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在抗戰中度過戴義開

史海拾珠 2024-05-06 22:33:12

童年在抗戰中度過

戴義開

一、小孩于也關心國事

我們這把年紀的人,童年的歲月基本上是在“打日本 鬼”的民族救亡怒吼聲中、在戰爭動亂的氣氛中度過的。在 學校周會上,我們這些小孩子和大人一同背誦“抗戰到底” 等誓言、公約。初小班上我的同學都知道民族英雄嶽飛、戚 繼光、史可法的故事,還有上海抗日的八百壯士等等。我們 讀的課本,封面上印有握槍沖鋒、大聲疾呼的中國軍人畫 圖。我就用習字簿的湘紙一次又一次地臨摹下來。 晚上,我們一群小夥伴坐在小南路騎樓邊交談抗日前線 的新聞,誰說得多,誰就是小家夥中間受尊敬的大知識分 子。例如“湘那會戰”,誰也不知道“湘鄂”兩字怎麽寫, 有人提問“怎麽叫‘想我’會戰?”主講的斥一聲:“大人 就這樣講的!”誰也不再追問了。只想聽那裏又打死多少鬼 子,其它不求甚解。也算是從自己的實際水平上關心國家大 事吧。

二、“跑警報”

日本飛機經常來空襲,馬鞍山頂豎杆挂一個燈籠,警報 長鳴,表示桂南北海那邊有日機朝柳州方向飛來。于是“挂燈籠啰”的喊聲四起,街上大亂,店鍵關門,人們湧向市郊 較爲安的地方。豎杆挂兩個燈籠就表示日機已飛近柳州, 街上萬瀛具家,偶爾有人倉惶跑過。躲在防空洞裏的就注意 聽有沒有飛機的聲。這就是“跑警報”或“跑飛機”。那 時候在今八一路和儒路之間是一片土坡起伏的空地,菜畦 野草間雜,土坡上挖了許多一米多高或縱深的豎洞或側洞, 這是最簡易的防空洞,雅需路臨河一帶防空洞規模就大得 多。但父親甯願帶曳來這簡易洞。天氣晴好之日,就有一些 市民先期行動,父親也牽著我來到主日呆慣的地方,坐在洞 口邊跟別人聊天。我張望眼前一派陽春美景,草叢小花,飛 來飛去的蝴,想著老師教的歌: “淡淡的三月天,杜鵑花開在山坡上……。” 我沉碎于輕捷的蝴渫在決活也飛舞,卻忘記暴戾的日機 飛臨頭上。溫馨約豔陽天立即變成肅殺的世界。突然山崩地 裂似的爆炸聲好像就在頭上,父親匐伏緊護著我盡量住洞下 躲。這是一次較大的日機空襲災難,從“大樹腳”(今市婦 幼保健院附近)到“一溜塘”(今蓮塘路)一帶落了不少炸 彈,聽說死了幾百人。回家路上,父親帶我繞過被炸的現 場,我腦子裏回響著音樂老師激昂的歌聲: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三、衡陽戰役引起的激情

晚飯前,也就是每天晚報上市的時間,小南路洋溢一片 焦急、興奮、不安交織的氣氛,這時,衡陽戰役已經打了幾 十天。人們急于要了解前線消息,商店的夥計、掌櫃們跑到 騎樓前等候賣報紙的到後。報紙來,又圍成一堆聽念報。然後是討論、爭辯。在這種臨時自發形成的“讀報組”裏, 光聽說話的聲音,你還分不清誰是老板,誰是夥計,誰是顧 客,誰是路過的行人或街邊擺攤賣膏藥的江湖佬。我的一位 堂兄向我們幾個水家夥下達一個任務,把報紙登出的衡陽守 軍將領們發出的電報背誦下來,優勝者發給“記性好”精神 表揚獎一句。至今我還記得電報的話: “敵人今展已從北門突入,城內已無可用之彈及可增之 兵,職等惟有一死,以報黨國,決不負委座生平作育之至 意,來生再見。” 後來聽說那個軍長方先覺投降了,後來雖然又逃跑出來 了,沒有“一死”,大家都覺得很掃興。

