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家國企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處罰爲何更少?會計法修訂會改善?

勻楓財技大兜底 2024-05-13 23:47:43

誰能想到濃眉大眼的國企上市公司,也會進行財務造假,而且有些上市公司還會持續好幾年。證監會的三則處罰通告,讓2.17億股民大感意外!A股市場現在處于嚴監管之中,過去那些上市公司的鬼魅魍魉的事情,隨著監管倒查都露出了馬腳。

證監部門發布處罰公告,海峽創新、彙金股份、特發信息,三家上市公司也發布公告承認了,因爲之前財務年報存在著虛假財務記載,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財務造假,最終三家上市公司被當地證監局采取監管措施或行政處罰。

按照現在監管新規,三家公司統一都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股票簡稱前冠以“ST”字樣,現在都變成了ST上市公司。對于大家違規股民都很歡迎,不過仔細看處罰規定,感覺還是很少!

對比之前給予其他性質的上市公司,總覺得處罰有點輕,都是財務造假,爲何此次的處罰就相對比較輕呢?同樣造假金額也很巨大,造假性質也很惡劣,爲什麽就不能予以頂格重罰呢?另外投資者賠償是不是也要啓動了?對于投資者的保護,才應該是重中之重!

1.上市公司海峽創新,連著2018年和2019年,兩年虛增營業收入超過上億元,最終被罰款60萬元,對高管個人處罰30萬元到20萬罰款,給予警告。

2.上市公司彙金股份2021年虛增利潤1524.52萬元,同時總經理被留置審查也不披露,結果被處罰200萬,個人沒有處罰。

3.上市公司特發信息則更爲離譜,在2015年度至2018年度,利潤總額先虛增後虛降,采取各種方式調整營業成本,對于公布的利潤總額的影響超過34%以上,累計虛假財務數據都高達3億元以上,深圳證監局罰款上市公司800萬,對時任高管最高處罰400萬,同時還處罰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形成比較鮮明對比的,在2023年被處罰的ST慧辰,他們也是在2018年到2021年之間,不斷的進行虛增收入和虛減利潤,最終合計罰款1,600萬元。在2023年中,被罰得最重的澤達易盛,連續5年財務數據造假,最終被罰超過1.5億元。針對財務造假,需要加重處罰,這已經是所有股民和業界的共識。

對比證券法第197條,其中第二款規定,對于財務信息虛假記載等等違規違法行爲的,可以處以1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于直接責任人員最高可以處以500萬元以下的罰款。按照刑法修正案,對于公司財務造假,涉嫌逃稅罪的最高可以處以7年有期徒刑。那麽這三家國企上市公司的處罰是不是太輕微了呢?

不過情況有望得以改善,在目前正在討論的會計法的修正草案征求意見中,就已經明確提出,未來罰款也可以依據違法所得進行計算,最高可以違法處罰10倍以下的罰款。不過何時實施,仍然在等待之中。

但是我們看到,目前針對財務造假的刑事處罰還沒有有效突破,只有財務造假造成企業逃稅有刑事處分,其他結果還沒有。我們其實應該參考國際上成熟經濟體國家監管規定,不但要讓這些故意財務造假的上市公司被罰的傾家蕩産,還要讓當事人送入監牢。

要切實提高上市公司的違法成本,加大對于財務造假行爲的打擊力度!尤其是刑事處罰要跟上,A股真的需要正風氣了!

0 阅读:15

勻楓財技大兜底

簡介:敬天愛人,財富透視。帶你看最靠譜的金融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