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櫃天價雪糕vs56歲農民工熱死:原來人間疾苦並不相通

大道微言 2024-03-10 09:39:10

有一種雪糕,它們看起來小小一份,

包裝並不出彩,和周圍平價品並沒有多大區別,

但當收銀員掃描條碼的時候,滴一聲跳出數字,

你才體會到什麽是“生命無法承受之重”。

記憶裏的雪糕,還停留在幾塊錢的價位,

十元一盒的雪糕,就算冷飲界的高端貨。

而今天,隨手拿一支雪糕,可能就是價值68,98,甚至三位數。

很多網友痛斥這些雪糕漫天要價,

其中以高價著稱的鍾薛高,被罵得最慘。

身爲一根雪糕,“貴”其實也並不是大家憤怒的關鍵,

真正可氣的是,明明是5元的品質卻賣出幾十甚至上百的價格,

而且還非要混在普通雪糕裏,碰瓷那些夏天只想吃一口冰解解渴的普通人。

江南曾看到一位博主在抖音上發布的一段“自嘲”視頻:

“我老婆說她很累,想吃個雪糕,我去超市打開冰櫃一看,原來是刺客開會,剛想拿去退,回頭一看人太多還得排隊……”

相似的情景太多太多了。

某些奢侈雪糕縱然貴,但受衆群體只針對有錢人,

而這些天價雪糕則是藏在冰櫃裏,專收割普通人,

直到有一天,讓你再也沒有便宜雪糕可買........

我看到網上有人說:

“無所謂啊,雪糕十塊錢一支也不貴,幾十塊錢也不算多,有什麽可吵的?”

是的,對于一些人來說,十塊幾十塊都是小錢,想吃就買,毫不猶豫。

但是,你知道嗎?

這世上仍有很多人,吃不起十塊錢一支的雪糕。

如果冰櫃裏只有十塊錢以上的雪糕,他們可能這輩子就告別雪糕了。

前不久和鍾薛高一起上熱搜的,還有一條新聞。

西安一位56歲的建築工人,辛苦一天收工回家,卻在街頭突然倒地。

令人惋惜的是,經過一番搶救,他依舊沒能見到家人的最後一面。

而造成他死亡的原因,正是今年夏季多次被媒體報道的“熱射病”。

今年他的兒子剛考上大學,

作爲父親,他內心感到欣慰的同時,也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期望。

爲了給自己的兒子攢夠上大學的學費,他就找了一份打零工的工作。

當時他還非常高興地說:

現在這份工作的工資是日結的,不會有拖欠工資的情況,這樣就能盡快把錢攢夠,讓我兒子好好上大學。

他倒下那天,在高溫環境下工作了整整9個小時。

當時正是西安70年來最熱的一天。

對于他來說,攢下每一分錢都是孩子的學費,

所以他甯願忍受著極端的暴熱,

也舍不得在街頭附近的冰櫃裏給自己買一支雪糕解暑。

電影《十宗罪》裏有這麽一句話:

“有時候我們的眼睛可以看見宇宙,卻看不見底層社會最悲慘的世界。”

真實的社會底層到底是怎樣的?

地鐵上,一位母親大聲地打罵著自己的孩子。

路人看不下去了,問:“孩子做錯了什麽?”

母親告訴他們,是因爲孩子弄丟了一張5塊錢的地鐵票。

衆人皆露出鄙夷之色,就爲了5塊錢,至于嗎?!

可是這位母親卻哭著說:“5塊錢很多了,好難賺,錢好難賺……”

原來她和丈夫常年分居,母親也生病住院了。

那天坐地鐵,是要去朋友家,看能不能借點錢買年貨。

每一分錢對她來說,都是吃飯錢、救命錢。

對底層人來說,命,就是錢,甚至有時候,命不如錢。

我們生活在一個巨大參差的世界裏,人與人之間都是難以逾越的鴻溝。

就像賈樟柯說的:

“不能因爲整個國家都在跑步前進,就忽略了那些被撞倒的人。”

請不要忘記,在世界的另一面,是你看不到的困頓和辛酸。

昨天一個在肯德基裝睡的爸爸上了熱搜。

他第一次帶自己的孩子去吃肯德基,

之前吃的都是盜版,相對價格比較便宜,

所以他以爲肯德基的套餐也是一樣的價格,

結果點了兩個套餐就趕上自己幹活一天的工錢了。

女兒問爸爸,一起吃嗎?

