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帶來了高質量創新科技公司——訪匈牙利歐亞中心主任霍爾瓦特·列文特

經濟日報 2024-05-09 06:50:10

匈牙利歐亞中心主任霍爾瓦特·列文特(中文名樂文特)近日在布達佩斯接受經濟日報記者專訪時說,匈牙利現在是中國在歐盟內的合作典範,匈中夯實了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基礎,雙方高質量的合作可以從“100”而不必再從“0”開始。

霍爾瓦特·列文特表示,匈牙利“向東開放”戰略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對接很成功。2010年,匈牙利提出“向東開放”戰略,從匈牙利角度是向東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從中國角度則是向西看,所以向東、向西這兩種思路在匈牙利就有了結合的良好基礎。21世紀世界政治經濟秩序已然發生變化,中國發展很快,國際地位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匈牙利非常清楚地看到和把握這一趨勢,從而提出了要與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對接。

對接成功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匈中貿易更加緊密。匈牙利現在是中國在中東歐地區投資的第一目的地,中國也多次成爲匈牙利最大的外商投資國和在歐盟外最大的貿易夥伴。二是中國把高質量的創新科技公司帶到了匈牙利。以全球锂離子電池産能爲例,中國份額約占79%,美國約占6%,匈牙利約占4%,如果僅憑匈牙利一個國家是無法在全球占有這麽大的份額,是中國把匈牙利當作合作夥伴,把匈牙利帶到了全球先進的高新技術市場中。三是中國投資已在匈牙利創造了2萬多個就業崗位,這對經濟和民生都是利好。

霍爾瓦特·列文特強調,他非常不認可歐盟經常批評匈牙利同中國走得近的說法。實際上所有歐盟成員國都在努力保持和擴大同中國的經濟合作,有些歐盟成員國與中國走得比匈牙利更近,關系更密切。例如,中國已經連續8年蟬聯德國全球最大貿易夥伴,2023年德國對華貿易額達到2531億歐元,而匈中貿易額才100多億美元。“爲什麽匈牙利不可以與中國走近,而只能允許西歐國家?顯然沒有道理。”霍爾瓦特·列文特說,其實,無論中國在匈牙利做什麽,歐盟都會說“不好”,匈牙利已經不在意歐盟的臉色。在匈投資的中國公司項目,當時也有很多其他歐洲國家在競爭,但匈牙利穩定的政治環境和經濟環境對中國公司更具吸引力。歐爾班政府連續14年執政,打下兩國多年合作的基礎,匈中之間可以進行長期規劃。

就當下西方熱炒的“中國産能過剩論”和“脫鈎論”,霍爾瓦特·列文特批評說,“産能過剩”和“脫鈎”就是西方的政治話術,說的是經濟話題,實質卻是政治打壓手段,主要目的就是通過抹黑中國,想讓西方民衆害怕中國,減少對中國的好感和對沖日益增大的中國影響力。“脫鈎論”更像是西方的“自殘”。整個西方大約有8億人口,世界則有80億人口,就算西方想同中國脫鈎,中國還有東盟、非洲、南美那麽多的夥伴可以合作。“脫鈎”對中國來說不一定會受到太大損害,但肯定對西方損害更大。所以,希望歐盟能夠更多地從民衆利益出發尋找合作機遇和夥伴,而不是被非理性力量和第三方勢力牽引,自己挖自己牆角,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

實際上,歐盟公司都有基于自身利益的發展路徑。2023年德國博世集團計劃加強在華生産和研發能力,宣布投資約10億歐元打造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及自動駕駛研發制造基地。10年前,歐洲公司看中的是中國的巨大市場和廉價勞動力,現在看中的是中國科技創新的發展和快速的市場應用。政治阻礙只是暫時的,科技力和算力將會成爲中歐之間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強大吸引力,這股吸引力遠遠大于阻力。

霍爾瓦特·列文特指出,匈牙利和中國互相尊重,在許多國際問題上的看法一致,比如都不希望有戰爭,主張和平談判解決當下的國際地區問題,並且非常認同互聯互通和開放市場,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設置貿易壁壘。

霍爾瓦特·列文特認爲兩國在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領域的合作帶給匈牙利經濟三大變化:一是幫助匈牙利汽車産業升級。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保持技術領先優勢,匈牙利正在把傳統汽車工業轉向電動汽車工業發展,擁有先進技術和創新能力的中國,無疑是最好的合作夥伴。二是圍繞新能源汽車發展出許多配套原材料供應商和分銷商,最終形成一個嵌入當地經濟結構的健康産業鏈,並將拉動匈牙利整個新能源産業的發展和壯大。三是甯德時代、比亞迪這類頭部企業會在匈牙利建設新的創新中心,高水平的匈牙利大學和研究機構也將會參與其中,這將整體提升匈牙利科技研發和參與市場化的能力。

霍爾瓦特·列文特十分看好未來匈中合作前景,認爲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物流、新能源、金融、文化和旅遊等領域都有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同時也希望匈中之間的全面戰略夥伴關系不斷邁上新台階。(經濟日報駐布達佩斯記者 翟朝輝)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