四、被吊打的逃兵

有一次日機來空襲,我們全家都躲在家裏床底下。不料 這次炸彈就落在附近,爆炸的巨響好像要把房屋都掀起來 了。警報解除後一查,屋後街炸塌幾家房屋。過幾天,我們 就搬到黃村頭住。住處旁有個祠堂,駐紮一群士兵,吃飯時 他們都到門前曬谷場圍成圈蹲著,中間一臉盆青菜或者黃 豆,士兵們胃口極好,一盆菜像變魔術似的一會兒就全光 了。而且總有一個把盆裏的殘余一點一點搜刮進嘴裏。士兵 的灰色軍衣都很髒,手指手背多生有柳州俗稱“癞渣”的疥 瘡。草桂繩子綁住瘦得很薄的或者浮腫得發亮的腳掌。他們 的樣子跟我在課本封面上看到的帶鋼盔、穿皮桂的偉壯形象 大不相同。有一次祠堂裏傳出嚎叫聲,我跑過去,看見一個 兵被捆住手吊在屋梁下,一個軍官揮舞粗繩往他身上抽打, 他懸空的身軀怪異地扭動著,其他士兵呆呆地圍著。一個村 上奶老郭哝著:“造鬼孽喲,造鬼孽喲!……”聽說是懲罰 逃兵。士乓大多是人農村抽壯丁抽來爲,也有別人化錢買來 頂份額爲。有些受不了那份苦就逃跑。那令人心悸的嚎獎聲 好長日子還在我耳力響著。

五、遊行和街頭宣傳

街上經常能看到各種遊行活動,多半在下午沒育空裝爲 時候進行。有一次是抗日救國獻金的遊行,隊伍前列吹軍 號,打洋技,接脊是一面很大的“青天白日滿地紅”(那對 的國旗),四角由好些人扯緊,在街中徐徐行進,擁擠在街 兩邊的市民分紛把沙票或值淺的物品扔上去,聽說還有扔珍 珠項練、金戒旨等贽重物品的。遊行隊各人揮舞各色標語 紙制成的三角小旗子,舉拳高呼口號:“打倒日本帝國主 義!”“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晚上的火炬遊行更容易形成一種熱烈氣氛。遊行者每人 舉著一截阻棒似的大竹纜火炬,隨著口號聲起落。整個遊行 隊伍就像一條輝煌的遊動著的巨大火龍。那時市中心街道慶 雲(中山中)、培新(立新)、沙街(柳堤)、小南這一圈 是遊行隊伍必經之路。有時,遊行隊伍分散成一支一支爲宜 傳隊到各街頭用表演文藝節目形式開展宣傳。青雲菜市口 外,今中山西和小南路之間校開周讓,總會有一個點。觀衆 層層圖成一大圈,在今青雲大廈門前,那時每晚必開大檔口 賣壯腰補腎之類膏藥的鍾笑珊夫婦的攤子,就自動收擋,讓 出地盤。宜傳隊通常表演“放下你的鞭子”之類的活報劇, 歌詠有獨唱、合唱: “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向前走,別退後,抗戰已到最後關頭!” 那時候不僅是成年人,少年兒童也時興唱這些歌。唱起 來總會有一種感覺,當時說不出這種感覺,年紀大些之 後,才知道這就叫崇高、壯烈和莊嚴。跟時下那種绉眉閉 眼,指天頓腳地唱“忘不了你的是我,看不夠你的是 我……:”卻是完全不同的風味。

