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迷茫的時候,我們需要明亮地對話|2024刀鋒文化季沙龍預告

新周刊 2024-04-13 17:11:03

巴別塔之後,交流是連接人類的線索。手稿遺失的年代,對談是最真摯的信箋。

這個春天,新周刊2024刀鋒文化季准備了一系列“明亮地對話”。它將由三場分享沙龍組成。

它們有的關乎平凡的書寫,在小小的車窗前,透視大大的上海;有的關乎無盡的風物山川,讓我們以更細膩的方式凝視世界;還有的關乎女性創作者的思考,在嘈雜的世界裏,看她們如何用聲音、文字和紙頁,找到屬于自己的獨特表達。

希望我們的對話能透過生活的迷霧,留下最明亮的聲音。

第一場沙龍

出租車窗外的上海:

一個普通人的雙城記

在小小的車窗之中,看一座巨型城市的另一面。

《我在上海開出租》裏,作者黑桃講述自己在上海開出租車時的所見所聞。其中既囊括了形形色色的司乘故事、方寸之間的人生百態,也穿插著出租車司機的日常生活與行業狀況,還點綴了對上海的城市風貌、曆史切片的描寫。

在“素人寫作”風潮之下,普通人的生命經驗到底有怎樣的重量?

一個出租車司機,爲什麽選擇拿起筆?他是怎樣書寫和記錄的?

資深出版人、讀者和作者怎麽樣看待各式各樣的勞動者、普通人自己的書寫?“非虛構”這條道路上,還可以期待哪些驚喜?

在這場對話裏,你不僅可以看到普通人的雙城記,也可以看到關于寫作風潮的反思。

第二場沙龍

萬物有靈且美:當我們進行自然觀察

第二場對話關于離我們那麽近,又那麽遠的自然。

打開社交軟件,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網紅景點和自然風物,但是隔著屏幕,我們對那些景象又如此陌生。觀察自然,書寫自然,研究自然,畫出自然,在當下這個年代,成了奢侈。

我們將會從《菌中毒》這本有趣的科普小書開始,聊一聊身邊的自然,和自然教會我們的事。

第三場沙龍從聲音到文字:她們的“格”中風景

今年,在聲音之外,播客“隨機波動”尋找到了另一種和聽衆見面的方式。

《格》是“隨機波動”首部書面作品,邀請學者汪民安、作家林棹、小說家遼京等知名作者進行創作,並收錄德國思想家韓炳哲、意大利作家費蘭特的相關作品,以及達米恩·赫斯特、路易絲·布爾喬亞、艾格尼絲·馬丁、我是白等國內外知名藝術家的創作。

書中話題從奇珍格、浮世繪,延伸至智能手機、AI算法,再到女性寫作,涵蓋當代人關切的各種議題,展現出“格”包容萬千的可能性。

格子之內,日常的生存亦是史詩;格子之外,未知與想象孕育出無限可能。我們看到的是一種屬于青年創作的蓬勃生命力。

從聲音到文字,一本書如何打磨成型?

女性、文化、影像、時尚、社科……多元跨界的一個文化IP背後,她們付出了怎樣的努力?

這本名爲《格》的作品,藏著她們對這個時代怎樣的思索?從播客主播到書籍主編,她們看到了怎樣的“格”中風景?

我們期待這樣明亮的對話,可以照亮格子之外的風景。

0 阅读:3