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也是戰鬥技能,奧運賽場上這些項目蘊藏“軍事基因”

中國軍視網 2024-04-16 20:44:06

前天

我們發布《“薩彥嶺行軍”比賽落幕,網友問了一個問題》

解讀了滑雪運動中

蘊含的“軍事基因”

冰雪運動不僅是一種鍛煉方式

更是一種戰鬥技能

眼下

2024年巴黎奧運會

即將進入100天倒計時

今天我們接著講

奧運賽場上

這些項目竟也蘊藏著“軍事基因”

來源于軍事活動的奧運會比賽項目

1924年在法國霞慕尼舉行的第一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有著“雪上馬拉松”之稱的越野滑雪被列爲冬奧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時至今日,除了越野滑雪,奧運賽場上依然活躍著帶有強烈“軍事基因”的滑雪項目。

冬季兩項:

1767年,守衛在挪威與瑞典邊界的挪威邊防軍巡邏隊,曾舉辦第一次滑雪和射擊比賽。規定滑完全程,並在滑行途中用步槍射擊40至50步遠的靶標,成績最優者可得到獎品。冬季兩項比賽由此誕生。

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季兩項男子4×7.5公裏接力比賽在國家冬季兩項中心舉行。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

跳台滑雪:

1809年,挪威軍隊副官奧拉夫·賴伊爲了向士兵展示自己的勇氣,利用滑雪將自己射向空中,成爲第一個爲人所知的跳台滑雪者。

北京2022年冬奧會跳台滑雪男子個人大跳台比賽,中國選手宋祺武亮相賽場。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那麽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有哪些來源于軍事活動的比賽項目?

根據相關文字記載,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有將近1/3的比賽項目與當時的軍事技能有關。很多奧林匹克運動項目脫胎于軍事鬥爭需要。即便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擊劍、射箭、射擊、馬術和現代五項等也都是由軍事演化而來。

擊劍:

劍起初是由石、骨制成,伴隨人類科技發展,發展到青銅制、鐵制和鋼制,並在戰爭中作爲冷兵器使用。擊劍在古代中國、埃及、希臘、羅馬等國家都曾十分盛行。

16世紀末和17世紀初的歐洲盛行決鬥,爲了滿足人們對擊劍的愛好和需要又不至于傷害生命,人們研制出了花劍的雛形。18世紀末匈牙利人對東方波斯人、阿拉伯人及土耳其人早期騎兵用的彎型短刀進行了改革,在劍柄上裝配了一個彎月形的護手盤,在擊劍時可以起到保護手指的作用。後來,意大利擊劍大師朱賽普·拉達葉利將它進一步改進,使它能在擊劍運動和決鬥中使用,並根據騎兵作戰的特點,規定有效部位爲腰帶以上,這便成爲現代佩劍的前身。

東京奧運會擊劍女子重劍個人賽,中國選手孫一文奪得金牌。

射箭:

射箭活動曾經在古代的非洲、歐洲、亞洲等地區流行。中國的射箭曆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就發明了弓箭,一直是人們狩獵和軍隊打仗的重要武器。現代射箭運動于14世紀起源于英國,它由武士的軍事需要演變成娛樂運動。

東京奧運會射箭比賽中的中國選手李佳倫。

鉛球:

奴隸制時期,隨著人類的進化、社會的進步,擲重石已成爲重要的作戰方法。爲了提高各自的戰鬥力,擲重石就被當作重要的訓練手段。大約在公元1340年,希臘開始出現了火炮,炮彈是用圓形鉛制成的。爲了使炮手作戰時裝填炮彈熟練、迅速、敏捷,以提高軍隊的戰鬥能力。希臘人就在日常訓練中讓士兵用同炮彈重量大小相當的石頭練習,並進行比賽。後來又用廢棄的鉛制炮彈代替石頭進行模擬訓練,這才是現代鉛球的直接起源。

再之後,這一訓練從部隊流入民間,慢慢地變成了投擲鉛球的遊戲,並很快得以傳播,成爲廣受群衆歡迎的體育競賽項目。1896年,鉛球成爲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上投擲比賽正式項目。

東京奧運會田徑女子鉛球決賽中,中國選手鞏立姣奪得冠軍。新華社記者 王麗莉 攝

標槍:

標槍是人類曆史上有據可考的最早的遠程兵器之一。在戰場上,標槍常常與盾牌配合使用,以彌補近身武器的不足。隨著弓弩的出現,標槍的使用開始減少,但是直到 13世紀,標槍仍然是世界許多國家軍隊的制式裝備。古希臘時代,在古代奧林匹克運動中,人們就已經開始將標槍助跑投遠和原地投擲作爲競技項目。

在完全退出軍事舞台之後,標槍成爲了一個純粹的田徑運動項目。1792年,瑞典舉行了世界上的第一次現代標槍比賽。男子標槍和女子標槍,分別于1908年和1932年被列爲現代奧運會比賽項目

在東京奧運會女子標槍決賽中,劉詩穎以66.34米的成績奪得冠軍,實現中國在奧運會女子標槍項目獎牌零的突破。

射擊:

