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重磅開展以自然再生之名遇見可持續未來

潮流周志 2021-09-27 10:01:09

産學商齊聚京城,共同探討綠色永續設計

由亞洲領先國際設計盛會“設計上海”主創團隊傾力打造的第四屆“設計中國北京”(Design China Beijing)在全國農業展覽館重磅開幕,自9月24日至27日,爲設計從業人員和社會公衆帶來爲期四天的精彩設計盛會。作爲2021北京設計博覽會的特邀平行展,今年“設計中國北京”以“可持續的‘美’”(Nature, Nurture and Sustainable Beauty)爲主題,圍繞深化可持續理念,提升綠色建築意識,關注設計領域環保新材料應用,以獨特的全球視角解構東方美學,演繹可持續設計之美。此外,關于“可持續設計”的討論將擴展到更廣泛領域,不僅關注建築和城市的綠色創新發展,還聚焦通過設計而實現的社會文化互動新模式。展覽期間,八十多位設計相關産業、學術、商界的海內外先鋒人士齊聚京城,共襄盛舉,以自然再生之名,探討綠色可持續未來。

“設計中國北京”2021如約而至

出席本屆“設計中國北京”開幕式的重要嘉賓有,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王昱東先生;加拿大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Mr. Francis Hout先生;挪威駐中國商貿參贊Rolf Almklov先生;RIBA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中國區發展首席呂慢女士;大于建築合夥人郭宇辰先生;Circular China(圜中)環境科技集團創始人及創意總監、天津大學建築學院上海國際合作中心負責人、Green Connections綠色聯界可持續設計領導者聯盟發起人李俊傑先生;WAD世界青年設計師大會創始人梁贻攀先生;資深媒體人王旭女士、Iyouth畫廊聯合創始人Joy Woo女士;柯萊睿(上海)會展有限公司(Clarion Events)總經理胡佳妮女士等,共同見證設計盛宴的卓越風采。

出席“設計中國北京”2021開幕式重要嘉賓合影

在開幕儀式上,“設計中國北京”展會總監譚卓女士向到場嘉賓致歡迎辭,她表示:“在全球可持續化的發展中,作爲設計從業者的我們肩負重任,引領潮流是設計界的使命。只有設計師們創造出可持續‘美’的作品時,才能推動公衆把注意力轉向思維與態度的轉變。‘永續設計’不僅是可持續的,而且是可再生可修複的,它是構建未來城市空間的要素,它也將引領中國及全球設計趨勢變革。‘設計中國北京’如今提供了一個平台,讓設計界最優秀頭腦關于這一議題的思考得以展現與聆聽。今年是‘設計中國北京’的第四年,它正在逐漸發展成爲繼‘設計上海’之外的又一設計領域前沿風向標。”

“設計中國北京”展會總監譚卓女士開幕會致辭

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王昱東先生致辭

收藏藝術品家具設計型畫廊Ya Space

崇尚自然與永恒的獨立家具品牌素元

曲木家具品牌XUE

致力于陶瓷再生循環品牌祎設計

中國原創公共空間品牌Lightspace

意大利廢棄海洋塑料及農田垃圾回收紡織棉線Aquafil

法國環保地材品牌Tarkett得嘉

“PET聲學材料”先鋒品牌Burgeree佰家麗

今年“設計中國北京”論壇嘉賓陣容強大,四十余位行業領袖、設計先鋒雲集一堂現場分享,呈現超30場極具前沿設計理念的思維碰撞,共同探討“可持續的美”。部分亮點有:

· 9月24日:英國斯特林獎得主、倫敦V&A博物館轉型新體驗設計師Amanda Levete,以《再生與新都市時代》爲主題,用全新的視角觀察城市如何融入自然;多相工作室從施工之中汲取靈感,探索“中國感”的《非凡的建築》;在“科勒精選”環節中,多位設計師圍繞“可持續之美”進行探討:WAD世界青年設計師大會主席、藝臻設計創始人馮智君深度解析《豪華公寓的精髓》;中央美術學院建築博士陳暄從室內設計出發,分享空間色彩創造的生命力與優雅;恒田建築創始人王恒提出要打破常規,通過設計改善現代中國家庭生活;圓桌討論上,設計師們高水平共話如何實現可持續的美,強調美需爲所有人用,自然世界不僅需要可持續,還需可修複才能煥發強大生命力。