六、聽廣東戲的一點收獲

隨著疏散南下和東來人群的湧入,市面呈現畸形繁榮, 柳州城市人口據信已超過30萬。廣州粵劇泰鬥薜覺先、唐雪 卿的覺先聲劇團,馬師曾、紅線女的太平劇團都來了。我們 有機會到映山街國泰等戲院去看這第一流的廣東班演出。既 有《胡不歸》之類的苦情戲,也有《梁紅玉》之類的愛國 戲。戲台上的英雄們戰泡點綴著閃閃發光的小電燈。這是當 時戲台表演藝術道具運用最新科技的成果之一。而看廣東班 給予我的愛國主義教育成果之一則是我畫了一幅《英雄落難 圖》,一個甩發辮、提馬鞭的投荒英雄。畫面還錄上一段頗 爲流行的粵劇戲文: “百感蒼茫,愁見月斜雲漢。莫道江山情重,因悲國土 淪亡。” 那時候,這種文字語言我沒法理解明白,但我感受到一 種慷慨悲歌的悲壯情境。我的同堂二哥看見這張畫,不勝驚 訝地說:“真有點像薜覺先呢!”他把戲文有滋有味地唱了 一番,又拿去向其他親友推薦:“十歲細路仔(小孩)既傑 作!”這使我幾個小夥伴又羨慕又嫉妒了好幾天。

七、不幸的逃難姑娘

衡陽失守,戰線逐漸南移。柳州市中心各十字路口都修 築有射擊口對著各條街道的鋼筋水泥的碉堡。我在小南、慶 雲、西大路口之間的碉堡外,聽著大人們在誇耀這防禦工 如何堅固,瞧著黑黝黝的射擊孔,腦子裏呈現巷戰時哒哒哒 響的機關槍,從裏面向入侵的日本鬼掃射的壯觀景象。碉‘ 附近街邊,逃難者擺賣舊衣物的攤子越來越多。新近從廣 來的一夥親朋中,有兩兄弟津津樂道他們在逃准路上擺攤, 用飯焦(鍋巴)搓成藥丸子,冒充壯腰丸出賣以維持生計的 故事。我們幾個小家夥私下還就此開展過討論;第一,老百 姓捐了那麽多錢(我們都親眼見過獻金的),政府應該分- 點給難民;第二、鍋巴做藥吃不壞人,又能解決逃難者吃飯 問題,此計大妙,我們逃難時也不妨一試。當然,這兩項“決議”都沒有貫徹。柳州大疏散時,小夥伴們隨家長各奔 東西。他們在逃難時,有些全家被強盜搶劫一空,有些親人 被日本鬼拉夫死于路邊,我家和一夥廣東同鄉共約20人經拉 堡疏散到成團鄉附近的朝陽村。天色陰沉寒冷。途中在一個 財主家門前歌腳,一個青年正在堂前打老婆,那女的很年 輕,操著廣東白話不斷地哭叫“阿爸河媽”。原來她是半年 前隨家從廣東逃難上廣西,路經此地,行李已經賣光,被迫 將她賣給這家做小老婆,現在她也不知道雙親的去向。大家 聽了都覺得很難過。父親坐在行李擔上,绉著花白眉頭說:“亂世人不如太平狗啰,做人實在艱難!”

八、柳州淪陷

村裏人傳來:日本鬼子進柳州了! 後來才知道,日軍進攻柳州采用箱形攻擊。一路由佳 林、永福,一路由桂平、象州分兩路指向柳州。11月8日, 日軍先頭部隊已侵入市東北郊鹧鸪江、三門江一帶。9日, 日軍出現在市東南郊陽河、馬草塘,並在杜灣村渡河,向雞 喇街、窯埠竄侵。10日早晨,國軍阻擊由羊角山向機場進犯 之敵,發生戰鬥。下午,敵軍攻占飛機場。另一股竄至市西 郊鵝山、鵝崗橋,國軍曾在這一帶阻擊,旋向西撤退新圩、 洛滿。此時柳州城內已情況不明。11日拂曉,國軍在拉堡以 北與由柳州城外西竄的敵軍遭遇,交火。中午,敵以炮兵掩 護,向國軍拉堡、雙橋陣地進攻。戰鬥至下午近晚,國軍向 六道圩撤退。柳州城市中心區沒有發生過戰鬥而淪于日本侵 略者之手。那些堅固的碉堡都沒有經過戰火的洗禮。 據後來國軍的戰鬥詳報記載:柳州附近戰鬥從1944年11 月8日晚開始,到12日上午結束,“我軍傷亡官兵三百余 人,敵之傷亡較我爲衆”雲。

