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用鄭麗君,籌組謀“獨”暗線,這就是賴清德的“洗滌人心”?

台海網 2024-05-17 10:00:27

來源:海峽之聲

【題記】賴清德與蕭美琴謀“獨”惡迹斑斑可考,被國台辦定性爲“雙獨組合”“獨上加獨”。其在組織新行政團隊時,依然“獨味不減”。海峽之聲5·20前推出系列評論,盤點賴當局在防務、安全、行政、經濟及民意機構等領域“台獨”指標性人物。此爲第四篇。

鄭麗君

台灣媒體用“老”、“獨”、“南”(“新潮流”派系中的“南流”)嘲諷賴清德新團隊人事安全,輿論聲討不絕于耳。但在隆隆炮火之中,鄭麗君,也就是賴清德任命的台行政機構副負責人,卻處于相對“安全”的區域。

事實上,被賴清德擺在高位的鄭麗君並不是只有裝飾作用的“吉祥物”,而是賴清德所謂“洗滌人心”工程的核心人物,其危害性目前被嚴重低估。

這裏要補充一些背景資料。賴清德曾宣誓他上台後要做三件事,包括所謂“台灣重建”、“社會改造”,以及上面提到的“洗滌人心”。這種提法在島內社會反彈很大,民衆普遍不買賬。

台灣《聯合報》的一篇評論文章解析得頗爲深刻。文章指出,賴提法暴露其內心的三個角落:其一,他具有強烈的道德優越感,且意圖將這個信念強制加諸于台灣人民身上;其二,他認爲自己的角色高于一切,有權力決定台灣社會應該變成什麽模樣;其三,對于不符合其道德及信念標准的人心,他決心用強制手段加以“洗滌”。

文章特別提到,談到人心的“洗滌”時,賴清德還強調是“每一個人的人心”。文章質問,賴清德自以爲是誰,有資格評斷別人的心靈是否有汙垢需要洗滌?

很明顯,早已亮明“務實台獨工作者”身份的賴清德,雖然“台獨”意志強烈,但這種強烈情緒加上幾乎無所限制的權力真正開始運作時,很容易令普通台灣民衆産生難以忍受的壓迫感,是典型的“過猶不及”。

賴清德

鄭麗君的“優點”在這裏就體現出來了,她最擅長通過話術包裝占據價值高地,從而消解民進黨“新威權主張”的野蠻和粗暴。

舉一個例子,關于“中正紀念堂”的“去蔣化”,這是民進黨及“獨派”心心念念的大事。鄭麗君任“文化部長”期間,開始操作此事。

她先在2017年宣布紀念堂商店停售“威權崇拜”文宣品,開、閉館停播“紀念歌”,並將各展廳、藝廊與演藝廳更名。同年在“2·28”紀念日前一天,她宣布閉館一天。在相關做法引發爭議後,鄭麗君隨即調整方式,花1年時間,組成所謂“專家咨詢小組”、建置轉型信息平台網站、藝術策展,並辦理12場審議式所謂“民主願景工作坊”,爲其“去蔣化”動作渲染氛圍。

2019年1月,鄭麗君在參加活動時,遭反對“去蔣化”的資深藝人鄭惠中掌掴。在鄭惠中道歉後,鄭麗君召開記者會表示,“中正紀念堂”轉型不應簡化爲“去蔣化”,她認爲“轉型正義”並非撕裂族群,而是“再民主化”。

從此事可以看出鄭麗君的幾個行事特點。首先,她“台獨”意志頑固;其次,相較于賴清德的霸道,鄭麗君在推動“獨化”過程中,身段更柔軟、手段更多元,做法更具韌性;再次,鄭麗君尤擅“上價值”,民進黨將“去蔣化”包裝爲“轉型正義”,但很快被台灣社會識破真相,鄭麗君繼而提出“再民主化”,雖然做的還是同樣的事,但包裝更爲精致,也更易騙取認同,畢竟沒人敢反對民主。

鄭麗君的目光並不局限于一個紀念堂,她謀“獨”觸角還伸向語言、教育、出版物、廣播和電視台等多個領域。她曾倡議“部部都是文化部”,堪稱“文化台獨”和“柔性台獨”的高手。

台灣資深媒體人徐和謙在分析文章中指出,賴或許很難施展“硬台獨”,但“從文化教育、新聞傳播、展覽節慶等公共曆史敘事入手的‘軟台獨’,卻可能馬力全開、深耕易耨”。

相比顧立雄、吳钊燮等很容易遭到輿論炮轟的謀“獨”明線,賴當局還有一條謀“獨”暗線,這條線由鄭麗君領頭,台文化部門負責人小野和台教育部門負責人鄭英耀爲左膀右臂。

鄭麗君最受綠營追捧的標簽之一,就是所謂“台灣曆史的再發現”和“以‘公民民族主義’爲基底的共同體意識塑造”,這與賴清德思路高度契合。前民代郭正亮人爲,賴清德真正要搞的是所謂的“台灣民族運動”,也就是“文化台獨”。

鄭麗君善用文青式表達,一如蔡英文,但作爲政客,她卻相當現實。她在擔任台文化部門負責人期間,曾破天荒爭取到超過200億元(新台幣,下同)的文化預算。

這是一個往屆部門首長連想都不敢想的天價預算,也等于用合理合規的手法滋養親綠的文化團體,打造親綠文化圈,被輿論稱爲“文化綁樁”。當初“農委會”編列1450萬搞網軍就被罵到臭頭,而鄭麗君公然狂撒200億,卻被塑造成“史上最好的‘文化部長’”。

更令輿論震驚的是,這位“台獨價值”滿分的政客,其家人卻存在“通共”嫌疑。國民黨指控鄭麗君丈夫沈學榮,身居企業負責人,利用子公司作爲“白手套”,“賺紅錢”,要求鄭麗君說明清楚。鄭麗君則以丈夫婚後已撤出大陸投資含糊帶過。一邊賺大陸錢,一邊割裂兩岸關系,“台獨”政客的“雙標”和“精神分裂”,再添一例。

看透了鄭麗君,也就看懂了賴清德的“謀獨路徑”,所謂“洗滌人心”和“社會改造”只不過是毀滅曆史、編造曆史、洗白侵略者行徑、灌輸“台獨”理念、對年輕人持續洗腦等“文化台獨”行徑的“精致包裝”。

對此,大陸方面打擊“台獨”的工具箱早已備好。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指出,“台獨”分裂背棄民族大義、背離民心大勢,嚴重危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對此,我們決不容忍、決不姑息,決不會聽之任之。

他預告,對那些涉“獨”言行惡劣、謀“獨”活動猖獗的頑固分子,國家將出台法律措施,依法嚴厲打擊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行爲。大陸方面給“台獨”劃定的底線和紅線絕不允許踐踏,也絕不會爲“文化台獨”“柔性台獨”等其他“台獨”變種留下任何生存空間。【來源/海峽之聲微信 文/大力】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