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自然科學院和歐洲科學院的區別,別上當

穿越的喬治 2024-05-11 16:49:37

最近,一家名爲歐洲自然科學院的機構,在國內大派燒餅。據說2024年前四個月,至少已經向30多位中國教授、校長或企業老板授予外籍院士頭銜。最近一例是4月20日西安市的34歲博士田政,接受歐洲自然科學院“授勳”,成爲全世界唯一的90後院士。

那麽,這是一家什麽機構呢?

歐洲自然科學院(Europe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 Hannover e.V.),官網http://www.eanw.org。官網自介聲稱EANS于2001年在漢諾威成立,使命是促進國際科學界的整合進程。下圖就是其官網,那個歪頭像就是其創始人弗拉基米爾·季明斯基(Vladimir Tyminskiy),出生于1938年的蘇聯莫斯科。

他的自我簡介中說是畢業于莫斯科地質學院,是地質博士,教授,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自1990年起)。他曾在蘇聯地質部和蘇聯科學院系統工作,擔任教授,曾在幾所大學任教。

無論從該機構網站的結構,還是內容來看(多數是俄文),只能用兩個中文字“怪異”來形容。看了該網站後會評估出這個中文名“歐洲自然科學院”,英文名European Academy of Natural Sciences的層次,其送出的院士是怎樣的水准了。

下圖右二是該機構中國代表吳繼華,自稱是俄羅斯聯邦謝東諾夫國立第一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在2021年獲歐洲自然科學院頒爲院士。

對于網上盛傳40萬買一個歐洲自然科學院院士的新聞。吳繼華反駁稱,院士資格不會售賣,也從未收過申請者的費用。“若出于申請者自身原因,需要他人幫助(如翻譯或者整理申請材料等)而産生的費用,這是他自己的選擇。”

對于該機構近兩年來頒授很多中國院士名銜的質疑,吳繼華稱,中國是人口大國,申請者很多不奇怪。下圖是歐洲自然科學院4月21日在北京進行的授予院士儀式。

《南方周末》曾經專文揭露,將歐洲自然科學院與錢锺書小說《圍城》中的“克萊登大學”類比,意即把歐洲自然科學院比作“野雞大學”。文章中說道,這些人花上幾十上百萬謀得頭銜,肯定是要拿出來用,而一旦拿出來用,就是爲了騙,因此有必要戳破“克萊登大學”“歐洲自然科學院”的假面具,免得世人上當受騙。

事實上,真正在學術界廣爲認可的是歐洲科學院The 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EURASC) ,俗稱Academia Europaea, 成立于1988年的歐洲非政府組織,總部在倫敦。目前約有5500名成員,其中有8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官網是https://ae-info.org。官網上寫著其使命是從事前沿研究和先進技術的開發,致力于促進科學技術及其在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1988年歐洲科學院成立會議合影
0 阅读:231
评论列表
  • 2024-05-11 19:40

    有可能是中國的和外國的騙子聯合開辦的,很多野雞大學都是如此

穿越的喬治

簡介:分享知識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