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日産: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汽車DNA 2024-03-13 11:39:00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沒有思想上的“破冰”,就難言行動上的“突圍”,最後體現在結果上的難堪。

汽車市場發生了變化,産品競爭發生了變化,客戶需求發生了變化,“以客戶爲中心”轉型之路任重道遠!

近些年來,日系車在華銷量不斷萎縮,曾經的中國市場地位也變得風雨飄搖。特別是開年之後,面對一衆新能源車企打出“電比油低”營銷牌,那些仍期望靠燃油車穩住基本盤的車企開始尋求對策,東風日産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經銷商促銷喊出了“油比電穩、更比電低”的口號,甚至直接將軒逸入門價格降低至6.98萬,大有“破釜沉舟”之勢。

作爲“日系三強”之一,東風日産當年憑借“大沙發”標簽和“常青樹車型”軒逸,吃盡了燃油車時代紅利。隨著2018年中國車市進入“存量競爭”期,那個曾經善于應時而變、主動創新的合資標杆,遇到最棘手的問題。面對自主品牌崛起和新能源市場高滲透率,東風日産顯得有些被動,始終沒有找到新時期的突破口。

探陸上市 不得其時

《三國》裏諸葛亮出山時,水鏡先生曾說道“孔明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最終一語成谶,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3月6日東風日産剛剛上市的探陸。這款6座大家庭旗艦SUV或許對國內消費者還比較陌生,事實上就是海外版Pathfinder的第五代車型,而第一代車型可以追溯到1985年,更直白說就是東風英菲尼迪QX60換殼版。售價方面,官方推出了限時誠意價21.28萬起,看上去還有點吸引力,但在大家都在卷價格的大背景下,消費者的期望只會是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截至到3月12日,探陸預售訂單超過5000輛,接下來數月我們將關注其上險數,大家一起拭目以待。

在新能源浪潮下推出純燃油車型,如今實屬少見。據專業機構預測,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將達到46%,且不說探陸上市有些晚,很難對新能源和新勢力們造成實質性影響,即便在同級合資燃油對手裏,拳打途昂、腳踢漢蘭達似乎也沒那麽輕松,要知道曾經一車難求的漢蘭達銷量也萎縮過半。

營銷不啃骨頭 産品不涉險灘

2019年,東風日産銷量開始持續走低。2019年同比下降0.5%,2020年同比下降6.3%,2021年同比下降6.4%,2022年同比下降20.9%。2023年,日産中國公布的全年累計銷量爲793768輛,與2022年相比,銷量減少25.1萬輛,同比下滑24%。要知道,這還是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兩大事業板塊的銷量總和,如果單把東風日産銷量拿出來,只會更加“難受”。

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是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2022年軒逸被比亞迪宋以47.9萬輛的成績拉下“中國車型銷量冠軍”王座,從這一刻起新能源的大幕拉起!

正所謂“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軒逸的銷量下滑可以說完全是意料之中。衆所周知,“空間大、油耗低,價格便宜”是緊湊型轎車軒逸的主要賣點。而比亞迪秦PLUS同樣繼承了這些優點,並且在動力和配置上更加出色,再加上不到9萬元的起售價以及綠牌不限行優勢,2023年秦PLUS 43.4萬輛銷量反超軒逸的37.6萬輛,水到渠成。

另一款銷量擔當奇駿從2017年至2020年在東風日産年銷量中的比重基本維持在15%左右,雖然不及CR-V和RAV4,但也能夠保持在萬輛以上。遺憾的是面對消費者的呼聲和友商們的前車之鑒,東風日産將耗資190億的“三缸機”換載在新奇駿車上後,最終落得個出錢出力不討好的下場,奇駿也由月銷過萬斷崖式下跌至月銷千輛。對于車企而言,沒有接受之前通用的三缸機教訓,卻恰似那白月光與朱砂痣,雖然欣賞它的好,但不知道銷量的陰影何時能消。

艾睿雅銷量低迷 新能源轉型受阻

轉型升級,事關全局,事關長遠,是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面對新能源浪潮,東風日産的電氣化轉型卻十分的緩慢。

2022年,東風日産旗下首款純電SUV艾睿雅千呼萬喚始出來,接近30萬元的定價直接讓車友們大跌眼鏡。要知道在這個價位裏,比亞迪唐、蔚來ES6、理想L8以及特斯拉MODEL 3都虎視眈眈。結果上市一年多,月銷量基本上沒超過三位數,去年全年銷量僅3702輛,簡直慘不忍睹。如果是價格定高了,消費者不買賬,那麽降價後呢?2023年7月東風日産推出新款艾睿雅,全系降價6萬元,還增加了一款19.99萬元的ARIYA 500入門版,但銷量依然慘淡。

問題沒出在價格上,那就可能出在産品上。去年10月2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公告,因爲部分艾睿雅存在安全隱患,東風汽車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涉及共計2958輛。出現的問題是“驅動電機上的部分材料可能會使電機滑環短路,逆變器檢測到過流之後,會根據故障安全協議切斷車輛的動力,並在儀表上顯示‘EV System Off’。”通俗點說就是車輛可能會在行駛過程中突然失去動力,後果不堪設想。召回2958輛的數目雖然看上去不大,但對比該車的銷量,幾乎是“全部中招”。

目前,自主品牌已經成爲新能源市場的主力軍,各大傳統車企也紛紛加快轉型的步伐。接下來,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戰將很快外溢到燃油車市場,如果還沉醉于“百萬日産”的經驗做事,新能源發展與市場脫節,東風日産還要交更多的學費。

0 阅读:770
评论列表
  • 2024-03-14 07:36

    感覺東風日産的高管腦袋進水了,當年如果探陸跟著漢蘭達一起進來,而不是樓蘭的話,反正一手好牌打爛了,譬如奇駿

汽車DNA

簡介:秉承客觀獨立的態度爲網友呈現有料的汽車行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