九、鬼子的狼狽表演

大約就是國軍向六道圩撤退這個晚上,朝陽村的人整晚 驚惶不安,隱約聽到遠處有槍聲。第二天上午,從成團圩傳 來消息:日本鬼來了!大家立即往村後山上跑。在山上呆到 下午,沒有鬼子進村。但接連好幾天,每次聽到警報,大家 都毫不猶豫地往山上跑。因爲確實每次都有鬼予到過成團 圩。 終于有一次真的“狼來了”,我們在山上望見山下橫亘 的大路上,五六個騎馬的鬼子在路邊下馬,坐在近旁的田基 上,像是在歇息。躲在山上持有槍支的青年們被幾個鬼子大 模大樣的架勢激怒了,開槍射擊。槍聲打響,鬼子只是向周圍山嶺張望一下,山上打了十幾槍,他們還坐在那裏,也不 還槍。有人說:“這些日本鬼是兵油子,聽槍聲知道射程遠 傷不了他們。”又有人說:“有機關槍就好了。”話音剛 落,另一座山頭響起“哒哒哒哒”的機關槍,霎時間,鬼子 跳起來,好像棍子捅進螞蟻窩,散開竄上大路,騎上馬飛快 地逃跑了。山上一遍歡呼。鬼子的這一番狼狽的表演,讓人 們很久以後,一提起來就都還非常的開心。

十、空戰壯觀

使我們增加新的不安的是,各鄉間逃難的人被搶劫的消 息越來越多。介紹我們到本村住的“地膽”終于說了:“看來 情況不大好辦,我也要回城裏恢複我的米粉攤,你們也回城 算了。”回柳州時,也是陰沉沉的天,天氣更冷。回家途 中,在飛機場邊看到一具女屍,在小南路南端看到一匹棕色死馬。街上來去匆匆的是老百姓,昂然過街的是二鬼子,偶 爾有幾個人一隊的日本鬼,拖著的軍刀像狼尾巴。店鋪或閉 門或被打開半邊,我們家也被破門掠劫過。有些鄰居從門縫 裏點頭打招呼後,趕忙把門關上。整個城市寂靜得使人壓 抑,但聽說河兩邊都有大賭場,那裏就熱鬧。 日本鬼占領下死氣沉沉的柳州城,也有生氣勃然的討 刻。那就是盟軍飛機飛翔上空的時候,炸彈、機關炮轟響聲 中,市民紛紛停立街上望。盟機通常是襲擊飛機場,有時 也俯沖掃射柳江,那是對著挂太陽旗的船。短小精悍的野馬 式戰鬥機跟烏黑的日本“零”式在空中追逐時尤爲精彩,野 馬式速度和靈活性都強得多,在藍天下掠過時,那聲音就像 帶金屬性的男高音引吭高歌。看到“零”式尾巴冒黑煙裁下 來,多年受日本飛機軟侮的柳州人,心裏那陣快感是難以形 容的,後來、盟機來襲愈更頻繁,日本鬼沒有飛機迎戰了, 只開高射也,兩只機身的P33式盟機喜歡像飛箭越長空, 周圍總有幾團拳頭大的黑煙突現,那是鬼子的高射炮彈。飛 機總是在飛機場那邊留下一連串使空氣也簏顫起來的爆炸聲 之後離去。 那時候市民中傳說,駕鶴路日軍十一軍指揮所駐地的天 主堂內,關了兩個被俘的美國飛行員,有人看見他們光著被 曬得通紅的上身在院內砌牆,望著野馬式飛過,眼淚就流。

