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120師副師長蕭克,爲何55年僅被授上將,並逐漸被邊緣化?

追夢的年 2024-05-19 23:11:36

我黨的發展,是一個由弱變強的過程,大部分人的職務都是隨著隊伍的壯大而上升。但也有些例外,最初非常耀眼,越往後反而越不如意,像蕭克就是典型的例子。

他早前擔任過紅六軍團軍團長、紅二方面軍副總指揮、八路軍120師副師長、冀熱察挺進軍司令員兼政委,都屬于獨當一面的重要崗位。

但抗日戰爭後期、解放戰爭前期,他基本就沒聲音了,還被安排去搞軍事教育數年,直到四野大軍南下,他才調過去擔任參謀長,明顯有些高開低走。

要知道在八路軍正副六位師長裏,是出了五名元帥的,蕭克正常來說也得是大將吧?可他偏偏只被授上將。而且建國後的1958年,他還被批了一百多天,從此就退居二線。

蕭克究竟經曆了些什麽,以至于出現這麽多不尋常呢?

說起來蕭克的選擇和表現,也有很多奇怪之處。他曾經有兩次站錯隊,還有兩次沒把握住機會。

按照時間來,他第一次站錯隊是在1929年6月的白沙會議,當時“朱毛”合編爲紅四軍不久,磨合階段也産生了矛盾,鬧到最後,問題變成紅四軍領導權的問題。

究竟是黨代表毛拍板?還是軍長朱拍板?也可以換個說法來表述,是黨指揮槍還是槍指揮黨?

我們在後世的角度明白黨指揮槍的重要性,但初創時的環境,誰都不知哪條路才算正確,必須要通過實踐探索,在這個探索的過程中,爭論無可避免。

紅四軍爲解決這個問題,曾于1929年6月8日在上杭縣白沙召開會議,爭吵持續了三天,最後是舉手表決。

當時包括蕭克在內的大多數人都支持軍長朱老總,唯有林、譚震林、伍中豪等少部分支持毛主席,所以不久後毛主席的前委書記職務由陳毅接替。

後來事情的發展,證明毛主席的路線才是正確,朱老總就主動去請毛主席出山。在九月來信和古田會議後,“朱毛之爭”以雙方握手言和結束。

還有一次站錯隊,是長征中他出任了紅四方面軍的軍長。本來都是人民的隊伍,在哪支部隊都是爲革命工作,但他調任的那個時間節點,是紅四方面軍老張妄圖“另立”之後。

紅二方面軍總指揮賀龍堅決抵制錯誤行爲,還曾威脅老張:要講團結莫講分裂,不然小心我打黑槍。但蕭克這個副總指揮卻在老張的不斷拉攏蠱惑下,選擇相信老張。

蕭克自己回憶錄中也說過此事,直言當初自己沒有電台,搞不清楚中央和紅四方面軍中發生了什麽,這才做出了錯誤的選擇。

不過說實話,即便兩次站錯隊,中央對他還是很信任,毛主席沒有打擊過他。

紅軍被改編爲八路軍後,蕭克出任120師副師長,若真的懷疑,直接就安排到後方,哪還會到一線。且很快,毛主席還給了他大展拳腳的機會。

1939年,中央組建冀熱察挺進軍,准備深入敵後大幹一場。冀熱察包含冀東、平西、平北三大塊,只要能將發展好,那就又是一個“晉察冀”,屆時他也能跟115師副師長聶榮臻平起平坐。

然而,他到達平西後,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處決冀東抗聯司令高志遠。

高志遠是冀東本土人士,也是冀東大暴動的功臣。即便暴動最終沒能徹底成功,還是有上千人願意跟著他轉移到平西,由此能看出高志遠的威望。

蕭克新官剛上任,高志遠就提出帶部隊回冀東發展,這對蕭克來說,就是給了個下馬威,因此一口回絕,還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

沒多久,有人告發高志遠要投靠吳佩孚,從而叛變當僞軍。這在後人看來根本不可能,畢竟吳佩孚就是因爲拒絕跟日本人合作被害的,高志遠要通過一個誓死對日抗爭的人去做漢奸,咋做得到嘛。

只是蕭克的看法跟後人不一樣,他依照舉報人陳飛的證詞和高志遠在獄中的證詞,以漢奸罪將高處決。

這事帶來的影響極大,冀熱察挺進軍麾下的武裝力量主要有三支:宋時輪支隊、鄧華支隊、冀東抗日聯軍。

高志遠這個抗聯司令一死,部下瞬間跑了七七八八,而宋時輪、鄧華在冀東大暴動時與高志遠並肩作戰,曾向蕭克建議別殺高志遠,即便有錯也可以送回延安學習,但蕭克沒有批准。所以宋、鄧對蕭克也産生意見,不願在他麾下戰鬥。