射擊運動最早起源于狩獵和軍事活動,是人類進入熱兵器時代新增的體育運動,也是對現代軍事技能最直接的繼承和體現。

15世紀,瑞士就曾經舉辦過火繩槍射擊比賽。500多年前,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就興起了跑鹿射擊的遊戲活動。19世紀初期,歐洲一些國家還舉行過對活鴿子射擊的遊戲,這些都是現代射擊比賽的雛形。在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設立射擊項目之前,歐洲不少國家已經成立了射擊協會等組織,並相繼舉行過射擊比賽。1897年舉行了首屆世界射擊錦標賽。

東京奧運會男子50米步槍三姿項目中,“00後”小將張常鴻以決賽破世界紀錄的成績奪冠。

現代五項:

現代五項是由馬術、擊劍(重劍)、射擊、遊泳及跑步5個單獨的運動項目組成的一種綜合性比賽項目。這項運動起源于法國拿破侖時期的陸軍單兵戰鬥技能,據說是從一名法國軍官飛騎傳信,演化而來。現代奧運會創始人顧拜旦根據這個故事創立了現代五項,並在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上將其作爲唯一的軍事項目列入奧運會。那時,僅限于現役軍人參加。直到1948年,國際現代五項聯合會成立之後,才取消了只准軍人參加現代五項運動的規定。

2023年11月13日,國際現代五項聯盟確認,障礙賽將取代傳統的馬術,成爲2028年奧運會現代五項比賽的其中一項。

倫敦奧運會男子現代五項比賽,中國選手曹忠榮奪得銀牌,實現了中國在奧運會上首獲現代五項獎牌的曆史性突破。

摔跤:

摔跤在我國源遠流長,曆史悠久。根據文字記載和傳說,早在四千年前的原始社會就有了摔跤活動。公元前11世紀,周朝初年,摔跤作爲練兵的一項軍事科目出現。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1896年誕生的時候,沿襲了古希臘和羅馬人的角鬥方式設立了古典式摔跤,1904年奧運會加入了自由式摔跤。不同于古典式摔跤只能用胳膊和上半身發動攻擊,自由式摔跤跤手可以用腿去推、擡、絆對手,對手腰部以上和以下的部位都可以去抓。此後,除1912年奧運會只設古典式摔跤之外,自由式摔跤也都一直是奧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

在東京奧運會摔跤項目女子自由式53公斤級決賽中,中國選手龐倩玉獲得銀牌。新華社記者 王毓國 攝

跳遠:

跳遠源于人類獵取或逃避野獸時跨越河溝等活動,後成爲軍事訓練的手段,爲公元前708年古代奧運會五項全能項目之一。

現代跳遠運動始于英國,1827年9月26日在英國聖羅蘭博德爾俱樂部舉行的第一次職業田徑比賽中,威爾遜越過5.41米的遠度,這是第一個有記載的世界跳遠成績。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上跳遠被列爲正式比賽項目。跳遠的騰空動作有蹲距式、挺身式和走步式。20世紀70年代出現前空翻跳遠,因危險性大,被國際田聯禁用。男、女跳遠分別于1896年和1948年列爲奧運會比賽項目。

在東京奧運會田徑項目男子三級跳遠中,朱亞明以兩次刷新個人最好成績的戰績奪得銀牌,也創造了中國在該項目上的奧運會最好名次。

馬術:

馬術運動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臘軍事馬術師和中世紀騎士。在文藝複興時期,它作爲訓練歐洲騎兵的有效方法而得到認可,並且從那時起就沒什麽太大變化。在中國,馬術運動也源遠流長,唐朝盛行的馬球足以說明中國的馬術曆史已有1300多年了。近代中國馬術運動建立在傳統民族體育項目和軍事體育訓練的基礎之上。

馬術運動中的盛裝舞步比賽與馬術三項賽一道于1912年被列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與其他賽馬項目一樣,它只限于軍人騎手參加。而只有現役軍官才能參加盛裝舞步比賽。1948年,瑞典隊在贏得金牌後被取消了冠軍資格,因爲後來發現其中一名隊員格納爾·伯爾桑不是現役軍官。1952年,這項規則得到了修改。

舉重:

舉重運動源遠流長,最初是一種簡單實效的軍事訓練方法。古希臘人就通過舉石頭來鍛煉和測驗軍人的體力。在我國,舉重運動的開展也有著悠久的曆史。遠在兩千多年前,就有關于舉重活動的記載。中國古代舉重的發展大致可分爲三個階段,漢前是舉鼎,晉唐爲翹關,明清爲舉石。到了唐朝,武則天立武舉,除刀馬弓箭等之外,舉重也被列爲武考科目之一。

舉重也是奧運會最早的比賽項目之一。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不分體重級別,競賽方式是單手舉啞鈴,雙手任意舉球狀杠鈴。

在東京奧運會舉重男子67公斤級決賽中,中國選手谌利軍奪冠。新華社記者 楊磊 攝

奧運項目裏的“軍事基因”

你找到了嗎?

春和景明

挑個喜歡的運動方式

和戰友一起動起來吧!

0 阅读:2

中國軍視網

簡介:中國軍視網是全國最大最專業的軍事視頻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