十一、鬼子燒柳州

一個晚上,街上傳來喧鬧聲,門外有人叫喊:“快撿東 西走呀!日本鬼要燒房子,正在映山街口一路淋汽油!”我 們很快捆起棉被、衣服匆匆出門,把行李堆放到已經聚集許 多人的青雲菜市裏,當時這菜市只有幾根磚柱頂著一片殘破 的瓦頂。大家都不知道該往哪裏跑,呆呆地望著慶雲路那邊 上空越來越大的火光,然後是街口對面熊熊的火焰吞沒一排 房屋,接著小南路燃燒起來。火場那邊有房屋倒塌聲、木料 燃燒的噼啪聲,間或似乎有槍聲。在我身邊有咒罵聲、念佛 聲和歎氣聲。大火燒過街口這邊,逼得臉上發烘。眼睜睜看 著火焰在我家風火牆外側亂竄,忽然風向變了,火勢回退, 天亮時,大火逐漸熄滅。我家前半部有風火牆,後半部圍牆 外都是空地,因而得以幸免。但牆壁熱得燙手,也怕房屋倒 塌,就到西大路朋友家暫住。 柳州城30年代初興建的市中心區繁華街道現代建築精 華,經十多年的經營,至此被日本鬼付之一炬。

十二、柳州光複

接著又是一個在記憶中抹不掉的晚上。1945年6月28日 晚,沉宏的大炮聲像持續的春雷,在龍城上空回響。我們都 坐在床上,黑暗中有滋有味地傾聽,一聲巨響後,我就想像 它把鬼子和他們的槍枝、汽車炸飛的情景。大人們在房門外 議論,有的說大炮是從鵲兒山打往馬鞍山、飛機場方向,有 的卻說是從河南打往柳北,但都是打日本鬼這點大家意見完 全一致。火燒柳州城是鬼子逃跑的信號,這炮聲就是宣布侵 略者的末日來到了。 後來才知道,盤踞廣西的日軍在19455年4月已開始撤 退,5月中旬以後,從桂南向北撤退的日軍,沿途在昆侖 關、鄒圩、石陵、遷江、思練、大塘等處連接受到攔截追 擊。6月16日傍晚在柳江縣三都的百子坳(後因此改名鬼子 坳)被國軍與地方自衛隊伏擊,戰鬥至17日晨,日軍受重 創,如驚弓之鳥,日伏夜行,21日晚才撤到柳州。日十一軍 指揮所已于19日離開柳州逃往桂林。其他融水、宜山、桂平 各路退往柳州的日軍也被沿途追擊。28日晚柳州城的炮聲就 是這種迫擊的延續。 一夜炮聲後,29日,光複柳州的軍隊開進市中心。隊伍 經過菜市口,市民夾道歡呼鼓掌,賣米粉的韋嬸娘、賣羅蔔 糕的覃二嬸、賣青菜的唐姑娘、擺裁縫的白老滿、做水泥工 的賴伯媽等等,紛紛在攤擋邊提開水桶、捧大海碗,把開水送上去。

50年過去了,50年前中華民族被侵略的苦難史和抗戰史 我們記憶猶新,不會忘記。也希望我們的子孫後代記住這段 曆史,爲了我們民族不再受侵略,爲了全人類不再蒙受那種 災難。我們要記住它!

1937年,蘇州城內即將遭到日軍屠殺的大批中國軍隊戰俘和市民。圖片來自百度。

鬼子占據的中國縣城。圖片來自百度。

本文節選自

1995年政協柳州市魚峰區委員會 編《魚峰文史 第13輯 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五十周年特刊》

本文圖片來自:百度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圖片和引用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本人,將做出相應整改。感謝所引用書籍作者,編輯,調查人員以及所有參與書籍資料收集整理的人士,向你們致敬!感謝你們爲後人留下了寶貴的曆史資料!本人不鼓吹民族仇恨,只展示曆史瞬間。勿忘國恥,珍愛和平!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