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1.3萬人報名也追不上,差距巨大的中美艦載機飛行員數量

零度有法談 2024-05-12 04:56:52

中國馬上就將進入三航母時代,但做爲一個海上移動的軍事基地,航母雖然可以將我們帶向汪洋大海,但要形成不俗的戰鬥力,還需要大量的艦載機飛行員。

可以說,如今我們掌握了航母的制造技術,並且願意爲此做出對應的投入,那航母的生産完全不是問題。

但飛行員不一樣,大家都知道,培養一個飛行員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尤其還是這種對個人素質和飛行技術要求更高的艦載機飛行員。

所以說,我們在航母制造上追趕美國的同時,在艦載機飛行員培訓方面也不能忽視,一定要跟上我國的航母入列速度。

美國戰勝日本的原因之一

整個二戰期間,航母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做爲當時日本不可忽視的力量之一,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共擁有10艘航母,113艘潛艇,18艘重巡洋艦以及大量的驅逐艦和其他輔助艦艇。

更恐怖的是在太平洋戰爭早期,日本海航部隊的艦載機飛行員基本上都能達到80%以上的投彈命中率,這也幫助日本在與美國的海戰中一度取得優勢。

但當美國的國家機器全面啓動,再加上中途島與所羅門群島的拉鋸戰,暴露了日本海軍艦載機飛行員人力不足的缺點。

爲了補充人手,日本于1943年之後盲目擴大訓練規模,導致了飛行員素質急劇下降,使得大批飛行員成爲列美國同行機翼上的一個戰果標記。

其實在關于艦載機飛行員的培訓方式上,美日兩國走的是兩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日本對于艦載機飛行員的要求奇高,基本上達到了千裏挑一的水平。

日本將艦載機飛行員培訓制度稱爲“預科練”,普通的日本人要想參加預科練,首先要經曆以下三個步驟。

首先是全國統一考試,預科練的全國統考在1938年以前每年只有1次,由海軍統一出題,閉卷考試。

參加考試者首先要在15分鍾內完成數學能力測試(題量爲50題),之後要在20分鍾內完成閱讀和寫作能力測試(題量也是50題)。

並且只有平均成績達到85分以上的考生才能通過考試。

其次是體檢與航空適應性測試。

預科練的體檢標准十分嚴格,具體達標標准爲:身高不低于151厘米、體重不低于41公斤,胸圍不低于74厘米,裸眼視力1.2以上,肺活量2600毫升,雙手握力22公斤。

這些條件只要一項不合格,學員就會立刻失去選拔資格。

體檢過關後,還要進行航空適應性測試,這主要是考察學員的平衡能力、記憶能力與抗眩暈能力。

這些項目都過關之後,接下來學員會迎來加入預科練的最後一步,即更細致的體檢與航空適應性測試。

考生會被安排前往橫須賀航空隊接受半個星期左右的專項測試,在完成以上這3個步驟之後,才算成爲1名預科練學員。

當年日本的第一期預科練,全國共有8000多人參加選拔,最終合格者只有79人,淘汰率高達99%。

進入預科練之後,學員們才發現噩夢才剛剛開始,由于篇幅限制,這裏就不一一細講。

最後在接受完所有的培訓之後,能正式成爲艦載機飛行員的人,只有當初加入預科練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所以後來也有人調侃,日本海軍不是在培訓艦載機飛行員,而是在培訓“高達駕駛員”。

與日本近乎變態的培訓體系相比,美國的海軍飛行員體系就簡單的多。

二戰開始之前,美軍建立了新的飛行員招募體系,主要招募對象都是一些大學畢業生。

這些學生往往有比較好的知識素養,可以理解比較複雜的飛行原理和戰鬥機操作。

在招募到這些學生之後,美軍會將這些學生帶到專門的海軍預備航空基地開始接受培訓,在經曆12個月的培訓之後,這些學生就可以成爲海軍飛行員。

後來由于戰況激烈,美軍對海軍飛行員的需求大增,學校爲此還專門簡化了訓練過程,使學生訓練10-11個月就能直接加入戰鬥。

按照這個高效率的體系,美軍飛行員雖然在個人戰鬥素養上與日軍有一些差距,但在整個二戰期間,美軍一共培養了超過65000名飛行員,是日本的2.5倍多。

並且日本的精英飛行員有相當一部分在太平洋戰爭初期,就被美國消耗殆盡,之後雖然也緊急培養了一批,但整體素質完全比不上美國的同期飛行員。

在如此巨大的差距之下,戰爭後期的日本只能通過一些“自殺式”襲擊,企圖挽回一些在戰場上的劣勢。

二戰結束之後,美國對這套艦載機飛行員培訓體系做了一些油滑,開始從社會招募見自己飛行員學員。但學員的主要來源還是海軍軍官學校的畢業生以及美國海軍航空兵。

爲了培養素質更好的飛行員,現在美軍的培訓體系也更加嚴格。

截至目前,整個美國海軍擁有10個航母艦載機連隊與1000余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占全球艦載戰鬥機飛行員的80%,其中又有50%-60%擁有夜間著艦能力。

