國同胞方面比日本人更狠。

我清楚記得,我很小的時候,裹著小腳的老奶奶告訴我,日本鬼子壞,但是二鬼子更壞,迫害起中國人來一點也不手軟。我們村子東邊山頭上有一個小據點,只有三個真鬼子,有8個二鬼子。石崗據點有三十個真鬼子,有180個二鬼子。這些二鬼子戰鬥力雖然比不上真鬼子,可是大多是由地痞流氓無業遊民組成,還是很難對付的。

在膠東抗戰中,許世友將軍大多數時間都在和僞軍頑軍作戰,很多人不理解,嘴上喊著“中國人不打中國人”,說許將軍是專門打中國人的將軍,我告訴你們,那些僞軍比日本人還可恨,爲了向鬼子邀功請賞,頑軍頭子趙保原一次殺害了100多名堅持抗日的八路軍地方工作人員,對于屠殺工農群衆和革命幹部,這些僞軍一點人性沒有,毫不手軟。所以,不消滅他們,就難以打開抗戰的局面,許世友確定的先打較弱的僞軍,再打日軍,是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

很多人認爲僞軍沒有戰鬥力,是不切實際的,很多僞軍以前就是國民黨軍隊,叛變投敵做了日僞軍的走狗,這在敵後抗日戰線很普遍,專門跟共産黨八路軍和人民群衆作對。有些地痞流氓、二流子也是僞軍的主要力量,這幫人雖然打仗不怎麽行,但是在欺負起老百姓方面可一點也不差。

在馬石山十勇士事迹中,十勇士激戰一夜,以全班壯烈犧牲的代價掩護了1000多群衆突出重圍,擊斃108名敵人,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僞軍,三分之二是日軍。這些僞軍主要是跟八路軍做對的趙保原部。

漢奸和國賊是中華民族的兩種敗類。在清朝末年法國使臣羅傑斯對中國皇帝說,你們的太監制度,將健康人變成殘疾人,很不人道。還沒等皇帝說話,貼身太監姚勳搶先答道:“這是陛下的恩賜,奴才們心甘情願伺候主子,爾等怎可诋毀我大清國律,幹涉我大清內政呢?”

也正是因爲有這樣的底層人民,中國文化,社會才能延綿幾千年而不斷,爲這些偉大的底層人民點贊,我們不能忘記這些底層的人民大衆!

林語堂說,中國有一類人,身處社會最底層,卻有著統治階級的思想,總以爲自己就是高高在上的權貴,在動物界找到這樣的動物都十分困難。中國有幾千年的封建皇權社會,皇帝把天下人的所有權力都集中到自己身上,形成一個家族統治世界。老百姓都爲這個家族打工,大家心裏只知道天下是愛新覺羅家的,生死存亡跟老百姓沒有什麽關系,反正遭罪的事都是老百姓幹,好事從來輪不到百姓。時間一久,老百姓對國家的觀念就淡了,大家以爲不管誰來了都得繳納皇糧,伺候誰都是伺候,何必分彼此呢?

由此可見,在舊社會,這個社會是先有國賊,後有漢奸,當人民對統治者失去了信心的時候,就會轉身投入到別人的懷抱。

我們必須看到,中國共産黨的方針大政是正確的,自解放以來,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奮鬥,經過無數艱難曲折,走過不少彎路,終于從一個一窮二白的落後農業國一躍成爲世界最大的工業國。

當然了,這是黨的英明領導和全國人民共同奮鬥的結果,是堅持改革開放正確路線的結果,也是農村城市化高速發展和巨大的人口紅利帶來的福利。

但是我們始終要有一個冷靜的頭腦,我們還存在大而不強的現狀,我們國家很多人收入還不高,社會貧富兩極分化嚴重,大量社會資産砸在房地産和基建上面,民生有待加強,社會分配制度需要不斷完善。

大浪淘沙,泥沙俱沉,有一些背棄人民的社會渣滓、人間碩鼠出現,也在情理之中。但他們並不是社會主流,並不能代表社會主流和正義的力量。

我們的社會主義制度是世界上最優越的制度,社會主義民主、自由、平等正在逐步完善,人民群衆從內心深處大力支持中央不斷深化改革,完善社會利益的進一步合理配置。

當然,我們要堵上漏洞,對于自動脫離中國國籍的人 應該征收棄籍稅、資産稅、房産稅、遺産稅,政府應該“劫富濟貧”,把富人的錢通過稅收實現社會公平分配,實現社會公平正義,對于那些一心跟祖國和人民作對,崇洋媚外、吃裏扒外的漢奸,一定要毫不手軟,堅決打擊,讓他們人財兩空。

一個民族的認知和觀念是在幾千年人類曆史中固化下來的,基本很難改變。但是一定要改變我們才有出路,雖然有很多不適應,但是爲了中華民族在世界上能夠活下來並能發展壯大,我們已經別無選擇,除了與時俱進地奮鬥開拓,我們已經沒有別的路可走!只有我們整個民族的思想上的腳鐐都掙脫了,我們的小腳都放開了,我們這個民族才能走得更遠,我們才能足夠強大!

0 阅读:6

南國勁松

簡介:我是山東濟南的一個農民16歲就離家遊走江湖酷愛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