· 9月25日:全球行業領袖如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環境設計學院院長Vishaan Chakrabarti博士、瑞安規劃發展及設計總監陳建邦等在 “Green Connections綠色聯界”專屬論壇圍繞“綠色建築”、“綠色城市”、“綠色地産”和“綠色材料與創新”四大議題進行探討;在Andrew Martin Day環節中,數位嘉賓就設計作品分享自我視角下人類與自然的關系。

· 9月26日:“生物設計師”Teresa van Dongen收集“碳捕獲材料”,本著再生設計的真正精神,即減輕負面影響,還創造積極投入;設計中國北京開幕裝置設計師鄭祎、尹一將中國每年生産的900萬噸陶瓷廢料再生,用于制作八種不同類型的産品,打造獨樹一幟的展會入口裝置《待完成的花園》;來自倫敦的藝術家Morag Myerscough在《色彩的建築》中大膽玩轉顔色,作品飽含對人類同胞的溫暖和同情;MAKE設計總監Sean Affleck以香港榕樹爲靈感,利用生物技術作爲創造力量,在《居住之建築》中重新點燃居民與自然的關系;意大利建築師Mario Cucinella和Irene Giglio分享3D打印房屋這一項目中技術與自然結合的過程,完美诠釋今年展會的主議題。

· 9月27日: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張利與現場嘉賓分享他眼中《變革的建築》;跨領域産品及互動設計師Satyendra Pakhalé探討行業再生設計的文化轉變,以推動技術和材料的極限來實踐人類可持續生活。來自Zaha Hadid 建築事務所的大橋谕分享定義一代中國文化和企業建築的ZHA先鋒想象力和實踐態度;WAA未覺建築創始人張迪認爲,建築師的設計敘事應該強調人性,複興“失落的語言”;全球知名line+建築事務所聯合創始人孟凡浩宣布英國皇家建築師協會RIBA國際獎項入圍名單。

9月24日至9月27日,“設計中國北京”論壇演講嘉賓與議程安排

“科勒精選 · 設計中國北京”設計論壇現場馮智君先生分享

“科勒精選 · 設計中國北京”設計論壇現場陳暄女士分享

“科勒精選 · 設計中國北京”設計論壇現場圓桌討論

今年“設計中國北京”推出主題鮮明的九大特別策劃版塊,從更多元的角度展示影響人們生活方方面面的可持續設計靈感,全方位演繹可持續的“美”。“Green Connections綠色聯界”展區,由跨領域可持續設計與創新研究咨詢機構Circular China圜中創始人及創意總監李俊傑(Jae Li)發起。在論壇中,多位來自設計行業中産學研各領域的頂尖專業人士以“跨界生態,設享未來”爲主題,聯合多位來自設計行業中産學研各領域的頂尖專業人士分享前沿設計趨勢和理念,探索未來設計的綠色可持續實踐。加拿大木業、TENIO天友建築、GREENEXT、How Bottle、STEY、JIUJING、北京服裝學院、SOPREMA、SUNBRELLA、同濟大學設創學院、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環境設計學院等衆多品牌也參與該版塊的現場靜態展陳,向市場和設計愛好者們展現最新産品、解決方案和專項技術。

“Green Connections綠色聯界”

由“設計中國北京”聯合建築師郭宇辰基于共享公共社區理念而演繹出的“可持續胡同”,則是對碎片化資源利用及可持續城市人居的全新思考。公共空間是社區共享資源,空間的設計直接影響到社區成員之間的互動。“可持續胡同”版塊創新設立了更具策展性的網格狀布局空間,創造了一個有趣的材料實驗室,同時也營造了一場別樣的策展社區生態,將“設計中國北京”的賓客們凝聚在一起,相互認識、合作、交流,在這個公共空間裏實踐著全方位的永續。“可持續胡同”的創造是可持續空間設計的完美實例,讓北京承載曆史意義的胡同,能夠更長遠持續地與城市空間一同發展。

“可持續胡同”

