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遊戲防沉迷踢下線的中學生,轉頭做了“羊臉識別”

有魚産經 2024-04-01 19:47:45

談到內蒙古,大家首先想到的是草原以及成群的牛羊。但這裏有一個冷知識:即便是內蒙古的小朋友,也會數不清楚牛和羊的具體數量。

14歲的樊文華,現在是一名內蒙古中學生。小時候,她跟著姥爺在草原放羊,姥爺要她幫忙數羊。然而,上百只羊,數到後面,就忘記前面,需要重來一遍,數到懷疑人生。

這可怎麽辦?爲了解決數羊難的問題,樊文華和3名同學組成了一個小隊,其中一個同學,曾被防沉迷系統的人臉識別踢出遊戲。

面對這沒有情面、不肯通融、讓小朋友直跺腳的系統,小隊做了一個決定——打不過就加入!他們從人臉識別中獲得靈感,想出了“羊臉識別”,想幫助牧羊人更好的數羊。

用人臉識別的技術,來做“羊臉識別”,這是樊文華小隊的科創課程項目。AI數羊,可不會像人一樣睡著。

樊文華所在的學校有一個未來教室,由騰訊成長守護支持建立。沒錯,就是那個限制小朋友們玩遊戲的騰訊成長守護。

在未來教室,樊文華小隊做出一個模擬牧場。先用3D打印機做出一屋子小羊,再用迷你相機給模型羊拍照。

接著在電腦手動標記,把羊的數據錄入數據訓練平台(此處省略長長的遇到各種挫折又克服的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給白羊模型拍照會曝光過度,導致數據質量不高,樊文華用墨水把白羊塗黑,解決了這個問題,也從中學習到,數據的質量會影響到模型的質量。

模型訓練好後,計算機真的能通過“羊臉識別”,精准數出模擬牧場上有多少只羊。到這裏,故事還沒結束。

未來教室的叔叔阿姨,帶著設備閃現內蒙古一個牧場,幫助樊文華小隊把教室裏的模型落地。

小朋友們在羊圈安裝攝像頭、通網線、連接顯示器,用手機拍攝大量羊的照片,人工標注數據,訓練模型(此處省略各種挫折)。

質疑人臉識別,理解人臉識別,發明羊臉識別。中學生小隊,終于做成了一個如假包換的“羊臉識別”數羊神器。

但實際上,樊文華的姥爺,因爲要退休,已把大部分羊都賣了,只剩下幾只羊養在家裏,一眼就能數清,但他還是忍不住給孫女點個贊。

樊文華小隊的故事,來自內蒙古的一間未來教室。在全國各地,還有許多未來教室,也有孩子在其中創造自己的“神奇道具”。

2021年9月,騰訊成長守護、騰訊遊戲聯合騰訊SSV推出“智體雙百”計劃,從科技和體育兩個緯度,爲城鄉孩子打造線上+線下的“未來教室”和“未來運動場”,發揮騰訊遊戲的科技力和産品力,探索遊戲化學習的可能性,爲城鄉學校提供有益的課程、活動、師訓、賽事等創新教育內容,讓更多孩子感受科技的魅力,體會運動的快樂,開拓更多可能性。

最後,在不觸犯法律的情況下,你們最想用AI來做什麽?快來評論區發表一下你的想法吧。

0 阅读:10

有魚産經

簡介:最快的財經資訊 最新的市場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