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證券年內已撤回8個IPO保薦,開年保薦業務收監管罰單,曾“踩雷”紫晶存儲

紅星資本局 2024-03-05 21:20:21

紅星資本局3月5日消息,隨著IPO審核節奏放緩,截至3月4日晚,今年以來終止IPO的企業數量已增至58家,其中有56家是主動撤回,2家被監管退回。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從保薦機構來看,年內終止的IPO項目共涉及27家保薦機構,其中頭部券商中信建投證券(601066.SH)有8個IPO項目終止,同業中數量最多,且均爲公司或保薦人主動向監管申請撤回文件。

不過,隨著監管重點關注券商的保薦業務,即使主動撤回IPO申請,若發現問題也難逃被罰。今年年初,因在保薦芯天下首發上市過程中存在違規行爲,中信建投證券及兩名保代汪浩吉、方英健被深交所書面警示。不久前,中信建投證券還因另一個保薦項目紫晶存儲存在欺詐發行等違法行爲,與其他中介機構共同出資賠付投資者損失約10.86億元。

中信建投年內已有8個IPO保薦項目主動撤回

多家公司曾被監管問詢兩至三輪

Wind數據顯示,2024年以來,中信建投證券的首發保薦項目中有23個更新了審核動態,其中主動撤回並終止的項目有8個,且均發生在開年前兩個月。

今年1月,擬申報科創板的澳斯康及北交所的思迅軟件、瑞一科技等5家企業撤回了IPO申請;2月26日至29日,又有3家企業先後終止IPO,分別是擬申報深市主板的晶訊光電、擬申報滬市主板的安凱特及擬申報北交所的商信政通。從所屬行業看,這些撤單企業以醫藥制造業及信息技術服務業爲主,合計募資金額70.5億元。

紅星資本局查閱上交所、深交所及北交所官網發現,IPO終止的原因均爲公司或公司與保薦人主動向監管申請撤回材料。此外,這些公司IPO獲得受理的時間集中在2023年,均在問詢階段就撤回申報材料,多家公司還曾被監管問詢兩至三輪。

以瑞一科技爲例,2023年6月27日,該公司IPO獲北交所受理。招股書顯示,公司以面向創新藥企業提供化學合成CDMO服務爲核心業務,主要從事小分子創新藥開發和商業化過程中所需分子砌塊的定制研發和生産。2023年12月11日,公司披露關于第三輪問詢的回複,但僅17天之後,公司便向北交所申請撤回IPO。在問詢函中,監管要求公司針對承包經營的業務模式、生産資質齊備情況及主營業務、控制權、管理團隊是否穩定等情況進行說明。

另一家沖刺北交所IPO的企業商信政通,則是未回複第二輪問詢就主動撤回材料。紅星資本局注意到,監管要求公司說明2023年1-9月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並說明業績下滑是否主要受公司主要細分業務領域市場飽和、終端用戶招投標項目數量減少等客戶需求變化影響,以及最近一期下滑幅度超過50%是否屬于持續經營能力構成重大不利影響的情形。

開年保薦業務被監管處罰

因保薦項目紫晶存儲欺詐發行被罰

不過,隨著監管重點關注券商的保薦業務,即使主動撤回IPO申請,若發現問題也難逃被罰。今年1月3日,因在保薦芯天下首發上市過程中存在多項違規行爲,中信建投證券及兩名保代汪浩吉、方英健就被深交所予以書面警示。

深交所發現,結合芯天下的上市問詢情況,中信建投證券及兩名保代未對發行人所處市場情況及同行業可比公司情況予以充分關注,未充分核查發行人對終端客戶的銷售情況,對發行人業績預計情況未審慎發表專業意見並督促發行人提高信息披露質量,違反了《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發行上市審核規則》第三十條、第四十二條的規定。深交所指出,中信建投證券應當引以爲戒,采取切實措施進行整改,對照相關問題進行內部追責,並提交書面整改報告。

值得一提的是,監管開出罰單距離芯天下及中信建投證券申請撤回IPO僅過去一周時間。據深交所官網披露,芯天下赴創業板IPO于2022年4月獲得受理,2022年11月獲上市委通過,但在2023年12月27日,芯天下及中信建投證券便申請撤回IPO,3天後IPO終止。

此前不久,中信建投證券還因另一個保薦項目紫晶存儲存在欺詐發行等違規行爲,與其他中介機構共同出資賠付投資者損失。

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2月,紫晶存儲在科創板上市,保薦人爲中信建投證券,保薦、承銷費用爲1.19億元。2022年2月,紫晶存儲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22年11月,該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因涉嫌欺詐發行、信披違法擬被采取強制退市措施。

2023年4月,證監會公布行政處罰決定書,經查明,紫晶存儲及相關責任人員存在欺詐發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的違法事實,紫晶存儲在《招股說明書》中通過虛構銷售合同、僞造物流單據和驗收單據入賬、安排資金回款、提前確認收入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利潤,在上市後繼續通過前述財務造假方式虛增營業收入、利潤。最終,監管對紫晶存儲責令改正,給予警告,並處以3668.52萬元罰款,多名相關責任人員也被處罰。

2023年5月,中信建投證券會同致同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容誠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夥)、廣東恒益律師事務所正式設立了規模爲10億元的紫晶存儲事件先行賠付專項基金,用于先行賠付適格投資者的投資損失。2023年12月,據證監會消息,證監會決定適用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制度,分別與紫晶存儲案四家中介機構簽署了承諾認可協議。四家中介機構應當交納的承諾金合計爲12.75億元,前期已通過先行賠付程序賠付投資者損失10.86億元。

紅星新聞記者 蔣紫雯

編輯 余冬梅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2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