連鎖反應導致蕭克手裏沒什麽人可用,別說擴張到冀東、平北,就連平西都沒徹底打開局面。

最終在1942年,冀熱察挺進軍番號撤銷,冀東、平西、平北歸晉察冀直接領導,蕭克調爲晉察冀軍區副司令員。

在負責冀熱察時期,蕭克個人很有收獲,他寫下20多萬字的小說,加上先前已寫的20萬,初稿共有40多萬字。

他擬名爲《羅霄軍》,後改成《浴血羅霄》,該書在建國後獲得過不少獎。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寫小說又特別費神,他潛心著作,卻荒廢拓展根據地,屬實有些本末倒置。

中央給了機會,他卻沒像聶榮臻那樣開辟出一片戰略區,最後還成了聶榮臻的副手,雖然有些可惜,但跟他自己有很大關系。

組織對他夠好,1946年6月仍讓他擔任重組後的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此時的晉察冀跟華東情況很像,如果蕭克能有粟裕這樣的表現,那他地位肯定能更上一層。

然而,晉察冀一直被傅作義壓制,大同集甯戰役、張家口保衛戰接連失敗。最終晉察冀野戰軍被撤銷,直到朱老總、劉少奇前來整頓後才重建。

而新的晉察冀野戰軍司令員換成楊得志,蕭克已逐漸靠邊站,去搞了很長時間的軍事教育。到四野南下時,他被任命爲四野參謀長,奈何這時大局基本定下,他也缺少建立重大戰功的機會。

所以,綜合來看,他被授予上將也不算特別奇怪。

至于建國後也被邊緣化幾十年,源頭在1958年的反“教條主義”。當時蕭克是訓練總監部部長,該部門在“八總部”體制中位列第二,實權很大。

中蘇兩國産生矛盾後,許多跟蘇聯關系密切的部門都受到影響,訓練總監部更是如此。在軍委擴大會議正式批判前,軍委曾派遣反“教條主義”工作小組進駐訓練總監部。

部長蕭克對這些不以爲然,認爲蘇聯好的地方還是可以借鑒,不應全面否定。工作組都來了,蕭克還是這個態度,自然引起彭老總的不滿。

後來彭老總在開會時說:“只談正規化、現代化的建軍口號很不全面,沒有聯系革命、突出政治”。蕭克聽完感覺不妥,就寫下幾千字長信遞上去

內容大意是蘇聯各方面比我們先進,學習他們沒什麽錯,末尾還有這樣一句“現在的建軍思路,是中央多次開會確定下來的方針,包括軍委和國防部相關領導同志都確認過,並非脫離政治脫離革命的表現。”

彭老總發言其實是要大家提高警惕,不能完全像以前那樣緊靠蘇聯。蕭克沒有領悟到這層意思,寫信隱隱還在指責彭老總沒事找事。

所以蕭克成了“教條主義”的典型,當年的劉伯承元帥主動檢討一次就過關,粟裕反複檢討了九次也勉強過關,蕭克卻足足被批四4個月,期間還氣急攻心吐血。

他倒是夠硬,一直不承認自己有問題,直到最後一次小會,爲了還能繼續爲黨工作,蕭克對那些指控表態“基本同意”。

會議主持人聽後反問了一句:那就是不完全同意咯?還有什麽問題需要講清楚的,不如再開個會說說。

幸好會場上的徐、聶、葉三位元帥沒有說“不深刻”之類的話,用沉默來表達著態度,大家也不忍心再批下去,蕭克得以過關。

不久後,蕭克調任爲農墾部副部長,訓練總監部也被撤銷,直到1972年才重返軍隊繼續搞軍事教育。他那麽高的起點,履曆卻如此不順,也是令人唏噓啊。

好在,蕭克心態很好,最終也非常長壽,2008年10月24日病逝于北京,享年102歲。這也算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吧!

16 阅读:4455
评论列表
  • 2024-05-20 11:49

    感覺此人書生氣重,沒有心機城府,更沒有欲望野心,倒也不失爲赤子,倘若去一個不那麽重要本人又擅長的領域可能更有作爲。

    人生何處不相逢 回覆:
    同感,我對肖克將軍印象還是很不錯的
    用戶10xxx25 回覆:
    搞軍事教育
  • 2024-05-20 07:24

    上帝關上了一扇門,會給你打開另一扇窗……心胸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