中國艦載機飛行員現狀

在現代航母上,對于艦載機飛行員的要求要比二戰時期還要高。

因爲隨著航空母艦以及艦載機技術的發展,很多高科技産品都被應用于最新的裝備之上。

所以現代艦載機飛行員不僅要掌握戰機駕駛技術、超強的起飛和著艦技術,還要掌握一系列有關的裝備使用等技能。

在當年中國決定發展自己的航母之時,就已經對應的開始培訓早期的航母人才。

爲了培養出合格的艦載機飛行員,我國海軍、空軍、裝備研發部門、相關院校以及醫學專家麽年共同合作,對當時全軍內部的戰鬥機飛行員進行綜合測試。

當時的基本條件是要求飛行員年齡在35歲以下、心理素質極佳、整個飛行生涯操縱過5種不同類型的飛機、全部飛行時間共超過1000個小時、其中3代機的飛行時間要超過500小時、參加過聯演訓練和重大演習。

在經過如此嚴格的篩選之後,我軍在興城建起了一座模仿航空母艦滑躍式的起飛甲板供飛行員訓練。

最終在殘酷的訓練中,我國第一代艦載機飛行員脫穎而出,他們一共有5人,分別是戴明盟、孫政雄、徐漢軍、盧志水和魏紅偉。

到今天,我們有能力擔任艦載機飛行員任務的人數大約在200人左右。

但隨著我國的航母越來越多,航母搭載的戰鬥機數量也會隨之增加,所以目前我國的艦載機飛行員還是需要不斷培養。

況且“遼甯號”航母那種直接從戰鬥機飛行員中選拔艦載機飛行員的方式,終究只是短期應急時的無奈做法,要想培養出源源不斷的人才,就需要有自己的人才體系。

幸運的是,目前我們的海軍航空大學已經開始培養自己的艦載機飛行員,並且在2021年共有13000名青年報名,願意投入到這項十分艱苦的訓練當中。

5年之後,一大批飛行員將會畢業,到那時,我們就會有一大批艦載機飛行員作爲補充,縮短與美國之間在這方面人才的差距。

如果未來中美之間必有一戰,我們在開足馬力進行裝備生産的時候,一定要有大量的會使用、駕駛裝備的人才,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憑借著強大的工業能力與源源不斷的人力資源,立于不敗之地。

64 阅读:30197
评论列表
  • 2024-05-13 08:37

    無人機是最好的縮小飛行員的差距。

  • 2024-05-12 21:53

    要裝備,更要駕馭裝備的人才

  • 2024-05-13 07:00

    人才問題應該不大,造一艘航母要很多年,造的時候同步培訓來得及。缺的是經驗。這只有靠自己積累摸索,沒人幫你。

  • momo 33
    2024-05-13 09:26

    以後用遊戲玩家得了,主力是飛控手[笑著哭]

    煩嗜囿忌劃 回覆:
    美國飛控手好像很多都是退役(艦載機)飛行員
  • 2024-05-13 06:10

    以前的飛機都是狗鬥,對飛行技巧要求很高,而且美軍飛行員當時訓練時長碾壓日本,說難聽點是拿時間和金錢堆出來的,現在中國又不是當初的日本,訓練時長已經超過美國飛行員,而且現在空戰基本都是視距外打擊,不需要玩各種高難度動作。

    懶羊羊 回覆:
    沒有高難動作,怎麽擺脫被對方鎖定後逃跑
    隔壁老貓 回覆: 懶羊羊
    不是說不要機動性,但機動性的重要性已經下降很多,高空高速,視距外打擊,大部分場景都是勝負的決定性因素,你想玩高難度動作連機會都沒有,機炮時代和導彈時代戰法不一樣。
  • 東哥 22
    2024-05-13 10:26

    雖然艦載飛行員數量差距大,但中國的目標僅僅西太,反觀美海軍是追求的全球霸主[呲牙笑]這麽一看差距有但沒有那麽巨大,而中國的航母數量增速巨大,反觀美國航母艦齡大維修多有效在航時間短,趴窩待修的多

  • 大頭 19
    2024-05-13 11:26

    戰時飛行員和飛機都是消耗品。要備實際需求的幾倍才行。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後期,有航母沒有飛行員飛機,航母只能當誘餌。那才悲催呢。

    灰太狼小白 回覆:
    現代戰爭是無人機的天下,就像殲20屁股後面跟著帶到侍衛,人太金貴了,無人機性價比超高。[呲牙笑]
  • 侯鹿 11
    2024-05-13 10:51

    開放無人機模擬操控設備,做幾款過關類遊戲,10元一套遊戲軟件,500一套操縱設備,再搞幾場遊戲比賽,無人機飛行員唰唰的爆出來[靜靜吃瓜][靜靜吃瓜][靜靜吃瓜]

  • 2024-05-13 10:26

    一點毛病沒有,中美人員和裝備數量都很匹配。一千人對應十幾艘航母。二百人對應三艘航母。飛行員過多既提高不了戰鬥力,還浪費錢,畢竟現代航母從開工到服役的時間足夠的長。