爸爸搖了搖頭說:“已經在工地上吃過了。”

他看到別人都在吃東西,只有自己幹坐著,有些不好意思,

于是剛一坐下,爸爸就開始趴在桌子上睡覺。

但女兒發現,平常睡覺都會打呼噜的爸爸,今天沒有打呼噜。

有些難堪背後,是咬緊牙關的靈魂。

大疫三年,衆生皆苦。

有句話說:“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這世上還有好多人用盡全力只是爲了活著。

之前微博裏有個熱搜話題叫“十塊錢能買什麽”,打開以後令人心酸。

視頻裏一位年邁的老人,推著一個老舊的自行車,

自行車後面綁著沉甸甸的四捆柴,走街串巷地去賣。

一位好心的大哥問了價,老人小心翼翼地說,十塊錢。

見大哥沒有回答,老人以爲大哥是嫌價高了,連忙解釋道:

路很遠,一路上推著自行車來也不方便。

大哥又問了一次,兩擔子(四捆柴)十塊錢?

老人看著大哥,生怕他覺得要價太高,又弱弱地“嗯”了一聲。

大哥指著柴說,你算錯了吧,兩擔子應該26。

老人急忙擺了擺手,意思是我如果要這個價格,大家肯定嫌貴不買。

大哥又說到,這裏都是這個價錢,

一擔子13塊錢,兩擔子26塊錢,你要覺得行,我就收下了。

老人思索了一會兒,似乎是怕這個大哥給多了吃虧,

直到大哥准備要將柴拿下來,老人這才同意了。

卸下了柴,大哥還免費把老人鏽迹斑斑的自行車修理了一番,

老人不停感激道謝,直到天快黑了,才騎著破爛不堪的自行車消失在夕陽中。

看完這個視頻很多人不禁感慨,

在這個物價高昂的時代,

還有老人辛辛苦苦砍了四擔子柴,用自行車馱幾十裏路,

卻連十塊錢都不敢賺……

+++++++++++++++++++++++++++

一根雪糕,是一頓爸爸吃不起的肯德基;

一根雪糕,是老人要背負40筐劈柴才能換到的錢;

底層的艱辛,唯有親身經曆才深有感受,肉食者根本感受不到。

前不久,江南看了一段專家接受《財經》欄目采訪時的對話,

當主持人問到如何解決“低收入群體靈活就業”問題時,

經濟學家許憲春語出驚人:

“如果你有私家車,你就可以去拉活,

那麽這就是一個解決低收入問題和就業問題的一種很有效的方式;

再比如你把閑置的房子租出去,這也是獲得收入的一種方式......”

然而,他的這一番言論卻成爲“何不食肉糜”的現代版。

開私家車拉活,首先你得有一輛車。

現實是,還有很多家庭根本就沒有車。

把閑置的房子租出去,前提也是得有閑置的房子,

而且至少得要有兩套房,一套自住,另一套才能出租。

那麽問題來了,如果我們都有閑置的房子和汽車,還叫低收入人群嗎?!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句話:

當你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要知道,並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看了專家的高論,瞬間想明白爲什麽窮人的日子過得越來越艱難了。

我們不擔心專家胡言亂語,最擔心的是,

他們的“事不關己”的夢呓將成爲政策,成爲法令,成爲准則。

貧窮會限制人的想象力,富貴也同樣限制人的想象力。

每次打開手機,我們總是更容易看到那些富貴風光的人,那些光彩照人的生活。

放眼望去,人們好像都是年入百萬,都有豪車豪宅,都是帶著名貴狗喝下午茶。

但真實的世界,遠非如此。

更多的是,賺錢很辛苦,又永遠不夠花的普通人。

角落裏的苦難,更需要被看見。有句話說:“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

但江南更希望,

這個社會能用一絲一縷的溫暖與共情,讓麻繩的最細處,變得更牢固,更堅韌。

1 阅读:94
评论列表

大道微言

簡介:人間正道,大義微言;以案釋法,警鍾長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