此外,可持續時尚與生活方式平台“Greenext”在本屆展會中,也傾力打造特別策劃展區,推進消費者和産業互動,共同探索可持續解決方案與價值,積極踐行可持續理念;“Unfinished Garden 待完成的花園”版塊是設立在展會入口的特別裝置,花園利用不同形式的可回收低碳材料,在提供新型材料應用場景的同時爲公衆重新建立有效互動;藝術家居買手店IYouth Studio在“Just in Time 恰逢此刻”展區中呈現了芬蘭雕塑藝術家Kim Simonsson的手工雕塑作品“Moss People”,該作品結合了瓷器,油漆和綠色尼纖維的獨特技術成果,極具藝術視覺沖擊力;意大利著名家居品牌“Natuzzi Italia”版塊從品牌中文名發音爲靈感,創造出一只有魔力的家居小精靈“納兔子”,完美诠釋了“家”超脫于物理空間的定義——家的設計往往可以被視爲屋主性格與喜好的側寫,反映居住人的生活習慣以及對于“家”的構想;以Art Inspired藝術啓發爲主題的“PWG”展區,打造多元極致的辦公與生活體驗,以應對新世代對工作環境不斷變化的需求,探索新一代辦公空間的無限可能。“WAD豪宅”特別企劃項目,重拾人與自然聯結,將“健康的可持續之美”呈現在空間中,以未來生活方式打造生態豪宅概念空間。來自MHPD創始人兼設計總監Paul Xu在“Fountain噴泉”策劃版塊中,特別呈現了以保留回收塑料瓶的載體功能,用新的方式重構個體來反駁塑料瓶的量化標簽的概念裝置。

“Just in Time 恰逢此刻”

“Fountain噴泉”

“WAD豪宅”

作爲全球優秀設計力量的集合地,今年的“設計中國北京”迎來超過100個海內外先鋒品牌的加入,這其中不乏衆多攜新品亮相的設計師及品牌,“設計中國北京”成爲他們選擇在中國、亞洲、甚至全球首秀的舞台。他們的作品帶來了一場視覺的盛宴、思維的啓迪,刻畫著人類對于“可持續的‘美’”最爲真摯的向往和追求。中央美術學院CAFA舉辦的《自然·假設》展覽,呈現了六位年輕設計師對于可持續設計的最新創意,在表達自身思考與關注的同時,也是對人類、自然和未來的生活方式提出了諸多“假設”;“PET聲學材料”先鋒品牌Burgeree佰家麗首次參展,帶來了全新發布的産品系列,Flourish 3D吸音體設計靈感來源于大自然的樹枝,通過上下左右組合成不同大小的牆面,在滿足美觀的基礎上,實現了吸聲、環保、阻燃的綠色功能;總部位于瑞士的空氣淨化品牌IQAir攜新品CleanZone Sky以及整體式空氣淨化解決方案亮相,淨化器外殼木質源自可再生森林,機身由高度耐用且可回收金屬制成,強勁去除TVOC和甲醛,助力環保可持續的居住辦公環境,也給空間營造溫暖自然的美感;法國環保地材品牌Tarkett得嘉帶來極富創造性的PVC軟性可連續回收材料Modular iQ Surface,長期穩定的産品性能,提供安全健康的使用保障;著名意大利設計師Aldo Cibic聯手祎設計,帶來大型雕塑作品再生樹,即將發布的全新産品均使用了超過90% 以上的再生陶瓷;創新型睡眠品牌Downland在實驗室展陳空間裏,把一年以來所有的睡眠靈感和實驗結果以清晰生動的方式呈現給觀衆,訴說人與自然規律的關系;新生代設計師Rou帶來光學作品Huan,靈感源自于宮廷古劇中的造景,悄悄引光入室,與金屬框杆折射的光影相呼應,于屋中形成獨特的框景美學;享譽全球的意大利百年電氣品牌BTicino帶來新品Living Now系列開關插座和智能家居系統,成功引入美學與舒適概念;德國高端地板品牌Parador帕諾帶來中國首發新品系列,兼備設計美學和超高質量標准,從生産到使用全生命周期都考慮到了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與“可持續發展的‘美’”的理念完美契合。

今年“設計中國北京”是成功舉辦的第四年,也是疫情後大規模舉辦的第二屆,充分展示了“設計中國北京”在行業的領導力和社會各界對其的認可和信心。經過了前三年的挑戰與磨合,“設計中國北京”2021更加成熟,在維持了原有的學術和原創基因的同時,也在不斷做全新的嘗試。在未來,“設計中國北京”展會品牌不僅吸引設計師和行業夥伴,同時也將傾力向更廣泛領域滲透,致力于爲大衆呈現出更加完美融合建築、室內、産品、時尚等領域的高端設計盛宴。

0 阅读:2

潮流周志

簡介:每天分享時尚資訊,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