  • 2024-05-13 10:53

    那是因爲中國對飛行員的選拔標准太嚴格,其實門檻應該放低,執照分級就行,又不是每個飛行員都要去駕駛j20

    ミ踏蒗﹏℡ 回覆:
    選拔標准不算高,主要是選上到最後單飛淘汰的人不在少數
  • 2024-05-13 10:48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人海戰術或許可以填補裝備上的劣勢,而數量上的劣勢單純的靠裝備是難以彌補的,這就是戰爭潛力。如果中國沒有數量巨大的人口和幅員遼闊的國土面積,根本沒有幾率贏得抗日戰爭。蘇聯的衛國戰爭也同樣是戰爭潛力慘勝德國

  • 2024-05-13 08:27

    提高培訓效率,擴大培訓規模。我們艦載機飛行員規模還有機會超過美麗國,一年培養100名左右。

  • 2024-05-14 19:00

    其實外賣小哥就可以,電動車使得非常靈活

  • 2024-05-14 09:11

    開發人工智能,取代飛行員。

  • 2024-05-14 11:25

    慢慢造艦,老換新,船員,載機飛行員抓緊培訓,良性發展

  • 2024-05-14 12:35

    中國主要還是近海活動,南海也造了很多島嶼,有空軍和岸基部隊支持,影響不大

  • 2024-05-13 08:33

    現在向無人化發展,以後航空母艦載的是大噸位的無人機,飛行員將用的很少

  • 2024-05-13 17:44

    美日二戰的出發點就不一樣,美軍飛行員只要練出來成王牌,馬上調回基地作爲教官傳授經驗培養新人,日本是逮住人直到用死爲止。另外中途島一戰,日軍王牌飛行員損失完了。

  • 2024-05-13 09:05

    18艘重巡洋艦?戰列艦才是主力。

  • 2024-05-15 17:22

    航母我國分分鍾能建,主要是飛行員,還有海軍各種人員得培養,這不是那麽快就能培養的

  • Li 3
    2024-05-13 13:36

    他們有錢,飛機多,飛行員執照什麽的沒那麽多要求,考證和考駕校一個樣。沒可比性

  • 2024-05-13 16:34

    降低普通人學習飛行的門坎才是解決之道。美國在二戰前就有大量民間飛行員只要稍微挑選一下就夠空軍用了。

  • 2024-05-13 22:54

    中美培訓飛行員的方式不同。美國很多空軍飛行員在進入空軍之前,都有幾百甚至上千小時的民間飛行時間。這些人才進入空軍之後,可以直接省略基礎訓練,大大縮短成爲正式飛行員的時間。而我們則主要是從在校高中大學生中招募,通過基本的體能測試後,進入航空大學從零開始學習,這樣就要耗費大量時間才能培養一名合格的飛行員。

    飛龍學習 回覆: 夏天
    請問全美能達到這種條件的能有多少,有這種條件的,又有多少能去部隊當戰機飛行員。上過高中吧,部隊招飛體檢要求有多嚴格曉得的吧。千裏挑一不過分吧。你確定你這一年飛1000多小時的,視力、聽力超好、身上沒疤痕、牙齒合縫完好、身材不高不矮不胖不瘦……?
    夏天 回覆:
    你以爲民間飛行員的飛行時間像戰鬥機飛行員那樣很難嗎?不誇張的說,只要你有錢,一年就可以達到一千多小時。
  • 2024-05-15 17:24

    都AI時代了花大的代價培養飛行員已不太適宜了,

  • 2024-05-13 10:39

    培養跟得上,一切都是正常進行

  • 2024-05-13 12:02

    看把你愁的,我們遼甯艦培訓的飛行員就能直接形成戰鬥力。

  • 2024-05-14 21:22

    多運用AI就好

  • 2024-05-14 15:11

    不怕老美十艘航母,在核彈面前都是廢鐵[吃瓜]

  • 2024-05-13 20:32

    差一點?是差了不是一星半點!只不過戰場才是最好的軍校只要一次戰役菜鳥就能成老兵,前提是你能活下來[得瑟]

  • 2024-05-25 10:19

    航母最大的價值,就是可以飛機起降

  • 2024-05-13 02:28

    現在最差的父母都是考清華出國拿收入比較光宗耀祖了!

  • 2024-05-13 10:21

    中國最不缺的就是操作員

  • 2024-05-13 08:59

    發展無人駕駛飛機,換道超車。

  • 2024-05-13 18:35

    有系統,有計劃的慢慢培養,怕啥,人才那裏都能用,退役也能飛民航

  • 2024-05-13 16:14

    國內飛行員標准太嚴格了

  • 2024-05-13 14:55

    戰略問題,你都能想到,誰還想不到???

  • 2024-05-14 07:47

    能爆飛機海飛行員通過基本訓練就能上飛機,飛機數量有限的就要優中選優以求發揮每一分戰力獲得最大戰果。

  • 2024-05-13 10:11

    所以無人戰鬥機開發要加快了

  • 2024-05-24 17:38

    何止是飛行員,與航母操作的所有人都是寶貝

  • 2024-05-20 07:35

    就沒有一個人說樓主標題黨嗎,差距確實有,但是按照現在每年招收幾百的飛行學員來說,裏面後還差距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