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歸來:險戰叢林》:缺失野性與人性碰撞的面癱泰山

阿獠聊電影 2024-04-29 16:43:30

本文寫于2016年。

泰山的故事無數次被搬上銀幕,這一次大衛·葉茨要玩點兒什麽新花樣呢?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1999年上映的迪斯尼動畫片《泰山》,該片在美術、動作設計以及配樂方面都堪稱經典。它的故事比較正統,講述了泰山的身世、在叢林裏的生活以及結識女朋友的經過。

故事的新鮮點在于一個常年生活在動物世界的男孩初次接觸人類的無限可能性,當耳濡目染的獸性遇上基因潛藏的人性時,幼小的心靈會起如何的化學反應?而當侵入森林的人類展現出人性複雜而卑劣的一面時,單純而原始的獸性又當如何奮起反抗?野性與人性的碰撞成爲影片的內核,這是它與其他故事截然不同的創意所在。

而1997年由布蘭登·弗雷澤主演的《森林泰山》則假借泰山的人物背景,講述了從小被猩猩撫養長大的男孩來到大城市舊金山所發生的一連串胡鬧故事。姑且可以把它看作是《人猿泰山》的續集,因爲從常理上來說,了解身世後的泰山理應回歸到人類社會,而進入大城市之後泰山將見識到有別于叢林探險隊的更爲複雜與多樣的人性。

這類似于原始人穿越到現代社會或者外星人初到地球,生活習性與價值觀的巨大差異爲此類影片帶來諸多喜劇效果,比如《鳄魚鄧迪》、《我的個神啊》。過多的笑料甚至掩蓋了此類影片深刻的哲學內涵而讓觀衆僅僅把它們定義爲了搞笑片。

而本次《泰山歸來:險戰叢林》從時間線上繼續延伸,堪稱續集的續集。它講述了泰山重返人類社會的若幹年後,成年人身份的泰山再次回到森林,爲兒時的夥伴而戰,保衛自己曾經的家園。這樣的立意是非常具有可塑性與挑戰性的,它勢必觸碰由野性過渡到人性後的泰山如何重返野性的心理轉折。

理論上來說,成年泰山重返叢林後會有兩條路線,要麽重拾兒時的天真與善良,與小夥伴們打成一片,找回失去已久的野性自由;要麽他會將浸淫于人類染缸中的一些複雜人性釋放出來,流露出與叢林習性完全不同的一面,比如虛僞、圓滑與市儈。影片究竟會走向何方,是我觀影前一直思索的問題。

然而,本片並沒有像我預料的那樣去解構,它徹底淪爲了一部好萊塢工業流水線上中規中矩的視效大片,對泰山系列有關野性與人性之間碰撞的話題幾乎沒有任何延伸和發展,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續集賣點電影,而非拓展與超越類電影。導演的野心太小,僅僅盯住了票房,卻喪失了一次引發全新思考與探討的機會。

縱觀全片,亞曆山大·斯卡斯加德所飾演的泰山可謂毫無亮點,既失去了少年的純真爛漫與青年的懵懂可愛,又沒有展現出成年的睿智與世故,僅僅靠裸露人魚線與八塊腹肌才讓大家把他和泰山這個知名人物聯系到了一起。其個性的扁平化與身體的棱角化讓泰山這個人物變得尴尬無比。

曾經活躍在銀幕上那個調皮、傻冒的泰山不見了蹤影,觀衆期盼迎來的一個更加光明或者暗黑的泰山也沒有出現。影片給我們的是一個四肢日益發達、頭腦卻愈發簡單且只會將愛情進行到底的白癡情種泰山,這樣的主角沒法讓形象實實在在的3D起來,也沒法支撐起預謀中的系列電影。

反而是幾個配角搶盡了男主角的風頭,唠裏唠叨的塞缪爾·傑克遜與一壞到底的克裏斯托弗·瓦爾茲一度讓我有置身于昆汀宇宙的錯覺,卻又迅疾被那個面癱的泰山給拽了回來。

缺失野性與人性的交鋒,卻深陷列強瓜分殖民地的漩渦,讓泰山這位兒時英雄變得落寞與單薄,也讓本片徹底淪爲一部標准化的爆米花電影。我們並不想看到一個叢林版的超級英雄,雖然他在藤條間的蕩漾神似蜘蛛俠。

影片惟一讓我感動的畫面是泰山與草原獅耳鬓厮磨的那一刻,因爲只有這一刻,才讓我們看到了那個獨一無二的、遊走于野性與人性之間的——人猿泰山。

0 阅读:2

阿獠聊電影

簡介:我于電影,只是一粒沙;電影于我,卻是一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